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幼教 > 幼升小 > 教育新闻 > 正文

李俊杰:莫让关怀染上“强迫症”

来源:幼教中国网 作者:许静 2007-12-07 13:07:13

说两句

  前不久偶然听到“关怀强迫症”这个词。起初有些费解,“关怀”,多温暖的词,怎么会和“强迫症”联系在一起?搜索一下才发现,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关怀强迫症”或类似“关怀强迫症”行为的人并不少。

  □场景一

  女儿小荷的降生,让全家人都很兴奋。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每个人的生活中心迅速高度统一。尤其是妈妈,在休完产假要上班时,怎么也舍不得宝贝女儿。毅然办理了停薪留职,在家里专职照顾小荷。每天,她乐颠颠地替女儿做一切事情:穿衣、洗脸、喂饭、收拾玩具,做营养水果蔬菜泥……

  小荷从一岁半开始变得不那么“乖巧”了,她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什么事情都想尝试自己去做。喂她吃饭她抢饭勺、给她穿鞋她抢鞋子、滑溜梯非要自己爬上去……当妈妈要出手帮助时,女儿奶声奶气地拒绝说,“妈妈,走!”妈妈越来越感觉到女儿开始挣脱自己的怀抱,似乎不再需要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妈妈心里感觉空落落的。尤其是看到女儿爬梯子磕到下巴、吃饭洒了一身时,妈妈忍不住强行介入,再次替小荷包揽了所有的事情。

  小荷三岁送入幼儿园。头三天的新鲜劲一过就再也不肯去了。找老师一问才知道,端着小碗吃饭、爬上小床睡午觉、上洗手间等一些简单的事,别的小朋友都可以独立完成,只有小荷不动,一个劲儿喊妈妈。她也不爱和别的小朋友玩,显得很是孤单。可在妈妈眼里,家里的小荷是个聪明活泼的小姑娘啊。小荷妈妈又一次失落了……

  □场景二

  石家庄市某中学初二男生小梁。每天放学,爸爸都会准时到学校门口等他。小梁不想让爸爸接,但几次交涉都没有结果,爸爸的理由很简单,“交通太乱,不放心你自己走。”放暑假时,小梁想和同学结伴去住在张家口的奶奶家,路过北京时玩两天。爸爸开始不同意,但看小梁那么渴望,就请了假全程陪同。买车票、采购零食、定旅店、拍照……小梁和他的三个同学被照顾得无微不至,可他们却总觉得玩得不怎么尽兴。因为随时都会被小梁爸爸教育说“别干这”、“别干那”,“太危险”,“我是为你们好”。小梁忍不住对爸爸发脾气,可又觉得爸爸确实是爱自己的,他请假照顾自己和同学有什么错呢?

  □场景三

  九月三日,某省属高校新生入学报到的日子。记者看到一个女孩空着手跟在拎着提包、拖着箱子的父母身后,感觉很不舒服。趁一家人在排队等候办报到手续时过去询问,女生显得有些尴尬,嗫嚅着“我爸我妈不让我拿。”女生的母亲则干脆地说,“别管闲事。”再到新生宿舍转一圈,才发现这个女孩并不“孤单”。有爬上爬下帮孩子铺床的母亲,有帮女儿采买、打水的父亲。这些大多已经超过18岁的大男孩大女孩有的搭把手,有的则完全旁观。

  ■“关怀强迫症”并不鲜见

  “关怀强迫症”是对英文co-dependency的翻译。这个词的原意是“交互依赖”,意思是“依赖别人对自己的依赖”。即指一个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向别人提供对方并不需要的关怀和帮助,而当他的细致关怀被人依赖时,他会自我满足于这份成就与价值,满足借此获得的道德优越感,否则就会有较强烈的自责和痛苦。过度关怀他人实际上是“对别人需要自己的需要”。

  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这样的人喜欢关怀别人,不去关心别人自己就难受,而且这种关怀、关心还非要别人接受不可,不管别人需不需要。这种关怀,有时是物质上的帮助、生活上的照顾,有时体现为忠告。总之,他们是通过让别人需要自己,依赖自己,给予别人并不需要的关怀来确立自己的人生价值,获得心理满足。在生活中,许多父母(或其他长辈)在对待孩子教育态度上,就出现了类似“关怀强迫症”的表现。过度的关怀会阻碍别人独自解决处理问题,久而久之,对方会形成习惯,在人格上不独立。

  ■伤害怎能以爱的名义

  在小学任教35年的陈博老师已经退休,回忆起她任教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家长和学生,陈老师告诉记者,二三十年前的家庭中,孩子通常比较多,父母顾不过来,所以,平时对孩子的关心不够;但只要孩子犯了错教育都是很严厉的,挨打并不新鲜。近些年恰好相反,孩子平时得到关怀无微不至,有些孩子十几岁还“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十分夸张。但孩子犯了错误,往往被轻描淡写地原谅。陈老师认为:许多事实证明,对孩子的过度关怀与对孩子采取棍棒教育是一样的,都是对孩子的不尊重,都是对孩子权利的剥夺。

