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幼教 > > 海淀区幼儿园 > 常青幼儿园 > 正文

家长和老师应该掌握的教育良方(5)

来源:常青幼儿园 2009-07-09 11:50:44

说两句

  五、怎样对孩子说话?

  除了行为以外,语言就是成人对孩子进行沟通和教育的另一途径,从成人的语言信息中,孩子可以了解到他们的态度,从而影响孩子的行为方式。

  任何一个人在被他人责难、批评、取笑、评头论足时,都会感到挫折和打击,但是,家长和老师却常常使用这样的语言。

  家长对孩子常见的说话方式?

  (1)责难,对人格进行攻击的语言。例如,“你应该知道这些!”“怎么连一点脑子都没有?”“不许这样!”“像你这样讨厌的孩子真少见!”(2)轻视和嘲弄的语言。例如,“你真像个小少爷!”“这个都干不了,你还能干什么?”“够了,够了,你真是我的小祖宗!”“真不害臊!”(3)评论和刺激自尊心的语言。例如,“想让别人都知道你是不是?”“是不是要让人生气?”“你想知道我的忍耐限度,是不是?”“是不是老想在我干活的地方玩?”(4)说教和指示性的语言。例如,“打断别人的讲话是不礼貌的!”“好孩子是不这样做的!”“你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呢?”“不许把脏碗这么放,听到没有?!”

  消极的说话方式对孩子的影响: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上述这些类型的语言都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孩子的生活态度,使他们受到挫伤。这些语言攻击孩子的人格和自尊,强调孩子的缺点。还有的家长和老师喜欢指着孩子鼻子骂他,这些都会对孩子产生一系列消极影响:

  (1)产生自卑感,认为自己真的很坏、真的不行,自暴自弃。(2)认为父母或老师不公正,产生逆反心理:“我并没有干什么坏事!他们这么说我,哼!”(3)认为父母或别人都讨厌自己,不喜欢自己,产生被抛弃感。(4)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错误:“我没干什么呀!那个碗碍着谁了?”(5)以攻击成人的缺点,来平衡自己:“妈妈也那么做了!”“你也是个不讲卫生的人!”(6)丧失自尊和自信,产生无能感:“都是我不对,我一点也不好,处处不受人欢迎!”以后处处低人一等,依赖心理严重,没有自我价值感。

  父母和老师应该采用怎样的语言才能科学有效地教育孩子呢?

  我们来比较下列两组语言,一种是指向对方的:“快停下!”“不许这么搞!”“你真是个淘气的孩子!”“为什么你不能乖一点呢?”“你早就应该知道这些!”另一种语言是指向自己,将“我”的感受告诉对方:“坐在这儿,爸爸还能休息好吗?”“累的时候,妈妈不想玩。”“时间来不及了,还没准备好,我真担心!”“干净的房子搞脏了,我好失望!”

  研究结果发现,孩子对后一种说法更容易接受,后一种说法有助于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以“我”为主的语言表达方式,可以减少孩子的抵触情绪和对抗心理,孩子的某个行为错了,与其直接批评他,不如说出这种行为给别人带来的感受,还可以避免攻击孩子的人格。

  同样一种信息,但不同的表达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使用不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负效应,家长和老师都应注意自己的语言。

  六、怎样对付任性、无理取闹的孩子?

  对于3~9岁的孩子,特别容易出现任性和无理取闹的情况,他们常常为一点小事大发脾气,挑三拣四,常有不公平感,经常告状,不讲道理,逆反,不听劝阻……,让家长感到特别头疼。

  一些孩子的任性是由于家长的不当教育方式造成的。孩子几乎是生下来就会察言观色,看护人最初的无条件妥协是造成孩子任性的起始原因;加之祖父母的溺爱和袒护;夫妻双方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等一系列问题使孩子变得越来越“难缠”。

