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自网络 2009-07-03 14:46:57
所谓操作活动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是让幼儿自己动手摆弄,操作数学材料反复进行探索,获得数学经验的一种学习方法。它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器官,帮助幼儿在自主、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和技能。这一方法的使用可以让幼儿由以往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那怎样做才能让操作活动在幼儿数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呢?我就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教师必须明确操作目的
既是操作那它必有目的,我们所要达到的是什么目的呢?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让幼儿能边“玩”边学本领。可往往有很多教师却忽视了这一点,只是为操作而操作,并没有其真正培养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我曾上过一节“二等分”的操作活动课,整个操作活动是这样按排的:先请幼儿拿出操作材料(长方形腊光纸)并请幼儿讲出图形名称,老师提出要求每个幼儿利用手中的剪刀把它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分完后请幼儿讲讲自己是怎样分的。再由教师小结,并同时新授二等分的概念,最后再请幼儿拿出操作材料,(各种形状的腊光纸)由幼儿根据老师所新授的二等分把它们全部二等分。整个过程看来幼儿似乎有很多操作时间,但并未达到操作目的,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幼儿仍处于被动的状态,失去了积极主动地去感知、去发现、去探索的机会,幼儿仍是由老师牵着鼻子走;其次分散了幼儿的注意力。开始幼儿动手操作很感兴趣,正在亲身体验图形的改变,可中途教师要求幼儿停止操作,要静下心来学抽象的概念幼儿便心不在焉,他们在想:“盒中的其它图形要怎样分呢”?这也就影响了学习效率。
如果以同一活动,而采用另一种活动设计,那效果会截然不同。这样设计:教师请幼儿拿出盒中的各种形状的彩色腊光纸,让幼儿自己开动脑筋把它们分成相同的两部分,可以采用不同的分法,越多越好,幼儿基本操作完毕,请幼儿讲讲自己是如何分的?你用了几种方法分等等。用各种启发性语言引导幼儿谈谈自己的操作过程,如:“操作结束你发现了什么?”“你为什么会分?”……这既训练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让幼儿开动了脑,同时也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这给幼儿提供了一个创造的空间,让幼儿感受到各种不同的图形有不同的分法,有的有一种分法,有的有多种分法。他们通过自己的操作实践获得了二等分的感性经验。而二等分这一抽象的概念,在幼儿的“玩”中便懂得了。
二、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做好指导
操作活动虽说是以幼儿为主,但教师的指导工作也是不可忽视的。我们知道幼儿是好动好玩的,如果在操作前教师没讲清操作要求,那幼儿操作后的结果将与你所设想完全不同。如给各种图形二等分,如果没有讲清把它们分成相等的两部分,那幼儿或许分一大一小,或分一长一短,那这就达不到活动目的。同时幼儿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的幼儿能力强,有的幼儿能力稍差。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给不同能力的幼儿提供不同的操作材料,提出不同的操作要求。但仍有不少地区达不到这个条件,那教师的指导工作更显重要。同样的操作材料给那些能力稍差的幼儿,这在无形中给他们施加了压力,这时教师必须及时对他们进行指导,协助他们进行操作,如“给7以内的数按自然顺序排序”,能力强的幼儿便很快能完成,能力稍差的幼儿不是把数字卡摆错了,就是顺序错了,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操作活动是一项集体活动,不能只顾能力好的而忽视了能力稍差的,要及时做好指导工作,让全体幼儿共同体验操作活动。
三、要注意操作材料的设计选择
操作活动它虽是一项“玩”的活动,可操作材料的设计与选择也是致关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幼儿参与操作的兴趣、探索与操作的效果,也直接影响到教育目标的实现。那什么样的操作材料才是合格的呢?它必须具有六性“科学性”、“启发性”、“多样性”、“层次性”、“实用性”、“游戏性”。这六性缺一不可,少了“科学性”幼儿所感受到的概念是错误的;缺了“游戏性”幼儿没有
参与操作的兴趣。如“给各种图形进行二等分”,提供给幼儿的操作材料只是一种颜色的、一种形状的纸,幼儿不会感兴趣,如果是多种颜色各种图形便能激起幼儿的好奇心,激起他们操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愿意“玩”并从“玩”中学到知识。
操作活动是一种很受幼儿欢迎的教学法,只要教师能明确操作目的,及时进行指导,合适地选择操作材料,并合理地按排设计操作过程,那操作活动在数学活动中一定能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