  石家庄未成年人心理维护中心主任马宏伟分析,实际上,为人父母者对孩子所有的关心爱护,都是因为“爱”,都有一个根本的目的,就是希望孩子幸福。但被过度关心、呵护的孩子其实并不幸福。媒体上经常有报道,孩子与父母发生冲突、孩子因一点点小事动不动就离家出走、甚至因父母没有满足自己的要求而自杀。究其原因都与父母的过度关怀溺爱有着很大的关系。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带来孩子性格上的缺陷,自私、反叛、低能、逆反心太强……

  从某种角度上说,父母过度关怀孩子,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样是无私的,完全是为了孩子好,有时也是父母出于自己的需要,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感觉,得到满足感。而在有“关怀强迫症”的父母教养下,孩子缺乏独立思想、独立人格,没有独立做事的能力,在社会生活中必定是弱者。所以,这类父母在满足了自己关怀[!--empirenews.page--]孩子的需要的同时,实际上在“伤害”孩子

  ■关怀应适时适度

  环顾身边,“关怀强迫症”不限于年龄,但这种现象在母亲对待孩子时表现得尤为明显。有些母亲在孩子年幼时事事“大包大揽”,孩子读书时跟读陪读,孩子外出求学后还要电话遥控,直到孩子工作婚恋时指手画脚。关心被拒绝时失落难过。她的理由是,“孩子永远是孩子,哪有父母的人生经验多,不管他怎么行?”确实,孩子需要关怀,但要有度。

  致力于幼儿教育科学普及工作的学前教育硕士李俊杰说:“对儿童正常行为的压制和约束,不利于培养孩子独立、自信的品格。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变得依赖父母,做事情畏首畏尾。”

  音乐心理学博士周海宏曾表示:“关怀强迫症”带来的危害主要不是动机方面的,而是结果方面的。

  马宏伟老师说:每个父母都明白,只是常常忽略的一点是,父母不能陪孩子度过一生,在陪伴他的岁月里,也不可能时时刻刻在他身边。爱孩子,想要让他过得幸福,就要让他有生活的能力,有足够的经验。而要让他有足够的经验,就不能剥夺他获得经验的机会。“孩子将来的生活质量取决于他自己的生存能力,而生存能力要靠平时生活中每一个细节来培养。而强迫关怀恰恰剥夺了孩子积累生存经验的机会。”

  所以,松开自己的手,让孩子大胆地去探索去实践,尽可能给孩子获得经验的自由,才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关心。

  ■相关链接:事事不放手造就未来“啃老族”

  成年以后,在经济、心理、生活等方面缺乏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依然依靠父母的人被形象地称为“啃老族”。可为什么近几年“啃老族”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为什么“啃老族”宁愿被指责也依然腻在父母身边享受“寄生”生活?

  幼儿教育专家李俊杰主任表示,6岁之前是一个人的性格奠基期。正常情况下,一个人的个性和心理素质在6岁以前基本定型,如果儿童6岁以前养成过多依赖父母的习惯,那么以后再培养他独立、自信、顽强的品格就会相当困难。如果父母对6岁以下儿童有不当的教育方式,将导致他们成年以后缺乏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这个群体数量不小、“症状”程度不一。“啃老族”只是这个群体中比较极端的例子。

  李俊杰说,如今的“啃老族”经历的幼年教育、童年经历或许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最简单的“吃饭”。都好几岁了,还是大人来喂饭、穿衣;当自己吃饭把饭洒出来时,会遭到大人呵斥。这对孩子的独立精神和自信心都是一种打击。实际上,让孩子自己吃饭,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和自信心,还利于培养孩子的手眼协调性。

  业内普遍认为,现在人们对中小学教育已经十分重视,但对于幼儿教育却关注不够。有些关注幼儿教育的父母把关注点放在英语、音乐、跳舞等方面上,重视孩子的技能技巧提高,而忽视了孩子意志品质的培养,未免本末倒置。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 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热点专题

  • 幼儿园教学课件:奇特的建筑
  • 幼儿教学课件:小鱼的梦
  • 河头幼儿园“帮水宝宝搬家”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认识时间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A Apple

幼升小

jn体育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择校

幼升小指导

学区房

幼升小真题

重点小学

上海小学

广州小学

深圳小学

成都小学

武汉小学

南京小学

北京一类幼儿园

海淀区幼儿园

西城区幼儿园

东城区幼儿园

朝阳区幼儿园

其他区幼儿园

幼儿园资讯

教师园地

幼儿园说课稿

幼儿园教案

教学论文

幼儿园课件

幼儿园教师心得

幼儿园评语

少儿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园必读

潜能开发

艺术培养

家庭教育

儿童乐园

科普知识

图书推荐

睡前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唐诗宋词

孕育指南

时尚妈咪

健康宝贝

美食厨房

趣味数学

健康饮食

专家答疑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