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自网络 2009-08-20 21:18:58
导读:活动记录是一种对现象的观察、记忆、记载和回放的过程,同时也是引起思维的一种直接的反应,是人们对事物现象进行思考和归纳的凭据和工具,更是学习的一种手段。因此,活动记录不应仅仅局限于科学活动,而应将活动记录的范围进行拓展。
嘉兴市宏兴幼儿园:俞加英
随着区域活动的深入开展,可以逐渐地体会到幼儿的活动记录在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幼儿在活动中的记录体现的是一种探究、推理、实验、发现的过程。在尝试着引导幼儿进行活动记录的一年多的时间里,从实践当中,对于如何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应用观察记录,我有了一些体会和认识:
(一)活动记录范围的拓展
活动记录是一种对现象的观察、记忆、记载和回放的过程,同时也是引起思维的一种直接的反应,是人们对事物现象进行思考和归纳的凭据和工具,更是学习的一种手段。因此,活动记录不应仅仅局限于科学活动,而应将活动记录的范围进行拓展。
一直以来我都尝试着让幼儿在活动中对活动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记录,记录的内容从刚开始的只局限于常规的科学探索活动和科学游戏活动逐渐扩展到每日的区域活动;再延伸到平时的生活活动,如自选活动中的有目的的观察和发现、自然角中动植物的生长变化、操作玩具过程中的发现……,成功的失败的,统统都是可以进行观察及记录的范围,在这无形中,许多幼儿经历了从无意——兴趣——有意——有目的、有侧重的观察记录过程。
如,有次班上的一个小朋友在玩操作区的拼插玩具时,一不小心球状的玩具从分开的桌子缝里掉落到地上,他发现球状玩具虽然都是圆的,但掉到地上后却没有都朝同一个方向弹开,而是朝着四面八方去。他在记录本上把这个发现记录了下来,并问我:“是不是因为玩具是圆的,会滚来滚去,所以才往不同的方向弹开,害我追得好辛苦!?”这是一个被我们忽略了的问题,于是我趁机引导他:“到底是不是这样呢?你可以再试试其他形状玩具,看看他们掉下来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再和球状的玩具比一比,看看会不会一样。”听了我的话,这个孩子便埋头在玩具堆里反复地试了起来。看看他们的记录本,用数字标着尝试的次数;有每一次尝试时失败与成功的记录,无不体现了幼儿的自主。
范围的逐渐扩大并不会阻碍幼儿的观察,也不会增加幼儿认识的难度,反而引发并增强了幼儿的兴趣,他们将无形的想法化身为有形的符号。对幼儿的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活动记录方式的变化
单一的记录方式,远远不能满足于幼儿的发展,幼儿的生活动记录应该是多样的,应该是多种记录方式的协同配合。
A、从幼儿的人数分布上看:
(1)、可以是个人的记录。如自然角的观察记录本可以是每人1本,幼儿利用课余时间自己自由地做观察,不影响别人,也不会过多干预别人。但它并因此而受到局限,在个人做观察和记录的基础上,仍是可以进行幼儿间的交流。
(2)、可以是双人或多人的记录。如根据一定的主题内容进行合作记录,双人、三人、多人的自由组织,但必须明确这类组合所要探讨的内容是较细化的,较具体的。
(3)、可以是小组的记录,这类记录的内容较集中,如探索书包的优缺点,设计新型书包等……这类活动可组织小组进行讨论,集思广益,找出共同的特征,并把特征记录(画)下来。
(4)、可以是集体的记录。这类记录更倾向于统计、概括、归纳,记录的方式应简便、快捷,可采取贴标签、贴标志的方式,适合幼儿集体合作,同时也适合师生共同合作。
B、从记录的形式上看:
(1)可以是单一表格的记录。在进行活动记录的早期可以运用此记录方式,幼儿能从中了解记录的规范性,学习如何进行记录。当幼儿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记录时,单一表格的记录又可以运用到较有针对性的活动或是新内容上,可以让幼儿明确活动的具体内容,能尽快地熟悉新内容。
(2)可以是记录本式的记录。当到大班的期的幼儿,可以尽量多地采用记录本的记录方式,这个时期的幼儿的思维较活跃,太过框框的记录方式并不适合,反而会束缚幼儿思维的发展。这个时期的幼儿在记录中往往能用各种不同的符号、不同的表达方式来进行记录,给予幼儿可以思维的空间可以更大地促进幼儿思维多角度的发展。
(3)可以是单一记录纸的记录。有时候有些活动,如分组活动,并不适合幼儿拿着记录本到处走,这时候可在每一组放置一些记录纸,便于幼儿活动到该组时可以自由取放。这样的方式更适合在大班进行。
(4)还可以是多种形式的组合记录。这样的记录方式更多地体现在科学游戏的跑组活动中,针对游戏内容的情况,有的内容适合记录本式记录,有的内容则适合表格式的记录,不同的内容运用不同的记录方式,能大大地调动起幼儿的参与性及积极性,不因单调的记录产生倦怠、无趣的情绪。
C、从记录的方法上看,记录是多种多样的:
(1)可以用数字表格。更多的运用于测量活动,幼儿将测量的结果用数字填写在表格中。
(2)可以画成图。这类记录在幼儿园中应用得最为广泛,幼儿受识字能力的限制,画画成为他对外表达的最常见的方式,同时也是最佳的方式,在各种记录中都可以运用。
(3)以简单、单一的文字表述。这类记录需要教师与幼儿的协同合作。幼儿班多是由幼儿复述自己的图画内容,再由教师记录下幼儿话中的意思。
(4)多种记录方法的结合。在幼儿的各自的记录本中,由于记录本的不受约束性,可以发现上述的这些方式都可以出现,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思维,用自已喜欢的方式来进行记录。
这些活动记录并不是完全单列的,它们可以单独运用,也可以穿插运用。但无论如何运用都离不开具体的活动。
(三)活动记录的内容规范
活动记录一定是伴随着探索过程进行的,是在幼儿充分探究的基础上,记录下活动过程中最关键、最有意义的环节和现象。活动记录并不是什么都记,要避免为了记录而记录,还要避免事后追记,或是还未展开充分探究就让幼儿进行记录。那么,该怎样记录呢?
