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自网络 2009-07-17 11:55:51
衔接,是指两个相邻的教育阶段之间在教育上的互相连接。幼小衔接期是指由幼儿园大班进入到小学一年级,此时期恰好是结束幼儿园生活、开始接受正规小学教育的初期,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转折期。《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和小学应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
针对幼小衔接这一问题,早在我国30年代就有人展开过讨论,但仅是浮光掠影。到50年代,幼教工作者从幼儿园大班开始进行入小学前的学习准备研究。到80年代中期,朱慕菊等研究者进行了幼小衔接的课题研究,主要是从幼儿园大班、学前班及小学一年级阶段着手,幼教机构的准备重点放在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该成果要拓展到全国范围内,进行试验成果的验证和推广,则需要幼教机构和小学教育机构共同努力。
幼小衔接的意义
学前教育作为我国学制的第一阶段、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必然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与影响。通过帮助幼儿做好上小学的准备(包括社会适应性、学习适应性、身体素质以及良好的学习与行为习惯、态度和能力等方面的准备),学前教育有助于儿童顺利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我国教育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历时5年合作进行的“幼小衔接研究”,通过儿童入学前半年和入学后半年的连续实验研究发现,对学前儿童做好入学前准备,包括学习适应方面的准备(如培养幼儿小学学习所需要的抽象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对言语指示的理解能力和读写算所需要的基本技能等)以及社会适应方面的准备(如培养幼儿任务意识与完成任务的能力、规则意识与遵守规则的能力、独立意识与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以及主动性、人际交往能力等),能够使儿童入小学后在身体、情感、社会性适应和学习适应等方面都有良好的发展,从而顺利地实现由学前向小学的过渡。
西方国家几项大型的追踪研究,如“开端计划”和“高瞻学前教育方案”(High/scopeproject)的研究也证明,学前教育能让儿童的小学教育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对儿童实施学前教育会大大提高他们中、小学时的学习成绩和智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6年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受过幼儿教育的孩子与没有受过这一教育的孩子相比,往往更能顺利入学,过早辍学的可能性也少得多”;“学前教育的不足或缺乏这种教育,均可严重地影响终身教育的顺利进行”。
由此可见,学前教育对于基础教育乃至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幼小衔接的顺利进行对于幼儿尽快的适应小学生活有重要的作用,对于我国已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也有重大的意义。
幼小衔接提出的原因
一、现实的需要:提前入学现象
学龄前儿童入学的最佳年龄应该多大,一直是国内外教育界、心理学界学者们研究、争论的的话题。最近一些年,由于儿童遭受的竞争压力与高等教育不相上下,使国外许多教育家、心理学家重新考虑初等教育和学龄前儿童入学的年龄问题,他们提出:“愈早入学,学业成绩果真愈好?”的疑问。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