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自网络 2009-07-03 12:55:37
我们身旁几个孩子的故事,更加深了我们的这一认识。
有个孩子,平日就知道学习,不闹也不玩。只不过,她是被爸妈强制要求而形成自然的。这个孩子在小学、初中的学习成绩也很是不错的,经常拿个第一、第二的。可我们总是觉得她有些木讷,平时总是低着头走路,见了熟人也不喊。在家里,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学习,从来不玩,不看电视,也不做任何家务。当时,她爸爸妈妈还是很得意的,到处夸女儿听话、好学。可是到了初中三年级以后,直到高三,那个孩子的成绩渐渐下降,名次也慢慢掉到了三四十名左右。这倒不是因为她不用功了,相反,她越来越刻苦,越来越努力,但是成绩却似乎跟她的努力成反比。最终,她高考时落榜了。人也变得越来越内向、抑郁,弄得家长整天都很担心她。另一个孩子,则完全相反。从小到大,爸爸妈妈就不怎么管她,她也调皮得很,不怎么爱学习,所以小学时的成绩一点也不突出。但这个小孩子很讨大人们的喜欢,在小伙伴中很有威望,经常组织院里的小孩做些游戏,办个活动什么的。上了初中之后,尤其是初三和高中以后,她的成绩一天天在进步,由原来的五十多名,上升到四十多名,最后竟然在班上是十几名了。并且,她也并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刻苦,一直是轻轻松松的。最后,她轻轻松松地考上了华东师范大学。
知道成绩的那一天,整个院子里沸腾了,人们都诧异地议论这件事:一个原来的好学生竟然落榜,而一个原来的差学生居然考上了华师大!于是,大家都在分析:肯定是前一个孩子比较笨,而后一个孩子比较聪明的缘故。这有一定道理,但也是不全面的,这两个孩子,我们从小就看着她们长大,应该说智力相差不大,都是挺聪明的孩子。关键是什么让两个原本都很聪明的孩子变得有了“笨”和“聪明”的区别呢?
我们分析:前一个孩子一味地苦学、死学,反而限制了大脑思维能力的发展,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不但没有得到发展,反而被削弱了。而小学、初中时的优秀,又使她过于相信自己的学习方法,认识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知道或者根本没有去想如何改进。这样一来,她的思维能力从小学到高中,根本没能得到很大的提高,甚至有退步。而初三到高中的学习,对一个孩子的思维能力的要求逐步提高,所以,这个孩子的慢慢退步也就不足为奇了。而后一个孩子正相反,她的思维从来没有受到过限制,她的发展是自由的、活泼的,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所以,她就能适应高中的学习。”对孩子来说,如果他们不能经常置于有得有失的环境中,那么犯错误有助于他们的成长,可以刺激他们下次做得更好。竞争的好处在于因为只有一个人能够获胜,所以它将促使孩子尽快找到“正确”的办法。父母可以通过为孩子提供令他们感到新鲜的原材料,帮助孩子发展创造力和处理问题的灵活性。原材料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东西,例如钢琴,即使在孩子没有学习而且也不懂音乐的情况下,也要允许他们去弹奏钢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最勇敢的”,这是一句流传很广、使用频率颇高的大实话。其实,生活中的“第一个”、“第一次”的“机遇和挑战”真是太多太多,谁都可能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受人尊重的人。但在家庭教育中,更为可敬、值得称道的是:当父亲的要有意识地引领着女儿尝试生活中无数个“第一次”,把女儿锻炼成为一个有健康人格和个性的人。著名社会学家邓伟志先生,也是一位出色的儿童教育家,打女儿小时候起,他就领着女儿迈过一道道“第一次”的坎,跨过一个个“第一次”的沟,植下了一个个终身受用的社会化“基因”。
女儿很小的时候,邓先生在街上碰到一位玩蛇的,这是一条不会咬人的蛇,他就让女儿用手摸一摸,胆子大一点。女儿读小学时,邓先生尝试着让女儿一个人去外婆家,妻子不放心,他就在妻子不在家的时候让女儿去,算好时间几点去,再几点回来,在妈妈回家之前回来……后来,有一次被妻子“抓”到了,当邓先生“承认”时,女儿早已熟门熟路了。以后,邓先生带着女儿“第一次”坐火车、乘飞机,“第一次”去拜访女儿崇拜的作家,尤其是带她“第一次”去见一位百岁老人,这位老人104岁了,还会讲英语,女儿佩服得不得了,从此,老人的慈祥目光和希望成为女儿进步的源源动力。
大多数女孩子比较软弱,胆子小,不敢主动尝试新事物,所以带女儿尝试“第一次”,也许是做父亲的重要职责。带女儿“第一次”下水、爬山、打球、看马戏;带女儿“第一次”走夜路,步行远足,义务植树、领养野生动物;带女儿“第一次”去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带女儿“第一次”参加社区义务劳动,慰问孤老,上舞台演出,“智力大冲浪”……通过一次次“第一次”体验和实践,传输“勇敢的精神”,不失为明智的“为父之道”。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