  丰富的物质条件让孩子容易挑三拣四,我们经常看到家庭条件差的孩子很懂事;相反,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却不懂得体谅别人。所以,儿童心理学家提出应对孩子的物质条件有适度的剥夺,比如每次只给一件玩具,而不是给孩子一大堆玩具;吃东西时给什么就吃什么,如果不愿吃,就饿一顿,而不要为所欲为,事事妥协。有些家长以为在小事情上对孩子妥协没什么,其实,习惯往往是从小事培养起来的。

  一般孩子的无理取闹都是发生在家长不满足某种条件的情况下,这时,家长可以采取置之不理的方法。例如,孩子非要在饭前吃零食,有的家长忍受不了孩子的哭闹,妥协了;有的家长给孩子讲一大堆道理,但是孩子根本听不进去。所以家长这时可以对孩子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让他尽情地哭,但就是不给吃零食,过一段时间后,孩子会自己停止哭闹。这样的态度坚持几个月,孩子就会发现无理取闹也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就会改掉这个坏毛病。

  近年来,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有些孩子的创造性和无理取闹是因为情绪发育不健全造成的。有的孩子一生下来就很安静;而另一些孩子则相反,从小就爱哭闹,很难配合,他们被称之为难养型儿童或问题儿童。因为情绪是人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大脑对感觉信息处理之后在边缘系统的反应。对于这样的孩子,可以通过心理训练的方式来改善他们的感觉系统,使他们的情绪发展与其他心理素质发展相协调。

  七、如何把握孩子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我们发现某些年龄段的孩子特别容易出问题,例如,三岁以前的孩子多有任性、发脾气、不愿上幼儿园、胆小、多动等问题;六七岁的孩子常见不适应学校生活,上课坐不住,爱做

  小动作等,但学习成绩还能凑合;八九岁(三年级)是咨询学习障碍问题最多的年龄段,那些在早期仅发现是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到了这个阶段则开始出现学习成绩下降、纪律更差,不爱写作业;到了十一二岁学习就开始跟不上了,还会出现厌学情绪和逃学问题;青春期又是各种心理问题的高发期,除了学习问题外,又有与家长的关系,与异性同学的交往、与社会交往、性知识等问题。

  我们把这些问题串起来,不难发现,孩子如果在某一个阶段的问题没有解决,将会遗留到下一个阶段去,问题会越积越多,养成习惯就会积重难返。

  心理学家早已研究发现,儿童从出生到成熟(0~18岁)要经历6个关键的转折时期:①新生儿(0~1个月);②一岁左右;③三岁左右;④六岁左右;⑤女孩的十一二岁和男孩的十三四岁;⑥十七八岁。如果在这些关键期里的主要问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和解决,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每个家长都会深切体会到培养孩子成长的艰辛。但是,如果家长能够了解孩子在成长发育过程中哪些阶段是关键的转折点,在这一时期要重视哪些问题,从而用科学的方法训练和培养,那么,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0—1岁幼儿心理发展的关键

  出生一个月的孩子,主要问题是要从生理上、心理上适应外界环境的巨大变化。在此期间,新生儿的脑发育是否健康,功能是否正常,将对以后的心理发展有重大影响。正常的新生儿应该具备下列神经系统反射:觅食、吸吮、握持、拥抱、踏步和交叉伸腿反射。

  在一岁之内每个月孩子智能发育的正常规律如下:

  一视二听三抬头,四握五抓六翻身,七坐八爬九扶站,十捏周岁独站稳。

  但是,家长不应坐等孩子自行发展,而要主动地训练孩子进行这些活动,否则就会影响孩子今后大脑功能的发育,例如注意力、语言、动作协调等能力。一直到三岁以前,对孩子的训练应着重知觉——动作的训练,练习爬行、蹦床、滑梯、平衡木、抛接球、拍球、跳绳等。

