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自网络 2009-06-22 10:49:59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一位英国诗人斯温朋曾写了一首令人感到恐怖的诗:
无论是星星还是太阳都不再升起,到处是一片黑暗,没有溪流的潺潺声;没有声音,没有景色,没有冬天的落叶,也没有春天的嫩芽;没有白天,没有劳动的欢乐,在那永恒的黑夜里,只有没有尽头的梦境.
这首诗是斯温朋根据一位著名物理学家的`理论',对人类和宇宙的未来作的一番描述.而这位著名的物理学家竟是一位造诣极深的德国人——克劳修斯.
1822年1月2日,克劳修斯出生在普鲁士的克斯林.他的父亲是一位学监和耶稣教牧师.他于1840年进入柏林大学,开始时对历史极有兴趣,后来转为学自然科学.1848年获得博士学位.克劳修斯先后在柏林大学、苏黎世大学、苏黎世工业大学任职.克劳修斯的学术成就得到了物理学同行们的高度评价.他在晚年曾研究过电学理论,可他主要因为热力学和气体分子运动论而著名.他的贡献在二十世纪物理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克劳修斯的最重要贡献是他准确地给出了势力学第二定律:`热不能自动地从较冷的物体传到较热的物体.'这一定律说明自然界中的一切热现象有关的过程都是不可逆的.
克劳修斯建立的热力学第二定律,有着极深刻的物理意义,它提出了自然界的过程都是有方向的,这无疑是物理学上的一个巨大进步.但遗憾的是,克劳修斯等人由于从形而上学的观点出发,竟把这个定律任意外推到无限的宇宙.1867年,他在德国自然科学家和医生的集会上发表演说中说:`宇宙的熵趋向于极大.宇宙越是接近于这个熵是极大的极限状态,进一步变化的能力就越小;如果最后完全达到这个状态,那就任何进一步的变化都不会发生了,这时宇宙就会进入一个死寂的永恒状态.'
这就是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轰动一时的`热寂学'.1869年3月21日,恩格斯在给马克思的信中指出:`我现在预料神父们将抓住这个理论,把它当作唯物主义的最新成就.再也想不出比这更为愚蠢的东西了.'
当然这种错误的推论,很快就受到了各方的批评,不久就被人们抛弃和遗忘了.1969年,比利时学派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这一理论不但不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而且还为宇宙的演化提供了一幅美丽的图景.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