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自网络 2009-07-02 20:12:10
思佳老师:
您好!
一个对已经过去很久的问题始终不忘,始终想弄明白的老师,一定是个非常敬业、非常爱钻研的老师,也一定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老师。
您遇到的情况虽然看起来很特殊,但却很有代表性,因为它涉及到了教师的一个重要教育技能----“提问”。
教师的提问技能大体包括两部分:一是发问技能----如何提出与教育意图一致且难度适宜的问题;二是理答技能----如何对学生的回答作出恰当的反应或反馈(严格地说,在“发问”和“理答”之间还有一个“候答”环节,即等候回答。这里也有一些技能技巧,比如,留给孩子多少思考的时间?要不要重复问题?如果需要,如何重复合适?清谁回答?等等)。你已经意识到,孩子的回答与你过于笼统抽象的发问有关。所以,我们把发问的问题暂时放一放,先来讨论那个最让你感到困惑的问题:孩子为什么会说“如果没有动物就地震了”“刮飓风了”,遇到这种情况应怎么办。
幼儿的答案有时的确让人感到意外,感到莫名其妙。但这些令人意想不到的答案是否就一定是没有逻辑的“乱扯”呢?不一定。也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但这种想法可能并不十分清晰;也可能想法清楚,但由于语言发展水平有限,不能清楚地表达出来。这两种情况都会使听者感到不知所云。因此,遇到这种情况,教师首先应该努力去理解孩子的想法。比如,可以通过追问,给他们一个补充说明的机会。在上述情况下,教师可以说:“‘没有动物就地震了’,我觉得这个说法挺有趣。你能不能告诉我们,你为什么这样说呢?”也许这一次孩子能够说得比较清楚,那自然很好;也许他仍说不清,但多少能给我们一些“线索”,使我们大体理解他的意思;当然也可能什么也没说出来。即使如此,给孩子一个机会也是必要的,因为这同样也给我们一个思考、推测孩子的想法和想出恰当反应方式的时间。
我估计,孩子上述的回答可能与他从生活经验中(如听成人的谈话,看电视)获得的有关动物能“预报”地震的零碎信息有关。不是时有某某地方地震之前有老鼠或黄鼠狼之类动物大批迁徙的报道吗?也许有些孩子听到了,看到了,就留下了一些印象。如果是这样,当我们再给他们一个机会时,他们的回答必然会显现出一些“蛛丝马迹”。而我们理解了孩子的真实想法之后,就可以根据他的意思“匡补答案”,即把一个既符合其原意,又意义完整、表达清晰的句子呈现给他和其他儿童。例如,我们可以这样说:“我明白某某小朋友的意思了。他是说,许多动物有一种预报地震的能力,一觉得要地震了,它们就会有很多奇怪的表现,比如成群结队地搬家、逃跑等。动物的这些奇怪表现可以提醒我们注意预防地震。如果没有动物了,我们就不容易得到地震的消息了。某某小朋友,你是这个意思吗?”这样,教师既肯定了孩子的想法,又帮助他理清了思路,同时也为他和其他儿童提供了更准确的知识和更规范的语言表达范例。思佳老师,你看这样处理好吗?也许你还会问,如果给了机会,孩子还是什么也说不出来怎么办呢?那我们只能运用自己的思考去推测他的想法了。
如果我们一下子想到了“动物”与“地震”之间的“曲折”联系(这要求老师知识面广,思维敏捷),我们就可以这样说:“我猜,你是这个意思……”说完以后,最好再问一句:“某某小朋友,我猜得对吗?”这时,孩子一般会乐意做出肯定的答复,即使他自己原来并不清楚自己的想法。这样处理的好处在于:避免不正确的信息影响其他儿童。因为动物与地震之间并无因果关系,“没有动物就会地震”的说法无疑是不正确的。教师如果不置可否,可能会被孩子们理解为默认;如果直接否定,又会打击回答者的积极性,伤害其自尊心。这样处理,既给了孩子一个正确的答案,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又保护了回答者的自尊心。
万一我们一时反应不过来,不能“替”孩子想出一个比较适当的解释,那么可以明确地表达出自己的疑惑:“我觉得这个说法挺有趣,但我现在和这位小朋友一样,还没有想清楚这个问题,现在还是先来听听别的小朋友的发言吧,我们自己再仔细想一想。”当然,这样做不应该只是一个缓兵之计,在集体活动之后,我们应该再和那个孩子一起谈一谈,那时也许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总之,我认为,在一个有效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只把孩子的回答当作教师进入下一步教学环节的“引桥”或“台阶”,符合自己预想的就积极反应,不符合的就置之不理,而是要从他们的回答中了解其想法和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教师要有这样一种意识。有了这种意识,技能的问题也就不难解决了。思佳老师,你说呢?
由于篇幅的限制,这次我们只能谈到这里了。另外一个问题----如何解决“没有动物就没肉吃,没皮衣穿”的答案,与培养幼儿保护动物意识的初衷相矛盾的问题,下一次再谈吧。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