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幼教 > 幼儿园资源 > 教学论文 > 科学教育论文 > 正文

在数学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

来源:来自网络 2009-07-05 23:18:02

说两句

  幼儿数学启蒙教育的意义在于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都注意到,最基本的数学构造和幼儿运算思维结构之间有着非常直接、密切的联系。为此,我们抓住幼儿阶段大脑发育的黄金年龄,根据人类思维发展规律和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从思维过程中的比较、分类、排序、类比、联想、推理、判断等形式入手,对幼儿的思维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使幼儿的思维品质具灵活性、敏捷性、独创性和批评性等特征,形成较强的发散性思维、逆向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等能力。本文所要论述的是:如何在数学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

  一、获得乐趣,引入数学之门。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当幼儿对某事物感兴趣时,他就会忘我地追求它,探索它,表现主动积极。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过:“一切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我们把抽象的数学教育变为形象的数学教育,使幼儿喜欢数学,亲近数学,从“老师要我学”变为“我想学、我爱学”。激发他们由好奇心发展起来的参与活动主动性,让主体意识调配他们自身的智力和操作活动,从而激励幼儿自觉地进行创造性活动,推动幼儿积极地实践。小班幼儿学习“2”的形成,老师通过《两只小动物》的游戏,让两个幼儿为一组,扮演自己喜爱的小动物,通过老师的引导语,理解和学会了“1”添上“1”是“2”的数概念(数学关系)。中班幼儿在穿手链和项链的过程中掌握了排序的规则。用色彩鲜艳、品种多样、大小不一的彩珠穿起的项链是孩子们钟爱的物品。也许刚开始,幼儿的穿编有随意性,但随着幼儿的实践,孩子们就会按不同的排序规则加以精心设计,所穿编出来的手链、项链各不相同,他们的创新意识得到充分体现,自然也获得了极大的乐趣。皮亚杰在儿童学习数学的论述中说:“数学首先是,也是最重要的,是作用于事物的动作”。因此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数学知识和关系对以形象思维的幼儿来说,只有通过自身及环境中的各种操作实践,使头脑和材料相互作用,才能获得数学感性经验,理解逻辑关系,才能吸引幼儿走近数学,接受数学,喜欢数学,从而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二、幼儿创新思维的的基本要素。

  根据创造性思维的内外双循环理论模型,创造性思维过程应当由发散思维、形象思维、知觉思维、时间逻辑思维等要素组成。这几个要素并非互不相关、彼此孤立地,也不是平行并列、不分主次的,在幼儿创造性思维的要素中发散思维是解决思维方向性的指针,形象思维、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是实现创新思维的主体。

  根据思维目标指向的不同,可将思维划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聚合思维也叫集中思维、求同思维或正向思维;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逆向思维或多向思维。一直以来,传统教育只强调聚合思维而不讲发散思维,其优点是有利于学科知识的传授与学习,有利于对前人知识与经验的掌握;其弊端则是容易造成孩子们对书本、对教师、对权威的迷信,不敢提出半点怀疑,压制了创造性。这样,只能使我们的认识永远滞后于前人的水平,不可能产生新的理论、新的思想。为了创新,必须强调发散思维,没有发散思维就不会有任何创新的萌芽和创新的成果。可以说一切创新都源于发散思维,而在幼儿阶段对幼儿发散思维的培养由为重要。

  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都是人类必不可少的基本思维形式,三者都能通过抽象、概括达到对事物的理解认识。三者之间只有思维材料(思维加工对象)、思维加工手段、方法的不同,而没有高低级之分。而且从探索新事物的本质、规律即从创新活动考虑,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由于具有整体性、跳跃性(而不象逻辑思维那样具有直线性、顺序性)所以往往比逻辑思维更适合于幼儿的探索和创新的需求。事实上,创新活动中关键性的突破只能靠形象思维或直觉思维,而不是靠逻辑思维。3—6岁的幼儿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由此可见,幼儿期是形象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数学活动中有效的发展幼儿的形象思维,对于幼儿创新思维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3个环节:生活经验积累、培养观察能力、发展想象能力。

