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作者: 2008-06-13 10:15:00
近年来,幼儿教育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一方面,幼儿教育资源紧张,一路走高的幼儿教育成本已经成为许多家长沉重的负担,将幼教纳入义务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另一方面,许多地区幼儿教育发展中民营资本高歌猛进、公共资源投入不足,教育主管部门将幼儿教育“交给市场”的趋势日渐明显。
对处在幼儿教育市场化漩涡之中的家长而言,忧虑、尴尬,如影随形。
城市幼儿园天价收费赶超大学,农村幼教资源贫乏孩子提前入小学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流行语深入人心,许多家长对幼儿教育重视度越来越高,人们都想把自己的孩子送进优质的幼儿园。于是,各地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民办园,不少以其新鲜的教育理念、优越的成长环境赢得了许多家长的青睐。但同时,很多家长也步入一个误区:上名牌幼儿园,日后才能进名牌小学、中学,考上名牌大学。在幼儿教育消费盲目从众的现实中,“高标准、豪华型、高收费”的办园倾向正在全国各地显现出来。
今年4月,上海市有关部门公布的《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研究报告·教育篇》中显示:非义务教育阶段偏高的收费受到公众关注。市民集中反映学前教育、高中教育收费偏高。目前,上海民办幼儿园占幼儿园总数的27.5%,年收费高于8000元,超过大学学费。在北京,许多名牌幼儿园一次性收取的赞助费高达四五万元,远超过国内任何大学的入学费用。
城市幼儿园太贵,农村幼儿园又太少。目前在农村,接受幼儿教育、学前教育对许多农村儿童来说还十分奢侈。在上海教了几十年书的劳老师发现,这几年孩子入学的年龄越来越小了。“学前教育是收取报名费和学费的,而小学教育却可以享受两免一补,农村孩子不花钱就可以上学,家长们巴不得把孩子早点送进学校。”
过早入学的孩子让老师伤透了脑筋,很多老师怕教小学一年级。劳老师说:“有很多小孩在没有接受幼儿教育的情况下直接上小学,不懂拼音,不懂写字,老师非常吃力。”
长期从事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徐冬青博士指出,缺失幼教环节,对原本落后的农村教育会更不利。幼儿教育是对小学教育的适应期和缓冲期,可培养学习兴趣、态度和能力等。孩子没有做好学前准备,进入小学会不知所措,甚至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争论公办民办,不如从根本上扩大供给
“真正的幼儿园不是外壳的漂亮,好老师,质朴、自然的老师,在那些铜臭味很重的幼儿园里是很难出现的。”徐冬青博士提醒家长要理性择园,“幼儿园要让孩子有三四年快乐自然的生活。”他指出,幼儿园本质意义上是对家庭的一种替代,现在双语、算术、识字等下放到幼儿园,幼儿园学校化、课程化,这不但没有必要,对孩子全面发展也没有好处。
许多家长在经历长期“考察”、频繁换园后发现,幼儿教育中一个关键点是跟班老师是否平和、敬业,从而在长达三四年的幼教阶段中成为孩子可资信赖、依靠的“老师妈妈”。但是,目前多数民办园为吸引生源往往过分强调认字、双语等,孩子学习能力超前发展,心理和个性的发展却重视不够。这些,是家长在民办园“花钱也买不到的”,而在一些公办幼儿园,由于办园没有逐利倾向,管理更人性化,教师的心理状态更稳定。
政府掌舵还是民办撑船,究竟哪个更有利于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教育部部长周济在今年的两会期间表示,当前工作的重点是花更大的精力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至于高中阶段的教育、学前教育,都要协调发展,不宜现在都提升进入义务教育的阶段。
在悬而未决的岔路口,云南省昆明市在2008年选择了大力发展民办学前教育,并制订了详细的时间表:“到2010年,昆明民办学前教育比重占到90%以上”,格外引人注目。学前教育究竟应该更加突出公益性还是应该强调民营性成了社会和媒体热议的焦点。
徐冬青博士认为,在亟待解决上学难、上学贵等民生问题的关键时刻,对于非义务阶段的学前教育,与其争论“公”“私”孰优孰劣,不如从根本上扩大供给,尽可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学前教育的需求。
在上海,2007年出生了16万多“金猪宝宝”,2008年预计出生17万“奥运宝宝”,“金猪宝宝”、“奥运宝宝”扎堆,正考验着上海市的幼儿教育容纳能力。上海市教委主任薛明扬说:“上海市到2011年,三到六周岁的幼儿要达到47万,比2006年的幼儿数增加57%。”为扩大幼儿教育供给,按照《上海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06~2008)》的工作进程,上海市各区县今年将通过新建、迁建、改扩建等多种途径拓展学前教育的资源容量,新建50所幼儿园。由于上海市人口中心城区向郊区、农村向城镇集聚的双重压力,郊区、城郊接合部等成为人口导入区域,新建的50所幼儿园将主要集中在郊区,上海市教委正在根据区县学前教育三年计划制定与实施情况逐一落实到郊区各个区县。
徐冬青认为,人口高峰完全可以预测,在此种情况下,市场适应、调节起来就会滞后,因此政府对幼儿教育发展和资源分配进行及时的引导、部署,非常必要。
政府掌好舵,不要去划船
幼儿教育高消费重压之下,很多家长认为,义务教育应该往下延伸,覆盖幼儿教育。徐冬青博士认为,全部由国家投入、包办,一点都没有选择、统一化的教育,我们不是没有经历过,对教育是好是坏也很难说。“在幼教市场上,政府要承担的是最基本的责任,所以政府不可能办最好的幼儿园。”
“民办学校比公办学校办得好,政府不必觉得丢脸。”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表示,但绝不能说政府就不办幼教了,全部交给市场,政府要定位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
徐冬青强调,幼教市场化决不是要走极端,全部市场化或者全部政府化。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种两极的状态,市场、社会、家庭应各负其责。政府在这种产业化市场化中除了提供基本的幼教供给之外,还需要负责对民办进行很好的引导、监督。同时民办幼儿园也有个行业的内在监督和规范,市场化不是无法无天,自己想收多少就收多少,它有行规,有它的市场伦理、公益要求和社会责任。
针对家长抱怨天价收费、上不起学等一系列问题,徐冬青认为,恰恰根源就在于“市场化不够和市场不规范”。没有完全市场化,竞争不充分,没有行规监督导致的不合理定价,政府此时的监督调节是非常必要的。[!--empirenews.page--]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