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自网络 2009-07-04 22:22:09
2、挖掘幼儿创造性潜力的具体做法:
1)、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进行想象和体验。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审美情感的体验就是帮助他们将自己内心的情感模式与外在的生命模式达到同构,从而理解事物的情感表现性,更进一步达到审美愉悦,激起创作冲动。
A、对幼儿进行集中思维的训练。如在画彩色的太阳,教师利用故事结合图片,把幼儿带入一幅美丽的意境中……,当太阳来到花园里,花园里的花五彩缤纷、当太阳来到果园里,果园的果子金灿灿的……,请幼儿闭上眼睛想一想,太阳还会来到哪里?那里的东西又变成了什么颜色?让幼儿在这个主题中随意画,你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B、对幼儿进行联想能力的训练。如在画“向日葵”时,教师就利用幼儿情感发展的特点,引导幼儿进行“移情”和“拟人”,在其基础上引导幼儿对审美对象进行想象,引导幼儿将它们想象成为有生命的形象,从而让一个毫无生机的向日葵变成了一幅生动的、形象的“三口之家”。向日葵的一家、它们的神态、动作在幼儿笔下变得更加逼真;或用身体的舒展来表达花儿开放时的形态感受。经过这样的联想,展现在眼前的作品就充满了活力,创造出充满生机的画面。
C、对幼儿进行逆向思维的训练。艺术强调个性,通过活动启发幼儿大胆改变生活中习惯的东西,使创造出来的作品更独特。在绘画活动中只要教师加以有意识的引导,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应鼓励幼儿独立构思、自己创编、敢于求变、求异;鼓励幼儿异想天开,对幼儿的成果多予以肯定、多认同,让孩子感到自己是行的,甚至有时还能超越老师。如画“机器人”,我启发幼儿可以自己想象、设计一个新型的机器人,机器人的头、手、脚和身体可以起变化。在活动中可让幼儿互相讲一讲、看一看。在这种创作氛围中,幼儿通过自己的创作表现了美好的愿望。因此,带来了惊喜和成就感成为幼儿继续进行创造的动力。
2)注意语言的引导性。
启发性的语言。这类语言的作用主要帮助幼儿开阔思路、启迪智慧,教师可以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样一类开放性语言来向幼儿提问,而不是用“是不是”这类封闭性的问题来提问。因为这类问题很容易造成幼儿思维的惰性。如:在给几何图形添画时,问幼儿你在纸上看到了什么?它可以变成什么?让幼儿讨论后回答。这一活动的重点在于启发幼儿的想象,尽量让幼儿充分交流,在幼儿想象的翅膀打开后,让他们用画笔把自己的想法补充到画面上。在这种活动中,幼儿创造的作品各具特色,不仅提高了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而且让幼儿得到更好的创造和表现的机会。
3)展示作品、互相学习。
幼儿的美术创作是个性化的,其中有许多值得幼儿互相学习、借鉴的成份。因此,引导幼儿向同伴学习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重视把作品全部拿出来展示,引导幼儿乐意观赏那些技能高、创造性强的作品,也能在那些不起眼的作品中发现闪光点。
4)注重个性心理的培养。
应教育幼儿懂得,完成作业和对待工作一样,应该是完整的,而不是半途而废或不满意就气馁,应该鼓励其勇气,设法修正。我们的枫枫小朋友,刚开始时常画一点就扔笔,于是我就耐心地指导,如何把原来画小的画面设法修正。充分利用美术活动的吸引力,强化幼儿不断思考,不断涂画,想办法克服困难。慢慢地枫枫小朋友从不敢画到自己要画画,使孩子养成了做事能动脑筋,坚持不懈的行为习惯。
五、实验结果:
实验班与对照班前测结果表明,差异无统计意义。
实验班与对照班后测比较,见图:
实验班的创造意识作品的复杂性、作品的独创性两项均高于对照班。
内容
班级
创造意识
作品的独创性
复杂性
对照班
74%
70%
70%
实验班
90%
91%
92%
六、实验的结论:
由此可见,在美术活动中发掘幼儿创造性潜力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在幼儿进行美术活动时,教师不宜提供过多的范例,否则会扼杀幼儿的创造潜力。教师应鼓励幼儿从多方面进行思考,让幼儿有充分的想象的时间,这样才能促使幼儿进行创造。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