  三、培育幼儿创新思维的途径

  1、良好的心理环境是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的前提。

  为幼儿创设一个能自由操作、探索的愉快、有趣的环境,

  为幼儿提供开展活动与表现机会。在幼儿的活动中,要鼓励他们大胆地尝试,从成功和失败中体验到探索和发现的乐趣。要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就要为幼儿营造一个“创造”的环境,培养幼儿“创造”的心态。要鼓励幼儿异想天开、大胆联想,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对幼儿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对待,耐心去启迪,引导他们进一步去探索。同时要多给幼儿提出问题、设置情景,启发、引导他们通过自己思考、操作以及和同伴的讨论来提高知识,解决问题。对幼儿的“与众不同”的想法和做法要给予热情的鼓励和积极支持,对其错误的想法和做法应看成是一种探索中的看法,要通过恰当的引导,启发其自悟,决不给以简单的否定,以保护其创造的积极性和思维的多向性。幼儿顾虑少了,就会充分地联想、交流、表现;就能展开想象、无拘无束地动脑、动手、动口,积极地去想、去做、去创新。

  2、通过游戏训练幼儿的创新思维。

  游戏是适应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教育形式,最符合幼儿的

  年龄特征,最为幼儿所喜爱。高尔基指出“游戏乃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幼儿是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只有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的事物联想起来,把学具操作与数学游戏结合起来,才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在愉悦的环境中促进幼儿积极思考。在游戏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儿童的语言和动作,利用儿童好动、好胜的心理,摆一摆、猜一猜、赛一赛;让幼儿当科学家、小医生、小机灵等,激发幼儿观察、联想,从而促进幼儿创新思维的发展。

  在排序游戏《我排的不一样》中,幼儿根据图形□〇△△□〇△△□……重新自由排列,孩子想到了各种各样的排列方法,有些孩子想到通过增加或减少图形的数量来改变排序的规律如:〇〇△□〇〇△□……、□□〇〇△□□〇〇△……在这游戏中幼儿单向思维向多向思维发展,有了求异的意识。

  在图形拼砌游戏《拉橡皮筋》如图:

  激发起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的欲望,促进幼儿形象思维的发展。而在加减法游戏《小机灵抢红旗》中,以两名幼儿为一组,幼儿自己出计算题进行比赛,幼儿每答对了对手所出的题目,所代表的小机灵就可以上升一层直到夺到红旗为胜。在这过程中,既培养了幼儿思维的独创性和敏捷性,同时也促进了幼儿逻辑思维的发展。在《井字游戏》中幼儿根据井字卡片上的9个数字自编加减运算题,例如用横排的三个数字4、6、3,幼儿就能列出4+6-3、3+6-4、6-4+3、6-3+4、3+4-6、4-3+1等多个式题,在这一游戏中主要就是训练幼儿的发散思维,促进幼儿创新思维的发展。

  通过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由探索和操作,学习和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和关系,以促进其发散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的发展,从而促进了创新的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是3—6岁幼儿的主要思维方式,它依赖于

  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表象的联想来进行。其特点是具体性和形象性,也就是说必须注重幼儿具体操作实践,为幼儿提供生动有趣、色彩鲜艳、形式多样的操作材料,使幼儿接触到的数学不是枯燥、乏味、抽象的,而是美丽、生动、具体的。这样幼儿才会主动探索、积极思考,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操作过程中促进发散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发展。例如提供吸管、纽扣、贝壳等让幼儿自编式题,幼儿根据吸管的粗细、长短、颜色、摆放位置等编出多道式题,幼儿逐步变单向思维为多向思维,会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增强了。在学习自编应用题时,教师为幼儿提供的图片也是精心设计的,为的就是要训练幼儿的形象思维和发散思维。以鸭子戏水图为例:图上的鸭子有的是白色、有的是灰色;有的在戏水、有的在岸边;鸭子有大的、小的;有的带着小铃铛、有的则没有……幼儿甚至可以自己为鸭子添画装饰,幼儿参与创编的兴趣大大增强,往往一幅图就能创编出很多道应用题。在学习面积守恒时教师让幼儿通过切割的方法比较正方形和等边三角形的面积是否相等,幼儿先切割正方形进行比较,然后切割三角形进行比较,通过这样的操作来训练幼儿的逆向思维。

