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自网络 2009-07-12 23:14:36
新一轮音乐课程改革对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课程要求,教师必须创造性地去使用教材,改善教学方式和改善学习方式,强调幼儿的民主和开放意识、参与和自主意识,使音乐活动成为幼儿自我表达和表现的天地,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幼儿主动学习的支持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而传统的歌曲教学模式是课堂上教师教一句(或一个动作)、幼儿模仿着学一句(或一个动作),老师常常忽视幼儿的主动性,低估幼儿的能力,没有给幼儿充分的自由活动空间,过分地突出和强调的是机械的模仿及注重技巧的训练,幼儿的学习被控制在"你说我听,你示范、我模仿"的被动接受过程,音乐教学往往违背音乐教育的规律,而忽视艺术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显然与以幼儿为本的目标不相一致的。那么,教师应如何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发挥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性,主动地学习演唱歌曲,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呢?
一、设置情境,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老师,是幼儿感觉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内在动力。情境教学能把概念具体化,传授方式趣味化,能使幼儿的认识与情感相结合,使思维与形象统一,变灌输为感悟,变说教为体验,使幼儿全面发展。因此,面对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做到创境激趣、以趣激学、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自主地探索获得知识。
音乐作为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只有创设一种与音乐情境相和谐的环境、气氛,才能使幼儿很快地进入音乐,把自己的理解、感受用音乐语言表达出来。创设情境的手段多种多样,如讲故事、观看绘画和音像资料、即兴表演等,只要灵活运用,定能营造美好的创新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创新。如:在教《长大我要当解放军》歌曲中,我请一名幼儿穿上小军装,背上小木枪,做出解放军走路的姿态。解放军这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幼儿,引起幼儿的兴趣。又如:在教歌曲《理发店》时,组织幼儿备了小剪刀、小镜子、围裙、眼镜、胡子等道具,将活动室布置成理发店,邀请了我班的一位家长(这位家长是开理发店的)现场表演理发,在场景中再现理发店里的劳动场面。孩子们在这真实的场面中,自然而然地感受了理发店里的劳动场面及推子、剪刀发出短促的"咔嚓"声,同时也帮助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幼儿学习的欲望也被调动起来。
二、改变教学模式,给幼儿主动学习的机会
波利亚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多方创造条件,为幼儿主动学习提供时间与机会,让幼儿与环境、与同伴、与老师等之间进行多维互动,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幼儿。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多种感官的参与,努力去发现,探索新知,学习新知,同时也学会学习,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传统的歌曲教学是教师凭个人经验进行传授,以学生的模仿为主,为达到某种学习效果而做短期的强化训练,忽视了个体探究、自主学习、自我学习的过程。过去的歌曲教学模式是,教师先范唱一遍歌曲——配上歌曲旋律跟念歌词——幼儿逐句跟唱——完整跟唱——表演唱。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以模仿为主,不能实现自主学习。由此,我改变了过去的教学模式,而采用新型的歌曲教学模式:歌曲感受(听)——学唱歌曲(唱)——情感交流(想)——歌曲演绎(演)——歌曲创编。如:在教学歌曲《勤快人和懒惰人》时,我在活动的一角布置面厨房场景,请一位教师勤快人在在厨房炒菜、煮饭、蒸馒头的劳动情景,并引导幼儿观看,以帮助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在学唱过程,幼儿通过多次倾听,感受、熟悉歌曲。