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作者: 2008-06-03 09:18:16
随着暑假的临近,越来越多的体院学生成为家长选家教的人选——
陪玩儿家教兴起是觉醒也是无奈
暑假又快到了,本就闲不住的北京体育大学的部分学生,除了准备期末考试外,也开始琢磨起假期的勤工俭学了。在这些学生的计划中,“陪玩儿家教”算是不错的选择,既跟专业对口,收入也不菲。
北京体育大学管理系的在读研究生张策宇就是一位有着“陪玩儿家教”经历的学生。
“我做家教已经1年多了,大概带过七八个孩子。”接到记者电话时,张策宇还以为是又有家教工作找上门来。
“刚开始看到不少同学在做这种家教,我也学着在网上发了个帖子,不久就有家长主动联系我了。”张策宇谈到“入行”经历时如是说。
“请‘陪玩儿家教’的大多是男孩子家长,以小学生居多,也有些是中学生的家长。我大学时主修篮球专业,所以主要工作就是陪孩子们打篮球。每次一两个小时。”对于张策宇来说,这种工作几乎没有难度,而且收入不错,“我们一般教一个小时大概收费50元,甚至比一些文化课的家教收费还要高些。”
不过,张策宇表示,没难度并不意味着可以随便混混,“有的家长是把孩子送到体院来,也有的家长是自己找场地。虽然家长的目的并不是要把孩子培养成体育特长生,但他们还是非常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要不然也不会请我们了。”
“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尽心尽力,另一方面还要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体育的快乐。这也是‘陪玩儿家教’的主题。”张策宇说。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健康体魄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才是“陪玩儿家教”得以悄然兴起的主因。
“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作为家长,我们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记者致电一名在网上发布招聘“陪玩儿家教”的家长时,这位申先生向记者表示:“光学习好有什么用?如果身体素质不行,以后步入社会后,还不一样要吃亏。我们不指望孩子以后当什么运动员,但有个好身体,对孩子将来的发展肯定没坏处。另外,我们也不希望孩子整天坐在电脑前打游戏、上网。出去打打球,不仅可以避免因玩儿游戏和上网引发的问题,还可以锻炼身体,岂不是两全其美!”
在无数家长仍然在课余时间马不停蹄地把孩子送到各类文化补习班时,“陪玩儿家教”的兴起,至少说明部分家长的教育观念正在发生变化,开始由一味地看重考试分数转向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
对于这一新生事物,教育部体育卫生艺术司司长杨贵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非常支持:“由体院的大学生,去引导孩子进行体育锻炼,这对孩子的成长还是很有好处的,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可以学到一些体育课里无法学到的技能,特别是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从而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而且,通过对一些特殊技能运动项目的学习开发,说不定还能发现孩子的运动天赋。”
杨贵仁认为,家长肯把钱花在这上面,至少说明观念在转变,也相信他们会收到应有的回报。“除了强身健体,孩子还能学到顽强拼搏的品质,体会到团队精神的重要,这些都会对磨炼孩子的品格大有益处。”
不过,杨贵仁并不赞同“陪玩儿家教”的叫法。“我觉得叫‘陪玩儿家教’不大合适,‘陪玩儿’的意义有点太宽泛了。如果是陪孩子进行体育锻炼,我觉得很有意义,但如果还要陪孩子下棋、打游戏,我觉得就没有必要了。”在杨贵仁看来,如果课外时间,家长仍然把孩子禁锢在一定范围内,反而会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尽管“陪玩儿家教”的兴起,说明部分家长已经意识到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但值得一提的,在有关部门三令五申,不断通过相关举措,加重体育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分量时,仍然还有家长不得不利用课余时间,自己掏钱请家教帮孩子锻炼身体,这不能不令人三思。
面对记者提出的疑问,杨贵仁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他只是告诉记者,“按照规定,目前的中小学每周都要安排三节体育课,每节课间的休息时间也在加长,同时,还要求要保证孩子们每天有一小时的活动时间。”
如果每个学生都能保证“每天活动1个小时”的话,“陪玩儿家教”压根儿也就没有生存的土壤。之所以会以新生事物的姿态出现,已经从公立学校退休、但仍在一所私立学校任教的郑老师给出了答案:“现在的学生课业压力还是很重的。不要说课间休息,就算是体育课,也会有学生干脆找个地方一坐,拿出书来看,更别说主动去跑步运动了。”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