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樊未晨 2009-07-28 09:04:01
北京人大附中超常班的学生们因占有了太多优质资源被人诟病,其实他们拥有着很多同龄人无法企及的过人之处——
解密状元班
“我和很多同学都非常崇拜我们的老师,我也很感谢我的学校给了我这么宽广的平台让我自由发展。”高考结束不久,人大附中超常实验班的班长赵振宇在谈到自己的学校和老师时这样说。
很久没有从学生嘴里听到过这样诚地赞扬学校、赞扬老师的话了。但是,类似的话不仅出自赵振宇一人之口,好几个同学都表达了相似的感激之情。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学校、老师站到了学生的对立面:老师、学校联合起来逼迫学生学习;学生则把学校和老师当成仇恨的对象。一次在采访中遇到一个“小升初”的孩子,在她压力最大的时候歇斯底里地对着妈妈喊:“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上课学的都不考,考的又都不学,我讨厌学习、我讨厌学校、我讨厌这一切!”
今年高考后我接触到了北京市人大附中理科超常实验班的学生,他们的高考成绩优异:北京高考理科的状元、榜眼、探花均出自这个班,班级高考平均分超过660分,全班51人,48个上了清华北大成为名副其实的“状元班”。接触一段时间后记者发现,这些被别人称为“牲口”的孩子似乎并不是只知道学习,他们轰轰烈烈地搞活动、他们漂漂亮亮地出刊物、他们争分夺秒地推敲难题、他们对老师的感激发自内心……
这些孩子太特殊了。
私下里别人叫他们“童养媳”竞赛、获奖是他们生活的重要部分
“我们底下都叫他们‘童养媳’!”
提到这个“状元班”,刚从人大附中文科实验班毕业的彭韦加快人快语。
从彭韦加一脸快乐的表情看,“童养媳”这个词并不是对“状元班”的贬损,反而还带着几分钦佩。
“童养媳”更多的指的是“状元班”很多学生的经历。
他们中的不少人从小就在数学方面表现超常,小学三年级时考入人大附中的超常教育基地——仁华学校,开始进行数学超常训练,进而进入人大附中的理科超常实验班。他们中的不少人当了6年甚至9年的数学或物理尖子生,他们的生活就是不停地学习、参加竞赛。
一群热爱数学、同时拥有数学天赋的孩子从小便被集中在一起,配备一流的老师和教学设备,“他们跟别人不一样,生来就是为了学习、为了竞赛、为了拿奖的。”彭韦加说。
在刚刚结束的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物理竞赛上,这个班的林博、管紫轩分别获得金牌。林博和管紫轩只是这个班众多学生中的代表。他们班的“竞赛专业户”还有不少,也都有着令人艳羡的竞赛成绩。
仅有天分是不够的他们的学习也很苦
“他们不获奖谁获奖?”
不少人觉得这些孩子学习好能获奖是必然的,是因为他们聪明,是掐尖儿选来的。
其实不尽然。
黎雄风是“竞赛专业户”之一。他也有辉煌的获奖经历:第9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全国性大型少年数学竞赛活动,以下简称华杯赛)银牌、2008年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2008年国家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金牌。
黎雄风在参加华杯赛的时候才刚上初中,他能取得全国第二名的好成绩是因为他一直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提前学习高年级的课程。比如初中时,他已经开始自学高中的数学。学好了以后,再做初中的习题,感觉居高临下,解题思路自然开阔,成绩也遥遥领先。
没有哪个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的孩子是没吃过苦的!
了解竞赛的人都知道,准备竞赛和参加竞赛是一件强度极大的工作。“集训队的训练是脱离学校正常教学的,不少孩子要从第一年的9月到第二年的4月都在集训队集训,落下的功课就要在剩下的几个月里补上,这样的压力和学习强度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班主任李秋生介绍。
黎雄风刚上高三就进了北京集训队,整整两个月集中训练,全天都在学数学,“看到的是数学题,听到的是数学题,脑子里想的也都是数学题。”即使不集训,他每天的大部分时间也是用来学习的。
比黎雄风学得更刻苦的还有很多,因为这个班学生的压力太大了。
“那么多优秀的孩子聚在一起,只要稍不努力就会被其他同学甩在后面。”李秋生老师说。
班长赵振宇介绍,班里有个同学不属于绝顶聪明的那种,但是6年来成绩却一直稳定在班上靠前的位置,“他学习非常刻苦”。
“他们一家制定了一张详细的上课时间表。”赵振宇说,这名同学的课余时间几乎都在不同的地方培训,为了更好地统筹时间,他们的生活严格按计划,每天哪个时间段学什么、在哪里学都写得很清楚。这位妈妈的工作就是每天开车送儿子去上课。儿子上课妈妈就到附近准备快餐,儿子下了课就回到车里,吃妈妈准备的“饭”,再由妈妈把自己拉到下一个上课地点。
有人说,成功=1%的天赋+99%的努力。从这些孩子的经历可以看出,天赋在这些孩子的成功中所占的比例绝不仅仅是1%,但是,他们的成绩绝不仅仅靠天赋,他们很努力,成功中“努力”的成分远远大于天赋。
所以,现在我们可以重新理解这个公式了:成功=1份的天赋+99倍的努力。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