来源:北京青年报 2006-05-16 23:39:55
本报记者报道读者张先生的女儿今年面临小学升初中,最近他正奔走于海淀区各个中学,想让孩子上一个英语实验班。他在向学校咨询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学校外语实验班的招生条件里,仍然用是否有“少儿剑桥英语”或者公共英语等级证书当做筛选学生的参考,张先生很纳闷儿:“今年‘小升初’的政策不是不允许用证书当门槛了吗?学校这不是‘顶风作案’吗?”
■外语实验班有证者优先
张先生说,现在他和孩子都在为没有“公共英语一级”证书而发愁。他选中的学校都表示要“剑桥英语三级”、“公共英语一级”,而他的孩子刚刚参加公共英语考试,还没有结果,和其他“两证”齐全的孩子一比,自己的孩子就显得“硬件”差了一截儿,原本对英语非常有兴趣的女儿也因此感觉很灰心。
按照张先生的说法,记者打开了海淀区招生考试中心的网站,看到海淀区有27所中学设立了外语实验班。其中,约有一半的学校在报名条件里涉及对各种证书的要求―――“拥有剑桥三级”、“剑桥二级及以上水平的学生”,“报名时携带英语及其他获奖证书”。有的学校安排每周定期对报名学生进行数学和外语的考试。
记者以家长身份随机咨询了5所学校,负责解答问题的老师并没有直接说英语证书是硬指标,但是均表示对有英语等级证书的孩子“优先考虑”。个别老师说:“如果没有‘公共一级’证书,只能让孩子先过来看看,当然,综合素质也很重要。”还有老师解释:“要证也很正常,就像大本大专文凭一样,没有证怎么证明学生能力?”
■区教委明确规定不得“证书录缺
学校“看证书”的做法是否符合政策规定?记者对照不久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公布的《关于2006年小学、初中入学工作的意见》发现,《意见》明确提出,“就读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外语实验校(班)不能组织书面考试”。北京市教委相关领导也曾表示,“初中学校不能以社会各种考级证书和学科竞赛成绩为录取学生的参考”。北京市教委的规定在《2006年海淀区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工作实施意见》中也有所体现,如“初中入学工作继续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任何学校不能通过文化课考试录取新生”。
■家长呼吁监督政策落实
让张先生不能理解的是,教委明明有很清楚的规定,为什么落实到每个学校的时候,还是不能贯彻好。他最后对记者说:“今年的政策是不再用证书衡量孩子水平,刚听到这些政策的时候,我认识的很多家长和孩子都非常高兴,觉得减轻了负担。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虽然北京市教委、海淀区教委都有相关的规定,但是学校仍然在继续以前的招生方式,好政策没有彻底落实。那么落实的如何应该由谁来管管呢?”
相关链接
数学实验班招生未“刹车”
记者进一步从多个区县小学入初中办法中发现,前一阶段市教委公布小学入初中政策中被判了“死刑”的数学实验班也复活了。比如西城区的《小学入初中办法》中就有“试办数学、学科学法指导班的学校招生计划及招生办法”,北京35中、三帆中学等都公布了各自的招生计划。另外还多了科技、教学改革等其他实验班,报名的门槛异常高,都要求学生是市级三好学生、科技创新大赛获奖或在某一方面有突出成绩等。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