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自网络 2009-07-04 22:40:49
4、日常活动中的手工活动。
儿童的内在潜能很大,需要教师精心开发,而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处处蕴含着教育学习的契机。小到儿童物品的摆放大到班级环境的创设都可以让儿童以美工的形式参与。在幼儿园中,我们有时会看到儿童用脚踢物品橱;自然角中的花草被人掐掉或花瓶、花盆被打碎,也会看到卷筒纸掉在地上却无人捡起。这些虽然都是小事,但为了培养儿童良好习惯让儿童学会关心、爱护自己身边的所有物品,主动地与周围的环境发生交互作用,也为了锻炼儿童的动手能力,我们启发儿童自己动手制作了美丽的作业盒以用来存放自己的作业和小件物品;又启发儿童制作了大公鸡卷纸筒以用来放卷纸;还和儿童一起运用各种材料合理地装饰了花盆和花瓶……这些美工作品既使儿童能发自内心地爱护物品,又从中显示出儿童作品的创造性自我表现。
二、开放美工材料,激发儿童创新的欲望。
开放性的美工活动给儿童的美工活动创新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材料是儿童美工活动必不可少的。在班级的美工区中,我们为儿童准备了一个开放式的空间,墙壁上有大幅的绘画纸;桌面上有装有各种颜色的颜料盒、油画笔、洗笔筒;工具架中提供了浆糊、双面胶、透明胶、小刀、剪刀等;地上的整理箱内有纸盒、皱纸、铅画纸、白纸、粉画纸、保丽龙材料等供儿童随时取放,不受约束。儿童在这个自由的小天地中通过渗透着教师教育意图和目标的活动材料和环境来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进程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使儿童通过美工活动达到预期的发展,同时使儿童自信心和表现能力都得到提高。
三、改变美工活动教学策略,提供儿童的创新空间。
美工活动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是使儿童掌握并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大胆地创造和想象。因此在美工活动中教师不必急着将自己的预期目标教给儿童,让儿童被动地模仿,而是可以从各种角度让儿童自主地学习,给儿童大胆创新的空间。首先要教给儿童是美工能力,再指导他们将所掌握的能力与自己特有的儿童美工方式结合起来灵活运用。
1、学习看图做美工。
以往的教学模式使儿童习惯于依赖教师教,这样做不但会造成学过就忘的现象,还会不利于儿童创新,束缚儿童的手脚。所有我们根据儿童想象力丰富人士的字不多的特点,统一了各美工活动图纸的指导性操作图示,使儿童做到看图示就会按图意做,并知道使用哪些材料,步骤是什么,使用时又需要注意什么。然后教师参与到儿童活动中去,观察儿童的制作过程,当儿童遇到困难需要教师的帮助、点拨时就与儿童一起迎接困难、解决困难;当儿童有与图示不一样的方法且操作效果大致相同时,我们便不干涉儿童的活动,并鼓励他们将好办法介绍给他人。这样,既可以减少儿童在手工活动中对教师的依赖性,也可以增强美工活动的创新性,为儿童插上想象的翅膀。
2、合作制作。
在美工活动中可以尝试着让儿童自由地组合制作,这样不但可以相互探讨、互帮互助,使儿童具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学习听取、接纳他人的意见,还能集思广益,整合成为自己的技能技巧。如:在《果盘》活动中,儿童便自发地两人组成一组。一人切水果时,另一人则把水果按计划摆放。过一会儿,两人再交换,合作得十分默契。
四、发挥教师作用,抓住儿童创新活动中的契机。
儿童美工活动中的行为是否具有创新精神,关键在于教师有无将自己的思维方式强加给儿童,有无将儿童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和作品作为评价美工活动价值的重要标准,有无过多地干涉儿童在活动中的行为。教师在过去的美工活动中也许仅仅是传授者,而现今则首先是观察者、合作者。在手工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儿童的独特视角,进入儿童的创新世界,以儿童的角度通过媒介、图像等多种途径耐心地倾听他们的描述,解释自己的想法,观察他们的兴趣和活动中需要帮助的问题,并做出适宜的反应。如:在服装店游戏中,当儿童被询问为何将所有的塑胶垫拿走时,他们的回答是服装店里的顾客无法试衣时,教师便找来大的冰箱盒与儿童探讨制作了漂亮的更衣室,当儿童完成了更衣室的制作后,都为此感到自豪和兴奋。
其次,教师又是帮助者、指导者。在手工活动中,由于知识经验的不足、年龄的特点,手部肌肉能力的限制,儿童会出现空有好的创意却无法实现的现象,以至于儿童对美工活动丧失了兴趣和信心。教师此时便成为点拨者,帮助儿童进入深层次的探索和学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针对儿童力所不及的操作活动进行相应的帮助和指导。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