  3岁孩子心理发展的关键

  三岁的孩子第一次有强烈的独立倾向,也就是家长感觉到的“逆反”,他们开始要求“我自己来”。尽管他们会把饭吃得到处都是,把东西弄得乱七八糟,但他们还是要求自己干,而不让家长帮助。这时家长不要强迫和压制孩子的独立意识,而要因势利导,训练和培养孩子的独立操作能力。在思维能力上,这时的孩子开始具备具体形象思维,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发展迅速,家长开始给孩子讲故事,教他们识字、数数,但不要占用时间过长。要有意识地带孩子与外界交往,锻炼孩子的胆量,消除敏感。继续训练孩子的知觉——动作综合能力,不要限制孩子的活动。

  脑电图研究表明,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脑的发育并不是匀速发展的,在4~20岁期间,有两个显著的加速时期。一个是5、6岁之间,另一个是l3、14岁之间。

  6岁孩子心理发展的关键

  六岁的孩子将结束自由自在的生活,他们身上有了一些责任——完成作业,也有了一些压力——成绩的竞争。随着他们社会角色的变化,人们对他们的要求也在变化。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学习成绩并不是衡量优劣的标准,因为这时期的课程都很简单,孩子们大都能得到90分以上的成绩。这一时期关键在注意力、自制力、独立性和培养良好习惯等方面对他们进行更高的要求。有些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还可以,就忽略了孩子在学习能力上的问题:如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拖拉或不爱写作业、粗心大意以及性格上的问题:如胆小、爱哭、吃手、发脾气等,而这些问题在8、9岁时就会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学习成绩会突然下降,情绪不稳定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与不良的学习习惯是有很大关系的。所以,家长和老师在孩子6岁时,就应该把教育重点放在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

  9岁孩子心理发展的关键

  九岁的孩子已经逐渐适应了学校生活,但此阶段的学习难度明显加大了。在语言表达方面,对文字的理解和内在联系要求更深;在数学方面,应用题的量加大,对抽象思维的要求更高,运算的复杂程度加大。好多家长和老师感觉到三年级对一些孩子来说,仿佛是一道分水岭,有些孩子仿佛“一天之内”突然变得聪明起来了;有些一年级学习很好的孩子却逐渐在退步。分析其中原因,良好的学习习惯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这一时期,仍应重点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青春期孩子心理发展的关键

  心理学家把青春期称为第二个“断乳期”和“反抗期”,也就是说他们开始从心理上摆脱对家长的依赖,不再言听计从,而是坚持自己独立的观点,即使对于正确的建议,他们也会有逆反心理。他们在情绪上、思绪上、自我意识等方面都比小学生有了明显的不同,但与成人相比,还相当不成熟。这些心理变化过程是人类都要经过的,家长们不妨将孩子的现在与自己的当年做个比较,从而制定出相应教育方法。对于半大不小的孩子,他们最不能接受的是居高临下式的教育,所以,中学生的家长,要学会和孩子交朋友,用平等的民主的方式与他们相处。比如,孩子有时会提出幼稚的问题或看法,家长不要嘲笑讥讽,也不要急于把现成的答案告诉他们,而应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看法,慢慢地孩子就会自己成长起来。我们经常听到家长们训斥孩子“你怎么连这个都不懂”?这种急于求成的教育方法只能让孩子再也不和家长讲心里话。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 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热点专题

  • 幼儿园教学课件:奇特的建筑
  • 幼儿教学课件:小鱼的梦
  • 河头幼儿园“帮水宝宝搬家”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认识时间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A Apple

幼升小

jn体育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择校

幼升小指导

学区房

幼升小真题

重点小学

上海小学

广州小学

深圳小学

成都小学

武汉小学

南京小学

北京一类幼儿园

海淀区幼儿园

西城区幼儿园

东城区幼儿园

朝阳区幼儿园

其他区幼儿园

幼儿园资讯

教师园地

幼儿园说课稿

幼儿园教案

教学论文

幼儿园课件

幼儿园教师心得

幼儿园评语

少儿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园必读

潜能开发

艺术培养

家庭教育

儿童乐园

科普知识

图书推荐

睡前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唐诗宋词

孕育指南

时尚妈咪

健康宝贝

美食厨房

趣味数学

健康饮食

专家答疑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