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幼教 > 幼儿园资源 > 教学论文 > 综合性论文 > 正文

满足婴幼儿依恋需要的保育环境的创设

来源:来自网络 2009-07-17 10:36:54

说两句

  依恋是指乳儿和照看者(主要是母亲)之间亲密的、持久的情绪关系,依恋是儿童社会化反应的开端,起始于生命的最初几个月。根据观察,母亲和乳儿之间,他们彼此不用言语;却能很好地协调起来,当小乳儿需要母亲的时候,母亲似乎总是恰好准备要去看她的小宝宝,而当母亲去看孩子的时候,孩子也似乎总是正在等待着妈妈的到来,因此,心理学认为,依恋行为是有着先天的生物学基础的,它是儿童生存的基本需要。2~12个月的儿童,随着与母亲之外家人及周围人的接触,开始能从周围的人中区分出最亲近的人,并特别愿意与之亲近,主要表现为:亲近的人在他身边时,儿童情绪安静、坦然、踏实,因此这时儿童把家人作为一个“安全基地”,12~24个月的儿童,随着运动能力、认识能力的发展,促使儿童主动探索周围的环境,但是在探索的同时,他表现出时刻需要“安全基地”的保护,一旦离开这一保护时,他就会表现出反抗、紧张、恐惧,表现出对亲人的依恋。而这一时期入托的儿童,因为离开了对照看者的依恋,分离焦虑和悲伤反应情绪突出,这时教师就应及时补充儿童依恋的缺失,让他们寻找到新的依恋关系,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安全和满足。正如美国心理学家鲍尔贝证实:心理健康最基本的东西是,婴幼儿应当有一个与母亲(或一个代理母亲)之间的温暖、亲密、联系不断的关系。如果造成这种关系的中断,其心理健康会受到极大伤害。由此可见:三岁以下婴幼儿入托后,及时创设满足其依恋需要的保育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一、愿意、善于观察儿童,对儿童的依恋行为给予适度的回应

  习性学理论认为,依恋是一套本能反应的结果,无需学习,可以被环境中合适的刺激所激起。任何年龄的个体都具有一种发展依恋关系的生物学倾向,这与依恋所固有的生物功能密切相关。根据习性学家解释,依恋是人类的印章,是个体生存能力的特殊反应。依恋行为系统的生物功能是“保护作用”,在使儿童和成人保持一个可接受的距离中,保护幼小的儿童不受进化环境中有害因素的伤害。在儿童入托后,环境的变化、原有依恋关系的缺失,造成了儿童极度不安全的心理反应,开始本能地寻找新的依恋对象,寻找心理的“自我平衡”。这时教师就应敏感地发现儿童的行为变化,在他们的啼哭、喊叫、话语和与他们身体的接近、依偎中感受他们的需要,理性做出分析,迅速做出适度回应。在对儿童观察中主要发现有两种依恋行为,即对人和对物的依恋。

  案例1:桐桐l岁8个月,入托后,一天不能离开张老师,只让张老师喂他喝水吃饭,如果张老师离开他的视线,他马上会紧张、哭闹。

  分析:是张老师对桐桐进行的入院前家访,桐桐第一天入院后,对张老师记忆重现,使他对张老师产生了认同心理,从而产生依恋。

  回应:适时进行“角色转换”,张老师应像妈妈般多与桐桐充满感情地接近、接触,利用形体语言如搂一搂、亲一亲、拉拉手等,让孩子在老师身上获得温暖和爱,从而得到情感上的满足。

  案例2:梦梦2岁,入托后,每天要抱着一个“小枕头”,任何时候都不放下,别人也不能碰它。

  分析:“小枕头”是梦梦心爱之物。在家时,每天晚上都要抱着它入睡。入托后,她更加依恋它,“小枕头”倍伴身边,给予她安全感,缓解了她焦虑的情绪。

  回应:发挥“依恋替代物”的作用,满足儿童的要求,暂时让熟悉的“小枕头”给她带来心理上的安全和安慰。

  二、创设温馨的亲情氛围,以多种方式对儿童表达正向的情感

  关于许多依恋研究表明,良好的依恋环境不仅仅是生理需要的供给,更主要是得以依赖的、安全的,能给予抚爱的心理支持,它影响着儿童一生的行为。通过我们进行的亲情策略性研究:通过关注性满足,儿童获得依恋感;通过安全性保护,儿童获得安全感;通过支持性参与,儿童获得信任感。由此可见,对儿童而言,爱是安全的保障、快乐的源泉,是其生命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原动力,家庭特有的亲情氛围正是传递爱的唯一的渠道。

