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摇蓝网 2009-07-21 13:51:11
导读:把孩子培养成厉害的角色,的确可以避免孩子在外面受人欺负。但学会宽容、分享、合作、互助等亲善社行为,则能使宝宝在交往中立足。
奇奇妈的苦恼
奇奇长得比较文气,但胆子特别小。有几次在外面和小朋友一起玩,奇奇被抢了玩具,还被其他小朋友打了后,只会向爸爸妈妈求助。
奇奇妈妈很是担心,真怕奇奇受欺负而吃亏。是该教育宝宝动手打人呢?还是让宝宝忍气吞声?奇奇妈妈问了好几个妈妈,让大家都给她想办法。
做“逃”宝宝
青青妈妈:“宝宝之所以受人欺负,因为他性格懦弱,天生的。你就得教给他‘凶’方法。如他也学不会,没办法,打不过,还躲不过吗?遇到这种情况,我就让青青想法逃避。”
专家分析:为了避免孩子受到身体上的伤害,教孩子在紧急情况下偶尔以“逃”的方式躲避挨打,不失为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但教孩子一味躲避和退让,则会使生性懦弱的孩子变得更加胆小怕事,他会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因此缺乏自信。长此以往,孩子在和别人打交道时会变得越来越懦弱,越来越怕见人,缺乏交际能力。所以,简单的一个“逃”字,并不是一个好的方法。
当“厉害”的“强者”
超超妈妈:“在家里要把宝宝培养得厉害一些。俗话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这样可以避免宝宝在外面被别人欺负。所以我经常在家指导宝宝自卫时采用哪些技巧,果然,不管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其他公共场合,都没有人敢欺负他。”
专家分析:把孩子培养成厉害的角色,的确可以避免孩子在外面受人欺负。但学会宽容、分享、合作、互助等亲善社行为,则能使宝宝在交往中立足。到幼儿园走一走,看一看,你不难发现那些“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孩子在交往中并不受欢迎;相反,那些心态平和、宽容的孩子往往会有更多朋友。所以,家长不能因为担心孩子一时“吃亏”,就一味教孩子以“强者”的身份去保护和谋求自己的利益,要教导孩子做一个能够适度让利的善良的人,这样更有利于孩子的心智发展。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婷婷妈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父母不可能陪伴宝宝一辈子,宝宝以后肯定是要独立面对一些事情的,总不能事事靠父母吧。
所以,我平时教育女儿,不要惹别人,但别人惹你,你一定要还手。”
专家分析:我们的确应该鼓励孩子自己面对和解决与同伴的冲突,过多的依赖和求助成人,并不利于孩子以后的独立性的发展。但是,教给孩子“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态度去解决问题,是不妥的。表面上看,让孩子以“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态度去解决问题,看似在教给孩子自卫,其实是教孩子用威慑方式来免受其他小朋友的欺负,这其中很可能产生诸多负面效应:由于受年龄和其他因素的限制,孩子很难准确地判断什么程度的反击才是自卫,往往很可能防卫过度,也有可能人小力弱,打不过别人,身体上受到更大的伤害。如此一来,孩子之间的矛盾不但没有得到解决,反而会进一步激化;另一方面,孩子会因为这一原则得到大人的认可,就会误认为自己可以打人,孩子的攻击性会得到误导和加强。教孩子“以牙还牙”的策略。虽然孩子挨打的几率会降低,但之后一旦和其他小朋友发生矛盾时,孩子能够想到的解决方法就是“打”,这会孩子很容易养成报复的不良心理。
可见以上三种方法都不是解决奇奇妈妈问题的最恰当的方法。那么奇奇妈到底该怎么办呢?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