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自网络 2009-07-05 19:44:09
在美工技法上,2-3岁年龄的小班幼儿,比较喜欢涂鸦和任意撕纸。而撕纸活动容易被老师和家长忽视,认为是在“瞎玩”。其实不然,撕纸活动正好是幼儿年龄特点的表现,老师何不抓住这一特点,利用撕纸活动对幼儿进行相关能力的培养呢?我经过在小班上学期的实践,发现在撕纸活动中不仅可以锻炼幼儿手部肌肉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而且能培养幼儿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及创造能力。
一、选材: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需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刚开始的几次活动,可以先安排幼儿进行任意地撕纸。因为小班的幼儿有的根本还不会撕,他们撕纸的方法准确的说是“扯”,如果扯的话,纸很难断开,所以老师必须先教他们怎样把纸撕开。通过几次活动后,幼儿基本上都能掌握撕的方法了,然后老师再从撕长条纸(长方形)入手,先撕面条,为幼儿每人准备一个盆子,把撕下的面条装在盆子里,要求幼儿撕开变长条就可以了。渐渐地在以后的活动中,逐步提高要求,不但要撕成长条,还必须粗、细均匀,中间不断开,并进行粘贴,组成漂亮的图案,在进行撕长条纸并进行粘贴的这一阶段目标实施过程中,老师也动脑设计不一样的范例以增加趣味性。如贴横道线、贴彩旗、贴围巾、贴风车等。这和幼儿的生活经验也比较贴近。幼儿虽然在学习同一技能,但每次内容都不一样,参与的兴趣也高了,相应来说撕纸的方法和能力也逐步掌握。在学会了撕长条纸的基础上,再安排幼儿学撕正方形、三角形,幼儿有了一定的基础,学起来也比较快,因为老师遵循了由易到难的原则,活动开展起来就比较顺利。
二、计划:依据教学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根据学期初所制订的计划,老师在活动安排上都根据计划进行。假设九月和十月是撕长条纸,十一和十二月撕正方形、三角形;一月份要求撕圆形、半圆形,但由于在制定计划时不能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所以边实施边进行调整。如发现幼儿掌握的能力还跟不上,可以根据需要将比较难的部分放在下一学期初再进行练习。
三、创造:在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意识;
由于撕纸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所以老师有意识地在小班就开始培养,让幼儿有这方面的意识,在撕纸活动中,老师经常鼓励幼儿拼贴和老师范例不一样的作品,一学期来,有部分幼儿已有了这种创造意识,但由于小班孩子小,他们往往会讲但不会做,如在练习撕三角形时,幼儿能说出三角形可以拼出房子、小山、灯等,但真的让他们去拼了,却不知如何下手,我想在下一阶段老师要着重在这方面多指导,让幼儿的创造能力在撕纸活动中充分体现。
四、教学形式:以游戏为主,活动形式多样化;
撕纸活动是以技能学习为主,往往比较枯燥,但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枯燥的形式激发不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所以在组织每一次活动时,老师尽量以游戏的形式来组织。如撕面条就设计了小动物要过生日了,小朋友准备面条送给他们,贴横道线时让幼儿和老师先玩玩“过马路”的游戏,贴风车时让幼儿边玩风车边学。总之设法使活动有趣一些,吸引幼儿主动参与。这样就不单单是为了学习撕纸的技能,在撕纸活动中同时可以掌握一些其它知识。
五、提高:分阶段进行作品展示,幼儿在体会成功的同时技能也得到提高
对于幼儿来说,自己的每一幅作品都是最漂亮的、最成功的,老师掌握了这一心理特点后,总是把每一次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大家一起来欣赏,并把幼儿的作品进行积累,可以从中了解幼儿每一次的进步和提高。
撕纸这一技能还可以通过家长这一头帮助幼儿练习,老师可及时让家长了解每一间段的培养目标,让家长配合进行指导,使幼儿这方面的能力提高得更快。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通过一个学期的培养,班内幼儿已对撕纸有了兴趣,大多幼儿已能手眼协调地进行撕纸了。而且撕纸时能较耐心、细致。当然在每次的具体操作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怎样使计划更合理,切实遵循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同步进行。怎样针对小班幼儿在创造性能力方面欠缺,更有效地启发、引导,并很好地从作品中加以体现。这些方面都有待于在下一阶段的实践过程中去改进、完善。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