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陈志龙 2007-12-21 14:42:21
在今年的一次公开课上,武汉小学的王桢老师给学生们讲授《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她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最欣赏或崇拜其中的哪个角色?“我最欣赏白骨精,因为她为了吃唐僧肉锲而不舍,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一个学生发言道。现场听课的老师、班上的学生全都愣住了。几秒钟后,班上发出一阵笑声,部分学生赞同这个说法,认为这个想法“标新立异、有创意”。
我们应该为这位有“创新思维”的同学高兴,看得出这样一堂公开课没有经过事先“彩排”,所以他才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在这种宽松环境下学习,对于孩子的成长大有益处。不过对于他这种标新立异的看法来自何处,却有必要研究一番。
首先,有一个来源可能性很大,那就是目前报刊市场流行的各种各样的“美文”,这些文章通常以“成功”作为励志的目标,发掘一切可以促进“成功”的要素。于是甚至常常出现向狼、野猪等畜生学做人的感悟作品,在这类文化产品熏陶下,能感悟出白骨精为了吃唐僧,三次冒着生命危险的“执著”精神,也就不奇怪了。
其次,多年以来,口才能力的培养被过分关注。面向青少年的各种演讲比赛众多,在比赛中主办方往往突出技巧而忽视是非观。有些问题根本不应该分成正方、反方进行辩论,答案必须是唯一的。可是这样通过“技巧”辩论来辩论去,青少年的口才能力普遍提高了,而对于最基本的“是与非”却变得漠视了。
另外来自成人世界和网络世界的污染,也容易让孩子产生畸形的“创新思维”。贬低岳飞,为秦桧叫屈;从鲁迅身上找毛病,在汉奸文人身上找闪光点……文化界的“人来疯”层出不穷,每每能通过这些标新立异让自己出点小名。至于网络世界,指黑为白故意胡闹更是吸引点击率、让自己走红的捷径。
有创新思维对于孩子是可贵的,但这种创新应该建立在最基本的是非道德观基础上。现代孩子身上某些畸形的“标新立异”大多是社会污染的产物,对此,文化工作者应该予以反省。对于文化产品,经济效益、轰动效应都应该排在社会效益之后。为了孩子,他们应该尽快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