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自网络 2009-07-28 18:52:25
2.开发园本课程。
幼儿园教育是以发展孩子丰富的个性作为目标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对他们的成长负有责任的幼儿园和教师作为创造的主体,应该开发出各具特色的园本课程。这也是兴办特色园的关键。著名幼教专家赵寄石教授就多次强调指出:“我所提倡的改革是每个幼儿园总结自己散在的经验,从目标、内容、组织形式、评价等方面,合、建构课程、师生互动。”
目前国内有些师资条件较好的幼儿园已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和尝试,但还不能说已十分成熟或成型。由于教师的研究水平有限,看单个的教育活动有的虽具有一定的特色,但太多未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而是停留在感性的、经验的水平上,缺乏深入发展和进一步完善的后劲。还有,已有的较具特色的课程也不一定是全园教师共同拟定的,从而导致有的教师并未完全理解设计的宗旨、理由等,也许会影响这些教师在课程实践中的发挥。为了让教师能很好的理解课程思想在教育过程中恰当、有效的发挥,最好是全园教师参与讨论。为了加强与家庭和社区的联系,还可邀请家长和本社区的人参加。具体即在国定的一般性课程目标指引下,参考地方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建议,拿出本幼儿园自己的课程目标和内容体系。形成真正具有本园特色的幼教课程。不过,每个班的教育内容不能定得太死,活动的进行也不能写得太具体,不能限制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发挥。
3.在教育活动的进行过程中,适时调整计划,灵活开发新的课程。
在目前的幼儿园教育实际中,每个园一般都制定有学期、月、周的课程计划,里面包括目标、内容和指导方式,很多园还细化到了日。这是一种典型的目标模式课程设计,教师一般都严格按计划中所写的进行,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遇到以下两个突出的问题(参见冯晓霞文《弹性计划──师生共同建构课程》、《学前教育》,2000年第4期):一是教师预先选择的课程内容常常不符合孩子当时的兴趣,而孩子感兴趣的问题却不能及时纳入到课程与教学中来;二是教师预先设想的教育目标和教学程序、进度、重点等与实际的活动进展情况不一致。为此,教师不得不经常想方设法去转移孩子的注意,忽视或排斥幼儿提出的问题和想法,以调动他们对计划内容的积极性。教学过程成了展示课程计划的过程。这在大力倡导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关注其内在需要和个性发展的今天,是非常不合时宜的。
面对以上情况,教师如果仍作为课程的使用者,教育活动只按照别人预先设计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是很难让幼儿接受的。“活动的进行不仅依靠开始的假设(计师生共同建构课程》、《学前教育》,2000年第4期)。为此,教师必须突破传统的课程模式,从设计课程的高度认真研究,灵活处理教学内容和指导形式。
首先,在教育活动开始前教师要善于从各种“教材”或“指导用书”中选择适合本班幼儿的兴趣和特点的课程内容(因为从目前的情况看,每个活动都由教师亲自设计或在教育活动中自然生成,是几乎不可能的)。因为目前国内有多种幼儿园课程指导用书(通常简称教材),里面大多有详尽的课程计划和教育活动设计。这些计划安排和活动设计是否适合自己班的幼儿,教师应基于自己的课程设想和幼儿的实际进行分析和选择,适合的为我所用。
其次,教师可根据每一教育阶段幼儿的兴趣和关注点,调整课程计划或设计新的教育活动。比如,在一学期的课程计划中,既有“认识商店”,也有“认识我周围的人”这两个教育单元,但在计划进行“认识商店”的这一周里,如果大多数幼儿受电视的影响,对勇敢抓坏人的警察叔叔发生了极大的兴趣,天天谈论、模仿,并且仅仅模仿一些表面的打打杀杀动作。教师这时该怎么办呢?是想尽办法让幼儿认识商店或超市,还是顺应幼儿的需求,将也许是下几周的教育主题提前,调换为“认识我周围的人”或“认识警察”?如果我们的教育是将幼儿的“学”而不是将教师的“教”放在第一位,就理应选择后一种,即调整课程计划。还有一种情况是,幼儿突发的某些兴趣和学习需求也许与原有计划毫无关系,这时教师就不仅是调整教育内容的前后顺序,而需要设计新的教育活动,以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第三,即使在活动前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但当教师带着对某一主题价值的构想和对幼儿的期待进入活动后,仍会出现一些使教师始料不及的情况。比如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幼儿并不顺着教师预先设想的答案去回答,而幼儿的答案又生成另一些同样重要的新问题。这时教师又该怎么办呢?是置之不理,转移注意还是以教师的权威去压制孩子的思维,完成课程开发者和教师强加的目标?如果真正从幼儿的“学”出发,教师就应该以参与者和活动伙伴的角色与幼儿进行真诚的对话和互动,在彼此的交互作用中自然产生新的目标与课程内容,满足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
但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自己必须要有相当的课程开发能力,才能既使目标始终保持在教师视野之内,又使活动进行得自然、流畅,充满智慧和创造。
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教师要真正做到以下三个层次的课程开发,各级教育管理部门或教育科研部门就必须大力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使教师具备将学习者的经验内容从整体去审视和改善的能力。以便将幼儿园课程的各个要素作为一个整体有组织地进行调整,从而改进课程的功能,使活动内容更合理、更科学,使孩子们既从课程中的教师那里学习,也从教师中的课程那里学习。此外教师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个重点(参见《日本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外国教育资料,2000年第5期)。
第一,为数不少的幼教课程研究者,建议今后幼儿园也培养几个课程“指导”专家。教师可以经常或定期地与各级各类的专家们共同研究开发课程。因为研究开发的进展和效果与有没有专家的加入是很有关系的。
第二,要和幼儿家长以及当地的人们一起进行开发。要开发课程,首先就应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并且,孩子本身也从内容和指导方法上获得许多有益的帮助。和当地的人交流,也有助于使课程保持地方特色。
第三,将着眼点放在幼儿的兴趣爱好上,随时对幼儿的需求、特点等进行分析。以开发出孩子真正感兴趣的符合自身特点的课程。从而创造出一种在真正意义上尊重人的主体性、激发人的创造性,便于人际交往与互动的崭新的“教──学”新方式。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