  1.营造爱的家庭氛围

  儿童在家中的活动是随意的,对于需求的满足是及时、充足的,得到的评价是赞赏的,其核心是对孩子人格的尊重和关爱,教师应将儿童在家的感受进行保持和扩展,不仅要在生活上给予孩子爱的呵护,更应时刻捕捉孩子心理需求,及时给予爱的支持,让孩子得到在家一样的感受。

  案例:萱萱1岁6个月,动作发展非常好,入托后哭闹,不和教师接近,但喜欢将小椅子搬来搬去。开始,教师怕椅子碰到他,就限制他的这个行为,可是他哭得更厉害了,慢慢地教师观察他将椅子搬到小朋友面前,使劲拍椅子,于是教师就请小朋友坐他的小椅子,顿时萱萱有了高兴的神情。

  分析:这一年龄儿童动作随意性较大,不能受约束。萱萱用搬椅子宣泄焦虑情感,并试图接近同伴,椅子对他来说是暂时依恋物,他需要借助它和同伴交往。教师没有刻意制止,而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及时满足他的心理需求,使他得到愉悦。

  2.关注性关怀

  人们常说“妈妈的眼睛是儿童精神、生命成长的太阳”。教师应像妈妈一样时刻用眼神去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尊重孩子的活动要求,站在儿童的角度体会他们的想法,对儿童的行为多予以积极的应答,帮助他们消除焦虑和恐惧的心理,由此使儿童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安全感,建立依恋关系。

  3.做孩子的玩伴

  玩是儿童的天性,没有一个孩子是不爱玩的。教师应善于和儿童游戏、玩耍,在玩中创设情境与儿童交流,在玩中和儿童建立情感上的交融。例如:发现一岁半左右儿童喜欢在地上爬来爬去,教师创设“捉尾巴”的游戏情境,教师戴上一条尾巴,和孩子一起在垫子上爬,引导孩子捉尾巴。师生的共同游戏,拉近了他们的距离。

  三、提供亲子交往机会,使亲子依恋得以延续和迁移

  亲子交往是儿童与主要抚养人(主要是父母)之间的交往。这种交往方式不仅为儿童认识周围世界、发展认知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且对儿童情绪情感的稳定和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缺乏早期亲子交往经验的儿童智力和语言能力,均比富有亲子交往经验的儿童差,从而说明亲子依恋对儿童以后的行为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儿童入托后,教师还应积极提供亲子交往机会,使孩子已建立的依恋得以延续。

  1.角色转换

  开展“家长志愿者”活动,让家长作为教师角色进班和孩子活动。

  案例:龙龙入托一段时间后,情绪仍不好,教师邀请龙龙妈妈来班,孩子们围在龙龙妈妈身边听她唱歌、讲故事,不时露出欢笑,尤其龙龙拉着妈妈手,听得是那么专注,神情开始变得踏实、安静了。

  分析:创设家长与子女间情感的交流空间,不仅能及时给予子女依恋情感的重现,而且还感染了每一位孩子,为所有孩子获得了积极、愉快情绪、情感的发展。

  2.亲子游戏

  世界上最好的亲子活动莫过于和孩子一起游戏,在游戏中,亲子间共同体会、交流着幸福。

  游戏:小鸟找窝

  进行:爸爸和妈妈扮做鸟巢,儿童扮作小鸟,小鸟听着音乐模仿鸟飞动作,音乐停止后,小鸟找自己的家(爸爸和妈妈)。

  建议:教师可扮作和家长同样的游戏角色,适时参与游戏。

  儿童在和亲人有趣的“玩”中,原有焦虑情绪得以缓解,活泼、愉快起来。教师的组织和参与,使儿童与亲人的依恋得以随周围环境迁移。

  总之,我们为婴幼儿创设的环境需要有意或无意地向他们传递着信息。作为教师要看懂孩子、读懂孩子,关注他们这一时期的情感需求,给予积极的回应,使三岁前儿童已有的依恋情结,在新的环境中得到新的明确,从而作为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 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热点专题

  • 幼儿园教学课件:奇特的建筑
  • 幼儿教学课件:小鱼的梦
  • 河头幼儿园“帮水宝宝搬家”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认识时间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A Apple

幼升小

jn体育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择校

幼升小指导

学区房

幼升小真题

重点小学

上海小学

广州小学

深圳小学

成都小学

武汉小学

南京小学

北京一类幼儿园

海淀区幼儿园

西城区幼儿园

东城区幼儿园

朝阳区幼儿园

其他区幼儿园

幼儿园资讯

教师园地

幼儿园说课稿

幼儿园教案

教学论文

幼儿园课件

幼儿园教师心得

幼儿园评语

少儿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园必读

潜能开发

艺术培养

家庭教育

儿童乐园

科普知识

图书推荐

睡前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唐诗宋词

孕育指南

时尚妈咪

健康宝贝

美食厨房

趣味数学

健康饮食

专家答疑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