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09-05-04 10:35:30
有一天,我跟一位设计师朋友聊到孩子的一些事,他说当他的孩子跌倒了,他会说:“自己爬起来,不要哭!”
“自己爬起来很好,可是,跌倒了,会痛!可以哭吧?”我这样回他。
我的朋友笑了,大概也体会到自己对孩子的要求有些“违反人性”。他改口说:“好吧!我会跟我女儿说可以哭;我儿子是男生,还是要跟他说不要哭!”
我这次可大声了,板起脸来回他:“谁说男生不可以哭呀?男生跌倒了也会痛呀!可以哭!”
我的朋友笑笑,没再说话。
我也知道他自己就是个小时候不哭、长大后连苦都不会说的大人。他很优秀、很有责任感、样样都好,很会逗人笑,我见他时总是欢乐的。如果你心情不好,他就变得很别扭了,不知如何跟你说话,因为他不擅长面对别人的坏情绪。
一个这样什么都好的人,你觉得他缺少的是什么呢?
我想他自己心里知道吧。
要改变却很难了,因为他已经是个大人了,从小他就习惯这样。
坚强、勇敢、快乐、乐观……这些都是很美好的特质,我很喜欢,也认同应该学习培养这些正面的思考,但是,学习适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哀伤、愤怒、沮丧、悲观……接受这些负面情绪也是人性的一部分,让这些情绪有个出口,也是一样重要的。
一个不允许自己有情绪的大人,往往也会要求自己的孩子只表现出正面的情感,孩子一旦有负面的情绪表现,像是“哭”,唯一对应的方式就是斥责──不要哭!不能哭!
童年的负面情绪经验对一个人的心智成长有什么作用呢?以研究童年早期心理创伤成因,及其对一个人后期生活影响而著称的精神分析家艾丽斯·米勒(AliceMiller)在她的著作中,曾经有一段这样的描述:“……无论什么事让我感到难过或高兴,我都能自由地表达,不必为了取悦谁而面带笑容,也不必为了别人的需要而压抑我的烦恼和忧虑。我可以生气,没有人会因此死去或头痛;当你伤害了我的情感时,我可以大发雷霆,却不会因此失去你……”
如果孩子一哭,你不分青红皂白就是喝斥他:“不要哭!再哭、处罚就来了!”
孩子表面会变乖,内心其实是掩藏了更多的恐惧──他怕他哭了,会失去父母的爱、会被处罚。成长的经验一再以压抑、否定自我的情感出现时,你可能可以教出一个乖孩子,却很遗憾的,也是一个缺乏自信、无法体谅别人情绪的孩子。
我一直觉得人生要正向思考,却不必一面倒的过得“太励志”,甚至励志到有点不像人!
链接:
故事是这样说的──
有一个死神要来带走生病的老祖母,老祖母的孙子孙女舍不得,就想了很多方法拖延死神……
这个死神很亲切,他跟小孙子小孙女们说了一个故事……
死神说呀:“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对兄弟,哥哥名叫悲伤,弟弟名叫哭泣。有一对姐妹,姐姐叫作快乐,妹妹叫作欢笑。有一天,那对姐妹和那对兄弟相遇了。他们爱上彼此,举行了盛大的婚礼,悲伤跟快乐结婚、哭泣跟欢笑结婚,一直到老。当悲伤死的那天,快乐也跟着死了。当哭泣死的那天,欢笑也跟着死了……”
小孩子们听完死神说的故事后,心情好像都有点不一样了……
这就是我们说的自然界定律,有生便有死、有悲伤才显出快乐的珍贵。如果没有死亡,又怎能突显出生命的价值呢?如果不曾下雨,谁会好好享受阳光呢?
所以,接受人世间的一切吧──正面的、负面的;生、死;哭或笑。因为,这些体会对我们的生命都一样是有意义的。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