1、时间。时间很重要,可以让幼儿明确活动的历程,尤其是必须进行多次反复的探索活动,幼儿可以借由时间的推移对比活动的前后不同,从而得到相关活动的信息。
2、过程。要引导幼儿记录下探究的步骤,记清楚每个步骤的具体情况或是现象,让幼儿有迹可查,同时不忘为步骤编上号码,使各步骤更明确。
3、结果。不管是成功的结果或是失败的结果,都应记录下来。没有一项实验是经历一次探索、一次操作就可以成功的,成功的背后是一次次的失败经验的累积。
4、一定的连贯性和顺序性。在记录本上进行记录时,除了要记清以上的三个部分外,还应该引导幼儿按一定的连贯性和顺序性进行记录。如按本子的页数顺序进行记录;按一定的标号顺序进行记录;按一定的观察顺序进行记录等。
5、适当地归类。在记录过程中要将相同的活动内容进行归类,使积各活动自成一个系列,让活动记录更加清晰、明确,真正地为幼儿共享和发展起作用。
活动中的记录不仅是幼儿学习的记录,还是幼儿累积经验的记录,也是幼儿成长的真实记录。
经过了一年多的实践,我感受到了幼儿活动记录在具体活动中的好处——可以激发幼儿乐学和会学的情绪;可以帮助幼儿回忆探索操作的活动过程;可以促进幼儿间的分享和交流,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促进幼儿再实验、再验证、再发现的欲望;能使教师迅速地了解并掌握幼儿的操作情况,发现存在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可以使教师发现并了解幼儿的思维模式;能培养幼儿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与精神;可以促使幼儿将零散的知识经验不断地整合、系统化。虽有这么多的好处,但同时也引起了我的思考:
1、如何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进行记录能力的培养。
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对记录活动学习和掌握接受较快,同时他们具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在记录方面的能力发展较快,但如果是小班幼儿呢?他们的记录能力应该如何去培养呢?应该如何从他们的年龄点出发去考虑呢?值得我思考。
2、尊重幼儿的思维,不轻易地下判断,多倾听幼儿的理由。
从幼儿的记录里,我们可以不时地从中得到惊喜和启发。举个例子,在“多变的颜色”实验活动中,有的孩子用点的大小来记录颜料加得多还是少;有的用点的多少来记录;有的用√或×来记录;有的用长短竖线来记录……。又如,在探索“牙膏”的活动中,幼儿感觉牙膏的特征,有个幼儿的记录本上画了许多小蝌蚪一样的东西,乍看之下,还真是无法理解。这个孩子在分享的时候介绍到:“正方形代表了牙膏,牙膏上的线表示散发出来的气味,粗一点、长一点的线表示牙膏的味道很重,很呛鼻;细一点,短一点的线是表示牙膏的味道很好闻,不浓不重刚刚好;而没有线的则表示这种牙膏没有味道。听完了之后,顿时让我感触颇多,孩子的思维是多么的丰富!记录结果的多样性无不体现了孩子思维括跃。
作为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想法,他们的思维方式简单,脑子里没有“标准答案”,也就没有什么能框住他们的想法。如果我们一味地以成人的思维方式作为标准,来评价、引导幼儿,教育制约幼儿,那就会禁锢幼儿的思想,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甚至还会有意无意地扼杀幼儿刚刚萌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如何为幼儿创造促进思维发展的条件和空间,使幼儿更好地、更自如地发挥自己的想象思维,也是值得我思考的。
3、幼儿的记录能力培养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
幼儿刚开始进行记录时会让整个本子显得凌乱不堪,别担心,这不过是个过渡阶段,等孩子们熟悉了记录方法,形成了记录习惯后,这种现象就会逐渐减少了。放开手,让孩子大胆地去进行记录,运用自己的创意,运用自己的思维,运用自己的各种感官去感觉,去感受,运用自己的创意,运用自己的思维,运用自己的各种感官去感觉,去感受,去把自己最直接的反应记录下来,我们会发现,孩子们能够带给我们层出不穷的惊喜!
但作为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循序渐进的培养的同时,也应该适当地掌握好方法,让幼儿能迅速地掌握记录的方法。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