(因为,音乐首先是一种声音在时间中展现,通过听觉引起人的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那么我们就应该最要训练幼儿的听觉,许多音教专家都提出:把音乐还给音乐教育)。1、听听(歌曲感受)。(1)第一遍听赏:教师清唱,让幼儿说说歌曲的整体风格、速度。(2)第二遍听赏,教师边播放歌曲边随着歌曲体态律动。请幼儿试着跟上来。(3)第三遍听赏,教师再次清唱,幼儿边听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拍打节奏,听赏时请幼儿尝试用母音模唱或小声跟唱。唱完后,让幼儿说说已学会了哪一句?并唱一唱。2、唱唱。教师第四遍清唱后,让幼儿唱出新学的句子。幼儿通过反复倾听教师的清唱及同伴间演唱,幼儿的学唱的主动权在握在手中。3、想想(情感交流)。说说这首歌曲主要描述什么?用什么情绪学唱?(如:勤快人劳动较快,应有精神地唱)4、演演(歌曲演绎)。启发幼儿边唱边用各种体态表现出勤快人炒菜、炒菜、煮饭、蒸馒头的动作。5、创编歌词。(1)创编第二段歌词。师:懒惰人在厨房里不做炒菜、煮饭、蒸馒头这些事,想一想把这些编在歌里,并把它唱出来。(2)启发幼儿想出勤快人在厨房里做的其它事情(如洗菜、砌肉、蒸地瓜等)并把这些事情编成歌词填入曲调唱出。(3)启发幼儿想想勤快人在其它地方(如在花园浇花、锄草、捉害虫;在班里擦桌子、扫地板、收玩具等)做的事情编成歌词填入曲调唱出。
三、给幼儿自由创作表现的机会,满足幼儿主动学习的需要。
每个幼儿的个体能力、兴趣和爱好有别及对音乐的感受不同,他们的表现方式、水平也不同。因此,教师要为幼儿音乐创作提供多种展示方式,让幼儿有充分的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及水平来表现、交流、分享。(1)给幼儿自由选择表现演唱形式的机会。(2)给幼儿自由创编歌曲内容的机会。(3)给幼儿自由想象创编动作的机会。(4)给幼儿自由结伴表现的机会。在活动中,允许幼儿自由选择同伴进行合作,允许幼儿个人创作。幼儿在活动中自由度大了,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四、启发点拨,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同时,幼儿是一个个体,个性不一,能力有别,知识经验缺乏或认知策略不当,探索容易停留在表面或陷于困境,无法对事物进行深入的探究。所以,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老师的适当引导。即在适当的时机进行点拨,借助当时的情景、材料、提出问题,起辅垫导向的辅助作用。"点拨"不是传统的讲授法而是强调幼儿的主体性,注重启发式,在幼儿踮着脚且够不着的情况下,教师给予点拨。如:在教歌曲《小树叶》活动中,有个别幼儿在演唱"小树叶离开了妈妈,心理可害怕"边唱边笑,这时,我没有直接告诉幼儿应该用伤心、可怜的表情来唱,而是让幼儿讨论:如果你离开了妈妈,你的心理会感到怎样?你平时很害怕的时候会是什么表情的?"幼儿在我的点拨下,通过自己的进一步领悟,很自然地用上了适当的表情。
五、接纳幼儿的差异性、独特性和创造性,增强幼儿主动学习的信心
自信心是儿童发展的推动力,可以促进和提高幼儿学习积极性。现代心理学认为: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中,幼儿才能自由地思考探究,提出问题,发表意见,才有新的发现和创新。美感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性,幼儿的情感体验、联想、表现、表达是不同的、多元的、可变的,有相当大的自由度。同一首音乐,不同的幼儿有不同的感受,他们会按照自己的想象,随音乐进行创造性的表现。同时个体的差异也会使幼儿的艺术表现出现差异。所以,我们要本着素质教育的精神和"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思想,要接纳的差异性、独特性和创造性,使幼儿在音乐活动中体验到成功和乐趣,在情感体验中增强参与学习的信心。如:我班的刘炜小朋友,很主动地参加创编,但由于他的节奏感较差及长得较肥胖,他每次表演唱时,都会节奏不稳有时还走调,且动作不协调,效果较不理想。针对这样孩子,我首先采取接纳的态度,不拿他来与别的小朋友们相比,而是主动接近他,并针对他那认真学习的态度的闪光点进行表扬。
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的,他们自己所探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们自己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因此,在活动中,教师应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爱好,更多地给幼儿以自由,让他们有进行创造活动的权利和机会,使他们在自由的天地里,在实践活动中,充分用眼、手、脑去发现、去创造,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幼儿的身心都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