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自网络 2009-06-21 21:14:28
北京朝阳医院京西院区儿科姜波主任介绍说,两岁左右的孩子气管直径范围大约只有八九毫米,玩笑打闹中一旦将软糖误吞下去,无论是卡在咽喉部还是气管里,都会产生周围神经肌肉组织的收缩运动,从而会将异物越卡越紧,导致窒息。虽然软糖不像果冻那样软滑、有弹性,或许它最初不会像果冻那样卡得“严丝合缝”,但它导致婴幼儿被噎发生窒息死亡的可能并未因此而降低。
解放军306医院儿科郑成中主任曾接诊过一个1岁多的、被软糖卡住的孩子。当时孩子送来的时候脸憋得都青紫了,一看就是上呼吸道梗阻,但所幸没有完全卡死。医生试图用吸痰器将软糖吸出来,但是因为软糖很难吸,最终没能成功,于是又用下气管镜才终于将软糖取了出来。郑成中主任说,这个孩子被异物卡住的气道还留有一点缝隙,这给抢救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两三岁以内的婴幼儿很容易分心,在被大人逗笑的过程中,极易出现机体组织运动的不协调,比如在嬉笑中误将异物吞下去。所以受访专家均认为在儿童食品包装上,厂家如果没有关于年龄提示的警示语,是不负责任的。
行业标准:软糖大小暂无强制标准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焙烤协会糖果巧克力专业委员会赵燕萍秘书长介绍说,目前对于软糖这种食品,还是沿用糖果类食品的统一标准,还没有出台专门的“限定软糖尺寸或体积”的单一标准。不过,糖果类食品的统一标准也是在不断进行修订的。
由于此前果冻致死儿童事件的发生多是因果冻的尺寸太小造成的,所以从去年5月1日起,有关果冻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正式实施,其中规定直径小于3.5厘米的“噎人小果冻”不允许再生产,规定长杯形凝胶果冻和条形凝胶果冻的长度不能小于6厘米。除此之外,还规定凝胶果冻应在包装正面的明显位置,标出安全警示语和食用方法,且文字高度应不小于3毫米。
他山之石:欧盟要求在包装上作出警示
由于一些无法在喉咙中溶解的食品会让婴幼儿在吞食时不慎窒息,早在2002年时,儿童胶状食品在欧盟市场销售时,欧盟就要求生产商们在包装上必须作出警示,即提醒消费者注意这种产品可能会导致小孩不慎吞食造成窒息的情况。欧盟委员会要求在包装上详细列明“小孩慎用”的原因与需要重点提防窒息的人群。
个案重现:软糖卡喉男婴丧命
今年初,河南郑州一男婴亮亮(化名),被一块软糖夺去了生命。
事发当天,亮亮的小姨拿着一块玉米形状的软糖放在他的嘴边逗着玩,没想到亮亮一个猛吸,竟然把软糖吸了进去。亮亮的呼吸顿时变得急促,且咳嗽不止,脸色也由红变紫。亮亮的家人惊慌失措,在采取了各种办法未能取出其喉咙里的软糖的情况下,连忙把孩子送往医院救治。在医院里,虽然医生采取了各种急救方法对亮亮进行抢救,但均未能成功,亮亮永远停止了呼吸。
时报提醒:孩子被噎后的紧急救助
迅速将孩子身体倒立翻过来,让其头朝下,大人用手拍打孩子的后背,引起孩子呛咳,争取把异物从喉部咳出来。也可以直接用双臂用力从背后抱住孩子的腹部,将腹腔压力挤至胸部,帮孩子排出异物。如果家长无法通过以上自救方法将宝宝的异物取出来,应迅速把孩子送往医院抢救。
市场调查:大多数软糖没有年龄提示
记者走访了北京市几家大型超市和商场发现,多数商家都卖果味软糖,品牌也多种多样,如优健康果味维生素C软糖、米奇橡皮软糖、雅客美嚼软糖、成长快乐软糖等。其中除了“成长快乐”等少数维生素种类在包装上作出“适合4~14岁儿童”等限制性说明以外,大部分的软糖并未对适合的儿童年龄作出特殊说明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