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资源 2009-07-17 23:25:21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很多内容都需要孩子通过自己的感知、观察和操作来探索发现周围的物质世界,获得粗浅具体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活动中,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媒体优势,有选择地加以恰当运用,能使科学教育活动突破时空限制,变成生动、形象、具体,更容易被孩子理解和接受。
一、使幼儿身临其境,激发探索兴趣
兴趣是推动幼儿感知事物的内部动力,只有幼儿对感知的事物和现象产生浓厚兴趣,才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促使其主动地探求知识,学习技能。而幼儿大脑神经的兴奋不仅与感知内容的刺激有关,而且与环境条件刺激有关。因此,充分利用现代教育的优势,能为幼儿创设犹如“身临其境”的情景,从而激发探究兴趣。如在引导幼儿认识竹笋的活动中,由于环境限制,现实生活中无法给予幼儿亲自走入竹林、认识竹笋这样的条件。这时,在活动中,播放有关竹林春笋的录象,同样可以将幼儿引入幽幽绿绿的竹林“实景”中。幼儿看到一大片竹林里,冒出一支支嫩嫩的竹笋,幼儿迫切想了解、想探究竹笋到底是怎样的呢?随后,幼儿在自己动手摸摸、捏捏、看看的过程中,了解了竹笋外形特征、用途,学到了剥竹笋的技能,在整个活动中幼儿都兴趣盎然。由此激发了幼儿对自然界的关注和热爱。
二、再现事物发展过程,激发观察情趣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要求幼儿观察的内容很多,但有些内容需要观察的时间很长,如“植物的生长”,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此时,为了让幼儿切实感受到植物的生长变化,我们和幼儿一起亲自栽种种子,并把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用照相机拍摄下来。我们在引导幼儿自己照料、观察种子变化的基本上,再和幼儿一起讨论植物生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往,孩子虽然亲自参与了种植、观察种子生长的活动,但在讨论时,由于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后,幼儿对以前所观察到内容的已经模糊,有些已不能够清晰回忆。于是,我就借助视频转换仪,把植物生长变化的照片一张张展示给幼儿看,帮助幼儿回忆自己种植植物每一时间段的情况,加深了幼儿的观察印象,激发了观察探索的兴趣。
三、解决观察中的重点、难点
观察是科学教育活动常用的方法。但有些观察对象非常细小,不易清晰地看到,有些观察对象手地理环境限制,给观察带来困难。若用现代教育媒体指导观察,可克服这些困难,达到较好的效果。如在引导幼儿认识蚂蚁的活动中,由于蚂蚁小,因此蚂蚁的结构、食性、生活习性等不易被观察。为此我专门用摄像机摄录了有关蚂蚁生活的录象,在幼儿观察昆虫盒中的蚂蚁时同时放映,虽然仅短短的几分钟,但生动的画面一下子把幼儿带入了蚂蚁真实的生活中,从而蚂蚁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及药用价值等不为了解的内容一下子印入了幼儿脑海,很好地开阔了幼儿的眼界,激发幼儿饲养蚂蚁的兴趣。他们想在自己照料蚂蚁的过程中印证所了解的知识。在现代教育媒体的作用下,幼儿能有意识地关注生活,关注生活中接触的东西,将生活、科技紧密联系起来。
总之,随着科技的发展、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在教育中给我们提供了更广泛的空间和更大的方便。特别是在科学教育领域,运用现代教育手段使幼儿跟随声、像的感染激发其探索的兴趣、探索的情趣,有利于幼儿在愉悦的情境中参与感知、探索,发展自然的奥秘,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