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自网络 2009-07-17 15:34:18
文学作品学习活动是幼儿语言领域中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类型。它既要追求幼儿语言发展本身的听、说、读等语言能力方面的目的,同时还承载着发展幼儿审美能力的重任。通过文学活动可以使孩子理解真善美、懂得用心去感受、用眼睛去发现,熏陶文明、培养美感,让孩子在美的氛围中成长。
那么,如何提高幼儿在文学活动中的审美能力呢?如何引导幼儿感受、理解进而表现文学作品的美呢?《纲要》提出了通过多种途径、利用多种活动来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文学作品的美的思想。通过实践,我们认为通过环境的创设、开放的教学、自主的表现来让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美,效果是明显的。
1、创设一个与作品相宜的活动环境
环境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具有积极的意义,《纲要》中也特别提出要为幼儿创设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需要的环境。
因此,我们积极挖掘环境的影响作用,为所开展的文学活动创设相宜的活动环境,以通过其对幼儿多感官的作用增强幼儿对文学作品中美的感受。如:在开展散文《春雨》的教学活动时,由于孩子们注意力、观察力发展的年龄特点以及生活经验的局限,面对春雨往往视而不见其现象、感而不觉其美之所在。于是,我们就选择了在细雨蒙蒙的春雨时节带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去看、去听、去摸。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我们配上舒缓的轻音乐、展示视听结合的多媒体课件,孩子们很快投入进了散文的意境之中。
另外,在文学活动中教师的朗诵、讲述也是表现作品的有效手段,是教师不可忽视的重要环境因素。孩子是在倾听的过程中感受文学作品语言的美,体验作品美的内涵的。因此教师与文学作品相衬的语态、语调、语气都直接影响孩子对作品美的感受。
2、设置一个开放民主的探讨作品的过程
孩子对美的理解是需要成人去开发、去点拨的,但现在的教学又是需要发挥孩子的主动性的。
因此,教者可以通过开放式的提问鼓励幼儿积极地交流来理解作品的美。如:在散文《秋天的雨》的教学活动中提问:你认为散文里哪一段最美?朗诵你最喜欢的那一段给老师同伴听;在故事《三只小猪》中设置这样的问题:故事里你最喜欢谁?说出你的理由;在故事《萝卜回来了》里我们请小朋友分析故事里说的是一群什么样的小动物;在《岩石上的小蝌蚪》中提问:你认为小哥哥做得对不对?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你是怎么做的?
通过孩子们积极的探讨、交流、甚至争论,从而达到各自不同的认识,对文学作品内涵的美也有了不同理解。
3、留下一个展现作品魅力的空间
在教学的舞台上孩子是主角,在文学活动的学习中,孩子更多的应是主动参与感受和表达作品的审美价值。
诗歌《春雨》的教学之后,我们说:散文里说的春雨美吗?你愿意用什么方法来表现散文美丽的景象?鼓励孩子用画、用身体动作、器乐、歌曲等的方式来表现,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孩子进一步加深了对作品中春雨美的认识。在诗歌《春天来了》教学后我们鼓励孩子用画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在故事教学《长发妹》后我们鼓励孩子再现勇敢的长发妹。此外我们有效发挥日常生活及游戏区角的有利条件。在散步时看到满地的落叶,我们又提示孩子:这个景象使你想到了哪一段散文(哪一段话)?在午餐时我们请幼儿想一想诗歌《下巴上的洞洞》,在语言活动区中我们为孩子提供作品的图片、图书,让孩子尽情地表述对作品的理解,我们还为文学作品提供了孩子展现的小舞台,孩子们可以在这里进行配乐诗朗诵、诗伴舞、童话剧表演等来展现文学作品中精彩的部分。
在教学活动中,文学活动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倡导文学活动培养孩子的审美情感对幼儿现在乃至将来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让我们抓住契机让孩子在文学美的熏陶下不断成长!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