  4、在日常生活中的渗透创新思维的训练。

  爱创造的孩子是生活的有心人。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

  数、形、时空等数学内容。幼儿创新思维的培养,就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鼓励幼儿提问,因为幼儿向老师提问本身就是一种求知活动。对幼儿提出的问题,如果幼儿通过努力可以解决的教师一定要鼓励幼儿自己想办法,启发幼儿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找出答案,这也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例如:利用上下楼梯的机会让幼儿想出不同的办法去数一数一共有几级楼梯,结果幼儿想出了各种的方法:有的是一级一级的数、有的是两级两级的数,还有的想到每层是10级,一层一层加起来就知道是多少级了。在学习测量时也可以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各种尝试和探索。如在操场上利用自己的小脚、木棒、绳子、胶圈、椅子、小车等等物品来作为测量的工具。

  数学无时无刻地存在于周围现实生活中,只要我们抓住时机,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必定能激发幼儿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创性,加强幼儿发散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逻辑思维的训练,从而促进幼儿创新思维的发展。

  四、数学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的原则

  数学是思维体操,幼儿通过周围的现实环境和在教育创设的特殊环境中获得有关数学知识之时,思维能力也同时得到训练。我们认为,无论是在数学的学习活动中、游戏中或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创新思维都必须遵循幼儿的思维特点及其发展规律,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引导和训练,因此,在活动中必须注意以下原则:

  1、自主性原则。

  相对于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我们更应该注重幼儿思维的主动性、自主性的培养。在活动中要为幼儿提供不同花样,不同类型的操作材料,鼓励幼儿自由选择、自由结伴和独立思考、独立操作,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进行各种操作活动,充分满足自己的需要,发挥其自主性,思维才能活跃并有所创新。

  2、操作性原则。

  通过提供充足的操作材料和操作机会,使孩子积极参与学

  习。在与操作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其思维方式逐步由具体形象思维上升到逻辑思维方式,激发其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了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

  3、整体性与个体性相结合的原则。

  整体性与个体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培养幼儿创新思维时,既要面向全体幼儿,又要因人而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活动中让幼儿有充分的自由度,给予幼儿充分的思维时间,让每个幼儿都能拓宽思路,满足自己的学习和创新欲望。

  4、系统性和多样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即循序渐进原则,指得是根据幼儿思维的发

  展规律和具体情况进行不同层次的设计,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多样性是指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在训练幼儿某一思维能力时,设计和提供的材料力求做到充分多样,以满足幼儿从不同角度反复思考、训练的需要。通过玩不同的游戏,操作不同的材料,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寻找其中的“奥秘”。

  总之,数学活动是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的重要渠道,我们应该利用一切的数学活动,对幼儿进行发散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逻辑思维的训练,让孩子敢于创新,善于创新。鼓励他们的新奇念头和行为,保护孩子可贵的好奇心,激发求欲,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以多种途径和方法去解决问题。这样,我们的下一代才会成为具有创新思维的一代。

  参考文献:

  《创造性思维理论——PC模型的建构与论证》北京师范大学克抗向。

  《学前教育文荟》200、5(总第32期)

  《皮亚杰学说入门思维、学习、教育》

  《幼儿素质教育》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 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热点专题

  • 幼儿园教学课件:奇特的建筑
  • 幼儿教学课件:小鱼的梦
  • 河头幼儿园“帮水宝宝搬家”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认识时间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A Apple

幼升小

jn体育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择校

幼升小指导

学区房

幼升小真题

重点小学

上海小学

广州小学

深圳小学

成都小学

武汉小学

南京小学

北京一类幼儿园

海淀区幼儿园

西城区幼儿园

东城区幼儿园

朝阳区幼儿园

其他区幼儿园

幼儿园资讯

教师园地

幼儿园说课稿

幼儿园教案

教学论文

幼儿园课件

幼儿园教师心得

幼儿园评语

少儿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园必读

潜能开发

艺术培养

家庭教育

儿童乐园

科普知识

图书推荐

睡前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唐诗宋词

孕育指南

时尚妈咪

健康宝贝

美食厨房

趣味数学

健康饮食

专家答疑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