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自网络 2009-07-05 22:06:05
材料是幼儿活动所用的各种物品的总称。它是幼儿进行各类活动的物质支柱,是幼儿学习的重要资源。根据皮亚杰理论,幼儿处于直觉行动和具体形象思维阶段,直接的感知与事物的具体形象是他们思维的重要支柱,是幼儿形成自己的经验结构和智慧的重要方式。幼儿通过对材料的使用、摆弄、操作,其感官不断受到移动、触摸、聆听、观察等的刺激,从而推动思考、想象、探索、创造的发展。
本学期我们通过合理组织角色材料,充分发挥材料的潜在价值,促使小班幼儿在对材料的利用和加工中,展开与材料的对话,从中获得社会经验,产生社会意识为研究目标。在研究活动中,我们获得了以下一些经验:
一.幼儿在操作材料中,角色行为不断产生
《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和二期课改指出:儿童是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生成并开展活动,教师应善于利用人、物、时空等各种要素,综合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效应,促使幼儿开展自主活动,自主选择各种材料、器具和多种形式进行表达和创造。在角色游戏中,教师投放了许多与幼儿生活经验相关的材料。幼儿看到他们的爸爸妈妈平时经常使用的东西,现在可以让他们大胆地玩,他们马上开始学起了自己的爸爸和妈妈。看到切菜刀,他们就会找一些蔬菜、水果来切一切;看到娃娃他们马上会像大人一样,抱抱孩子;看到拖把、扫帚、簸箕,他们会像爷爷、奶奶那样把娃娃家清理一遍……
在对材料的操作活动中,孩子们的角色动作越来越多,越来越逼真,也越来越不满足于对现有材料的操作,于是,孩子们想到了“替代”。“妈妈”做饭,没有米了,他们会用花片来替代;“爸爸”想开车,没有方向盘,他们用弯弯绕积木自己搭一个,开走了小汽车;“医院”没了听诊器,“医生”用小圆盒自己粘贴了一个给“病人”看病……在活动中,材料不断的引发幼儿去想象,不断的出现新的游戏行为。
二.幼儿在操作材料中,角色情境逐步丰富
角色情境是指活动中情境的设置要有暗示作用,使幼儿能够获得判断活动情境中蕴含的要求,可以独立地选择活动情境开展活动。其中教师作为活动情境的创造者,要善于把材料推到显性地位,自己则退到隐性地位,使孩子在与材料的“对话”中获得启示,增长角色交往能力,社会意识初步萌芽。
如:在娃娃家里,孩子们把娃娃的小床和衣橱放得很近,他们说,娃娃换衣服可以方便一点,娃娃不怕冷了!他们还把做饭的锅碗和水池放在一起,他们认为这样洗东西很方便的。当然,有的情境有一些问题,如:他们在小床边上放一个水盆,他们感到:娃娃洗澡、洗脸可以方便一点……不管这些内容是否合理,都反映了幼儿真实的内心感受,同时也表达出,幼儿对于身边社会生活的理解,这些内容都是幼儿真实的反映。
在幼儿自发的游戏情境中,幼儿还生成了许多新的内容。如:施开文在游戏中看到“妈妈”在切菜,就说:“不好了!切到手了!快去医院呀!”于是,我们的游戏中就生成了新的内容——医院。孩子们还在游戏中,要求开设了:超市、菜场、游乐场、出租车等新的情境内容。
三.幼儿在操作活动中,社会意识开始萌芽
幼儿在操作活动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社会生活意识。如:他们在开出租车时,会注意看“警察”手里的红绿灯,知道红灯停,绿灯开的规则。因此,有事为了一个孩子乱穿“马路”,而引来许多孩子对他的批评。在菜场里买菜时,有的孩子拿了就走,没有付钱,别的孩子看到了会提醒他。游戏中的社会意识正在不断的表现。
当然,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孩子们也会表现出一些社会内容。比如,有的孩子看到椅子放在路中间,他会把椅子拿走;有的孩子看到别人把用过的餐巾纸丢在地上,会马上捡起来并批评乱扔东西的孩子……通过对游戏材料的操作,孩子们正在不断的理解成人的世界,通过自己与同伴之间的游戏活动,他们正在逐步认识社会生活。
在角色游戏材料的投放中,我们对于幼儿社会意识逐步形成有了初步的认识,从而也感到:材料作为幼儿的“活教科书”,它的教育意义远胜过教师的说教和课本的宣传。它通过孩子自身的体验,来理解社会生活,这是二期课改需要我们教师真正领会的内容。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