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自网络 2009-07-03 21:08:29
在多年的幼教实践中,我深刻地体会到:要想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师最适宜的角色就是做一个观察者、参与者和支持者。观察就是了解幼儿,参与就是与幼儿共同建构,支持主要体现为根据观察到的信息分析幼儿需要什么并据此创设有着相应教育功能的环境。对小年龄的幼儿来说,依赖动作和具体形象进行思维的特点使环境的教育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更好地帮助托班幼儿适应新环境、参与游戏并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根据托班幼儿的思维特点创设支持性的环境,扮演好观察者、参与者与支持者的角色。
一、支持性环境让幼儿拥有安全感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托班幼儿刚离开父母,情绪上不够稳定,作为教师,这时营造一个宽松的、能引起兴趣的活动环境,对安抚幼儿的分离焦虑、缓解幼儿的紧张情绪以及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愿望至关重要。为此,我们首先是付出自己的爱,常常去抱抱幼儿,亲亲他们,像父母和朋友一样对他们说些悄悄话,呵护他们,了解他们,支持他们逐步适应和喜欢上幼儿园的生活。其次,我们更注重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并能引发幼儿积极游戏行为的心理环境。如我们利用幼儿爱模仿的心理特点,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温馨、舒适的“家”,这是一个“熟悉”而温馨的世界,也是一个幼儿可以单独呆上一阵子的“隐私角”。在这里,幼儿可以模仿成人在厨房“烧菜”,在客厅“喝茶”,或者与喜欢的同伴或布娃娃单独共处。同时,我们还利用娃娃家的特殊环境,整合更为丰富的教育内容,如在娃娃床旁放上一块小鱼图案的布,小鱼上有纽扣、子母扣、挂钩及双面绒等材料,幼儿可以根据情况将自己带来的玩具扣上去、按上去、挂上去或贴上去。娃娃家环境创设中类似的细节很多,可以让幼儿认识不同的材料、形状和颜色,也可借此促使幼儿学着将自己的玩具与他人分享。
总之,这样的环境不仅满足了幼儿的情感需求,还能让幼儿在这里迁移已有的生活经验,并逐渐丰富和拓展已有经验。
二、支持性环境注重多种经验的有机整合
支持性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提供,既要注重幼儿在认知和语言等方面的现有发展水平,又需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对托班幼儿来说,支持性环境和其中的材料还要能引发幼儿大胆地尝试操作;支持性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提供还要注意整合性,让幼儿获得多方面的经验。我们在创设环境时,十分注重挑战性、操作性和整合性的体现,如我们在开展主题活动“棒棒糖”时,教师在大墙面上呈现了逼真的用色彩鲜艳的材料制成的形状和大小各异的棒棒糖,小墙面则留给幼儿制作糖果。我们提供了大小、颜色和形状各不相同的瓶子、图章和各色颜料盒,用机器钻好小孔的各种纸糖果,让幼儿亲自制作“棒棒糖”。在制作的过程中,幼儿不仅学会了多样化的表现方式,还知道了“多少”和“大小”的概念,认识了“颜色”以及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形状,还锻炼了小肌肉动作的灵活性,并知道了要正确归放物品,同时还学会了儿歌“方的糖,圆的糖,红的糖,绿的糖,宝宝爱吃棒棒糖”……真可谓“一墙多得”。
三、支持环境注意材料的多样性、游戏的层次性和延伸
支持性环境中的材料选择非常重要。我们为幼儿提供的材料既有日常的生活用品、各种自然材料,也有专项器材。多样化的材料可以提供多种玩法,给予幼儿多项刺激。游戏的层次性要求教师观察和分析幼儿的需要,并据此推动和及时调整游戏的进程。如“小动物拼板”游戏,其第一层次是提供一半已拼好的图片,请幼儿完成另一半:第二层次是在有形轮廓的提示下拼成完整的动物或直接拼成完整的动物,幼儿可自由选择。多层次的游戏可以满足生理机能和认知有差异的幼儿的个性化需求。游戏的延伸性即同一种游戏可以反复进行,但表现形式和教育价值的侧重点不同,如游戏“送礼物”刚开始时我们让幼儿拆开用不同材料的包装纸包裹的礼物,并按照对应的原则送给相应的小动物,丰富幼儿对小动物生活习性的认识,也同时锻炼幼儿的小肌肉动作:其后我又将小动物藏在开了小洞的盒子里,让幼儿根据动物身体的某一局部(如耳朵、身体、尾巴等)猜测是什么小动物,然后再把礼物送给小动物,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游戏的延伸。
四、支持性环境注重以暗示的方式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
小年龄幼儿需借助动作和具体形象进行思维,因此环境中的暗示对规范幼儿的行为习惯有积极的作用。如为了改变幼儿无排队意识什么事都一哄而上的习惯,我们在厕所门口和茶桶处等需要排队等待的地方贴上脚印标志,通过踩脚印的方式帮助幼儿养成排队的习惯。诸如此类的环境暗示还有许多。
总之,支持性环境是幼儿情感上可以依赖的环境,是幼儿通过多样化的材料获得适宜发展的环境,是幼儿充分发挥自主性的环境,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环境。当幼儿身处这样的环境中时,能积极自主地参与游戏,满足情感的需要、动作发展的需要和认知发展的需要,能获得更为丰富的有益经验,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