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自网络 2009-07-02 20:14:00
在幼儿园中,我们时常可以发现如下情况。
幼儿A抢夺幼儿B的玩具,幼儿B向教师报告。于是,教师与幼儿之间开始了这么一段“你来我往”的“交锋”。
教师:“你为什么抢B的玩具?”
幼儿A:“B打我了。”
教师:“B,你打A了吗?”
幼儿B:“没有。”
幼儿A:“B昨天打了我。”
教师:“B,你昨天打A了吗?”
……
最后,教师在一连串无关的、耗时的“追查”后,简单生硬地训斥幼儿A或B,草草了事。
从上面的对话中,我们看到,教师的教育行为被幼儿不断找出的理由牵着走,失去了教育活动原本的目标,最后不但没有抓住教育机会,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反而浪费了许多时间,同时也令自己非常生气。
当教师的教育行为受到幼儿行为的较大影响和控制时,教师便难以较好地发挥教师应有的主导作用,难以较好地履行自己的教育职责。
面对幼儿的种种不良表现,如果教师不能超越、克服幼儿行为对自己的消极影响和控制,就会经常产生愤怒、烦躁、挫折等强烈的消极情绪体验,使自己难以执行正常的教育教学计划,也造成活动安排常常被突然打乱。教师在应急、情绪不佳的情况下,很难保持良好的教态,做到对幼儿的正确引导,保证原定活动的完成。不仅如此,在受到幼儿特点控制的情况下,教师还往往会表现出一些过激的行为,如大声呵斥、叫嚷、发脾气。这对幼儿良好行为的养成只会造成消极影响,还会给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情感关系投下阴影,甚至可能影响以后的师生互动过程。
教师是凡人,并不是抽象概念的人,也并非“超人”,其教育行为有时不自觉地受到幼儿行为的消极影响和控制,这可以理解,也是应当得到理解的。教师工作虽然对教师的行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首先应该认识到,教师也是普普通通的凡人,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好恶倾向。除幼儿教育工作外,教师还必须承担其它社会义务与生活重担,他们也有身体不适、心绪不佳的时候。当教师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心情烦乱、心绪不佳时,可能会暂时变得易怒,行为的理智性降低,更容易受到幼儿特点、行为的较大影响和控制。这对常人而言,是难以避免的。
但是,选择了教育者这一特殊的职业,选择了年幼孩子作为教育对象,教师就应当充分认识到这种状况可能对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生活幸福以及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都可能产生不良影响。所以,作为教育者,教师必须摆脱幼儿特点的消极影响和控制,增强行为的理智性,减少冲动性,这应当引起教师、幼儿园领导的充分重视。
尽管教师的教育行为受到幼儿特点的控制而产生不良的师生互动是可以理解的,但这种不良互动既影响教师自身,也不利于幼儿发展。
首先,教师的行为受幼儿控制,引发师生的不良互动,教师是第一个受害者。如果摆脱幼儿的控制,教师将是第一个受益者。很多情况下,幼儿对自己的不良行为及其后果的严重性缺乏明确的认识,教师烦躁、发火很难促使幼儿去反省,而常常只是教师自己生气。长期处于这样的消极情绪状态,教师的身心健康必然受到影响。而且,教师还可能把不良情绪转移到家人身上,结果引起家庭的不愉快。长此以往,教师的生活质量、生活幸福就会受到影响。如果教师能充分认识到幼儿特点对自己行为的可能影响,在具体的师生交往过程中,能驾驭自己的情绪,把握住对自己行为的控制权,那么,平时令人烦心的某些师生交往将会变成充满乐趣、探索、挑战性的师生互动过程,而教师的身心健康水平也会随着师生互动的积极变化而大大提高。
其次,教师行为失控,既不能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正面教育,也不利于师生间信任、依恋情感的建立,更不利于幼儿不良行为问题的纠正。由于受幼儿特点的控制,教师在与幼儿的日常交往中可能采取一些不恰当的教育行为。这只能使幼儿对教师疏远、害怕甚至对立,使师生之间形成比较消极的情感关系。这对于教师教育活动的效果、幼儿身心发展都是不利的,对幼儿认知、情感、人格的健康发展也具有严重影响。
摆脱幼儿的消极控制,积极主动地监控、调整与幼儿的互动,这是教师行为质量提高的一个关键所在。如果一名教师能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对自己与幼儿的交往带着理性的思考,仔细观察“幼儿行为——教师行为”的行为链,并试着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来改变幼儿的行为,那么教师会在这一过程中发现让幼儿更优发展、让自身不断完善、让师生互动更充满乐趣的秘密!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