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自网络 2009-06-21 22:53:58
当妈妈常常心思游离时,宝宝必须不断提高自己“察言辨色”的能力,以侦察妈妈的冷漠,同时还要使尽浑身解数,来唤回妈妈的关注和爱护。于是,有的宝宝睡眠不好,夜里总是醒甚至吵闹;有的不能独处,总是粘着大人不放;有的出现攻击性行为,有的行为退缩胆怯……这些情况一般家长会认为是孩子淘气、闹人或者任性;如果反映给老中医,他可能会说上火、内虚等因素导致,接着抓中药;然而在心理学家看来,这些都是婴儿过度紧张,长期处于警觉状态的结果,无须服药,只要父母尤其是母亲改变抚养态度和养育方式即可。
亡羊补牢未为晚
人生头三年的养育很重要,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这一点得到越来越多的家长的认同。但是如果说“三岁决定人的一生”也就夸大其词了,人的可塑性是非常强的,孩子越小可塑性越强,父母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及时矫正以后,孩子的情况也很快就“雨过天晴”。
生了孩子后,黄女士处于一种心理上的“夹板”:事业与家庭之间的矛盾让她犹豫、彷徨,殚精竭虑的结果是使她常常“身在家里,心在家外”,造成“母亲非真实性在场”。在黄女士看来,儿子不善交往、畏缩不前,是不合逻辑的问题行为,可是在丁丁的心理世界里,这是一个再好不过的逻辑结果,选择“社会性退缩”可以吸引妈妈的关注,这是经过自己漫长的摸索、付出了心灵的痛苦才取得的胜利。婴儿虽小,但也是很有“气节”的,他宁肯自己受委屈、遭受成人的误解,也不愿意成为一个心灵上的孤儿!
与黄女士多次交谈以后,她读懂了自己也读懂了孩子,开始了“亡羊补牢未为晚”的拯救工作。
黄女士一改往常深居简出的清高的生活习惯,主动与小区里其他年轻妈妈打交道,让儿子与同龄小伙伴一起摸爬滚打。到了双休日或节假日,她就主动邀请亲朋好友来家里做客,不在乎家里乱成一团糟,而让儿子“疯”个够。以前逢年过节,黄女士不爱走亲访友,现在为了儿子她改变了自己,带着他东家串西家游。经过一段时间的紧急补救,丁丁不怕与人打交道了,成为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
后来再见到黄女士,她已在一家公司高薪就职。她很感慨自己跨过了一条“心坎儿”,当她抛却顾虑,全身心投入养育孩子以后,发现孩子进步了,自己也成熟了一大步,觉得自己比以前更加干练、果敢了。
人生第一年的故事虽然很短,但是力透纸背。拥有健康的早期生活经历是儿童走向美好人生的重要砝码,因此,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怀特说:“没有什么工作比抚育出生头三年的婴儿更重要。”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