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自网络 2009-07-04 23:02:55
尊重幼儿就要了解幼儿,包括他们的一些生活习惯以及各方面的能力。幼儿在得到老师的尊重后,会变得喜欢老师,不仅喜欢老师本人,更喜欢老师的言谈举止和这门课,有时一个眼神、一句话或一个无意的举动他们都会牢记在心中。可见,尊重在幼儿的健康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的尊重,会促使幼儿在活动中更好地发挥奇特的想象力、创造力,不仅绘画技能得到了提高,各方面能力也得到很大发展,而且幼儿还能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满足。那么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应该如何尊重幼儿呢?
一、尊重幼儿的兴趣和年龄特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才能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只有把握好孩子的年龄特点去体验孩子的感受,才能让孩子接受老师的教育,让老师的爱与知识如清泉流入孩子纯真的心田。
(一)关注幼儿兴趣,启发引导
幼儿喜欢绘画,作品是他们无声的语言,是他们热爱生活以及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与展现,是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我们经常在孩子的作品中看到太阳的笑脸、花儿的舞蹈、动物的聚会,卡通人物形象等。在幼儿眼里世间万物都有生命,都是和自己一样的“人”。
针对幼儿的这一特点,我尝试着运用拟人化的语言引导幼儿观察所要画的物体。例如在画天上的白云时,我引导幼儿:白云可是“魔术师”,你们猜它会变成什么呢?结果有的孩子说会变成小白船,有的孩子说会变成胖娃娃,还有的孩子说会变成大狮子等。由些看来,拟人手法的语言容易让幼儿理解接受。在以后的绘画活动中,我经常用拟人化的语言把一些无生命的物体说成是有生命有感情的动物。以此去吸引幼儿与它们产生共鸣、交流思想、最后达成共识,进而会很自然地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与欲望。
再如幼儿在画大树时,我是这样引导幼儿观察大树的:“树妈妈(树干)除了有自己之外还有它的孩子叶宝宝(树叶),树妈妈很会打扮自己的孩子,不同季节里宝宝的衣服颜色总是不同的,春天里宝宝的衣服的颜色是淡绿色的,夏天是绿色的,秋天是黄色或红色的,到了冬天妈妈让宝宝们找一个温暖的地方过冬去了。”当我讲到这里时,孩子们已迫不及待的动手画了,并且还在树干上添画了树妈妈的五官,真是有趣极了。还有的孩子不敢大胆作画时,我就会对他们说:“大胆画吧,树妈妈和宝宝们等着你给他们画像呢,还要和你们交朋友。”听我这么一说,孩子们一会就把大树画出来了。可见用这些拟人手法的语言,在无意之中,就能激发幼儿作画的欲望的兴趣。
(二)把握幼儿年龄特点,耐心指导
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此阶段的幼儿活动能力迅速提高,思维发展突飞猛进,好奇心强,好动但自制力差,不能辨别是非,不能预知危险等。幼儿年龄虽小,也有很强的自尊心,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宽容的态度去引导去感化幼儿小心地呵护尊重他们,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孩子们的认可,才能使他们的灵感和智慧放出灿烂的光辉。
记得一次泥工活动《麻花》中,孩子们做出了各种各样的“麻花”,非常逼真。这时,我看到小海拿起“麻花”想去吃它,本来我想阻止,后来想想就没去管他。活动结束后我问他:“为什么要吃“麻花”呢?”小海说:“我想尝尝这个麻花好不好吃。”他笑了笑接着又说:“老师,原来一点都不好吃,也不甜,以后我再也不吃了。”孩子年龄小生活经验少,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我庆幸自己没有去阻止孩子,他在尝试的过程中同时也是探索、发现和学习的过程,老师要善于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适当的引导,使幼儿得以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尊重幼儿的能力倾向和个性差异
集中教育活动是幼儿获得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虽然时间、地点、内容形式是一样的,但是老师对孩子的要求却不能一刀切。幼儿因为遗传、教育、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在能力、性格各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作为老师应该充分利用教学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深入细致的观察幼儿、了解幼儿、把握各个方面的特点,并根据实际情况在美术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以有利于每一个幼儿的全面发展。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