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自网络 2009-07-02 21:48:25
二、幼儿的能力与幼儿的自主游戏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同一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会有不同的能力。在这个自主活动中,就可以看到依依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都得到了尽情释放的空间。小班的孩子的年龄特点是爱模仿他人的行为的,在能力强的孩子的带动下,也会促进其他孩子能力的提高。
本来我们在建构区里投放的盒子预设的目标只是以垒高为主的,但是依依却通过了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创造性的想出了和其他孩子不同的玩法。杜威说“儿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索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特点”。别小看依依是一个三周岁半的孩子,但是她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及探索的欲望,她的探究方式是非常符合她现有水平的,她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也是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征的。
依依通过目测、观察、比较盒子的大小来依次摆放盒子,对于小班的孩子能认识物体的大小并按一定的规律摆放这一点来说,依依在游戏的过程中已经能够很好的掌握了这一点。在把盒子装好了以后,依依又经过了自己对盒身与盒盖的观察,给盒子盖上了相应的盒盖,而且都准确的找对了,盖好了。这又让依依获得了一种一一对应的配对经验。从而说明这样的游戏有助于促使小班孩子的观察能力和精细动作得到锻炼。
《纲要》中说“幼儿的语言能力的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从依依对自己作品的介绍、描述的过程中也可以看到依依的语言能力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得到了发展。在自主游戏活动中,孩子始终处于活动的主体地位,依依在动手的过程中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把自己创造的作品当作礼物,把最小的盒子当作小鱼,来送给她最喜欢的老师,所以在自主游戏活动能够发挥幼儿的创造能力。
皮亚杰曾明确地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有能力创造的人”。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学习必须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因此教育必须重视发挥儿童的学习必须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因此教育必须重视发挥儿童的主动性,鼓励他们自己去学习,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近代教育家陶行知也认为“幼儿教育应解放儿童的创造力,让儿童在动手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幼儿园要给儿童自己学习,活动的时间。”
三、教师的鼓励与幼儿的自主游戏
在新《纲要》的指引下,我努力的去营造一个安全、愉快、宽松的外部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活动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在任何活动中我都努力的做到和幼儿之间进行平等的交往,时时提示自己要以一个“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去“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因为有了一个让孩子能“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当依依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后,心里非常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当她发现我在注视她的时候,所以依依就非常主动的与我交往,把自己的作品当作礼物来送给我与我分享她的成功,依依能把自己的作品当作一件礼物来送给我,我们之间温馨的对话,亲密的动作,都证明了我们师生之间有了一个积极的情感氛围,我的态度使依依得到了被支持感。
当她看到我接受了她送的礼物后还得到了我发自内心的感谢时,依依显得非常开心,成功的喜悦更展示了自主游戏活动为孩子们带来的快乐和享受。也是任何糖果、巧克力都换不来的。
《纲要》中还对我们教师提出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玩好自主活动后,收拾、整理玩具是我们小班年龄段的孩子意识最薄弱的环节。由于孩子们的年纪小,所以在收拾整理玩具这方面远远没有中大班的孩子能力强,所以我们也没有规定孩子一定要收拾玩具。
然而依依产生的游戏不就是整理盒子的办法吗?所以当孩子们都争着给我送礼时,我抓住了时机适时介入了孩子们的活动,让依依把自己游戏的方法介绍给了大家,让孩子们帮我整理这么多的礼物,促使了孩子们学习掌握了收拾、整理盒子的方法,当盒子摆放好了以后,所以我说我收到了最好的礼物。
四、课程的设置与幼儿的自主游戏
在以往的课程模式中,总是以集体教学为主。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把比较高低、大小、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单独来开设,用灌输的方式把自己的经验强加给孩子们,导致了孩子们对数学活动不感兴趣。
从这个自主活动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所获得的经验远远超出了以往的课程中所传授的经验,带给我们很多的启发,幼儿的数学经验是在生活中、运用的过程中累积起来的,所以在以后设置课程时,应该更加灵活一些,把可以操作的,方便幼儿自己探索的活动都放在活动区里。
自从开展自主游戏活动以来,在相互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肯定了自主游戏活动是一种能够很好的促进幼儿成长的教学方法。在《纲要》这盏照明灯的指引下,我们学前教育工作者会不停的探索,努力的寻找更好的教育方式,逐步的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教学理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