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2009-08-20 22:22:22
前些时候,我在翻看教学照片时,一个正和同伴一起搭积木的男孩子吸引了我的注意。这个胖乎乎、长着两个红脸蛋的孩子叫泰迪,是第三代的美籍日裔。泰迪属于那种从来不用老师操心、自己能给自己找事做的孩子,性格非常内向。记得他刚到我班上来的时候,好长时间都不讲话。别人问他什么,他总是用点头、摇头、微笑和手势来答复,开学头几天我还以为他不会讲英语。泰迪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搭积木。我的教室里有一个挺大的积木区,是用下面有轮子、能够推着走的5个大积木架子围起来的,架子上面装满了各种形状的积木。我记得,泰迪到园进行“特别访问”的那一天,就一头扎进了这个积木区。说起来你大概不相信,第一个学期整整三个半月,泰迪每天来园所去的唯一的活动区就是积木区。我们班上每天的教学材料都随着教学活动的需要而变化,可以说是丰富多样的。而泰迪呢?硬是不为所动,一门心思就是搭积木。时间一长,泰迪的妈妈有些不安了。她问我为什么泰迪从没带过美工作品回家,还问我他在学校做些什么。我如实介绍了泰迪的情况,并邀请她到单向玻璃观察室去观察。我告诉泰迪的妈妈说,既然泰迪喜欢积木,就让他尽情玩个够,我们慢慢来引导他对其他活动的兴趣,不能操之过急,更何况,在搭积木的活动中,他也可以学到许多东西。话虽这样说,其实当时我也有顾虑,担心假如我让泰迪任意在积木区消磨时光,他就会失掉其他很多学习的机会,他的发展也可能会不均衡。事实上,我曾多次试着引导过泰迪。经常是早上他一来到班上,我就带着他到所有的活动区转一圈,告诉他今天我们有哪些游戏活动,他可以做哪些事情。有时候泰迪也会被某一样新鲜教具吸引,试着画个转盘画、摆个拼图,只不过我一转身的功夫,他就又回到他那个积木“天堂”去了。咱们做老师的都知道,有效的教学必须要以孩子的兴趣为基础,孩子的内在动机才是影响学习效果的最重要因素。老师强求孩子做某一件事,只会造成孩子对这件事的反感,反而事与愿违,得不偿失。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我才允许泰迪自由选择要参与的活动,而不给他施加任何压力,不让他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是错的。
不过,我们说要允许孩子自由选择并不等于说老师就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了。恰恰相反,老师的责任就是要为孩子提供足够的、多样化的机会,引导孩子进行选择。这样一来就引出了那个“是以孩子为中心还是以老师为中心来设置课程”的老话题了。我知道,许多幼儿教师实践的都是以孩子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换句话说,就是教师从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利用设置活动区和提供学习材料来引导孩子,以达到教学目的。我在处理泰迪的问题上也是这样做的。泰迪不是不肯走出积木区来参加其他活动吗,那我们就把其他的活动融合到积木区里面去,让泰迪在不知不觉中发现、参与和喜欢那些活动。从我的一些照片中你一定注意到了,老师在积木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供孩子在搭积木的空当中看看书,找点灵感或是查查资料。有的老师根据教学主题在一些积木上贴了各式贴画,孩子在搭积木的过程中还可以进行配对、分类的活动。更多的时候是老师利用积木区的空间设置各种大型的角色游戏背景,比如飞机、汽车、农场、公园、海滨等等,或是增加一些小型主题玩具,比如动物、交通工具、人物等。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用积木来随意搭建和改造。这样一来,搭积木就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堆砌游戏,而成为有主题、有创造、有变化的复杂的活动了。
通过观察泰迪的活动我还注意到,他搭积木的水平相当高──无论是结构的对称性、线条的流畅性还是建筑的独创性,都是一般三四岁的孩子所达不到的。
遗憾的是,积木与其他美术作品不同,无法长期保留。更何况我们都知道,搭积木是一个典型的“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的活动,孩子们往往会花费很多精力来搭一个建筑,完成之后立刻推倒重来,毫不吝惜。这样,我们老师就又增加了一个任务,那就是要及时把孩子的创造用照相机记录下来。对于泰迪呢,由于他的视觉空间思维水平比较高,我还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让他把自己的建筑结描画下来,集成一册。泰迪本来对美术并不十分感兴趣,所以很少看到他去美工区活动。但是当我把一些彩笔、纸张放到积木区并鼓励他画画之后,特别是看到我给他准备好的“画夹”以后,他非常感兴趣。慢慢地,泰迪不光描画他搭好的结构,有时还在纸上即兴创作,然后再按图纸施工。时间一长,泰迪通过搭建和画画,在三维结构和两维图像之间建立了联系。他的创作水平越来越高,成了班上的“小建筑师”,交了不少朋友,在同伴中间相当有威信呢。后来,泰迪和小朋友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他再也不把自己局限在积木区,而是常常和朋友们商量着到不同的活动区去玩了。
我给你讲泰迪的故事,是想以此为例谈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多元智力”(Multiple
Intelligences)的理论。我想,“多元智力”理论对国内的老师们大概不陌生,近几年我回国期间经常可以看到有关的介绍文章和研究报告。
但是如何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有效地应用这个理论,如何针对个别儿童的特点来指导他们的学习、促进他们的发展,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来探讨。简单来说,十多年前,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戈德纳(Gardner)在过去一些关于智力结构的经典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他的“多元智力”理论,在美国的教育界掀起了一个改革的浪潮。戈德纳认为,人的智力并非像人们过去想象的那样,主要是由逻辑思维和语言能力构成的。他提出,人的智力可以分成至少8种类型,包括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肢体运动智力、音乐智力、内省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还有他近几年才刚刚增加的自然分类智力。我在信后列了一个表,介绍与每种智力有关的一些具体能力,供你参考。由于每个人的智力类型不同,人们接受、加工和处理外界信息时的方式(即认知方式)就不同,对于同一种事物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当然也就不一样了,这就是造成我们常说的“见仁见智”的原因之一。当然,心理学界关于“智力”定义的争论并没有因为“多元智力”理论的出现而停止,很多人对戈德纳的智力分类也并不赞同。不过对我来说,这个理论的实际意义是它为我们提供了几个可以用来指导教学实践的基本原则。
根据“多元智力”理论,每一个人都具有不同的智力发展潜能,也能够在不同的方面有突出的表现。戈德纳曾经强调过,虽然人的智力被分成了8种类型,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只具有其中的某几种。恰恰相反,每一个人都具有这8种智力,只不过每种智力在个人智力总和中所占的比重不同而已。所以我觉得,我们认识智力的多元性并不是为了方便老师对孩子们进行分类教育,而是为了藉此来了解孩子们,分析他们的认知特点与需要,并从中找到教育他们的最佳切入点,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全班孩子共同进步。这一点我自己把它称为是“有教无类”的原则。我觉得,认识到智力的多元性会使老师对孩子更加包容、教学更加有针对性,也会使孩子从老师的包容和教导中获得更多的成功与自信。我经常让新老师做的一个练习是挑出班上最让人“头痛”的3个孩子,写出每个孩子5到10个优点或长处。不少老师写完之后都会吃惊地说,想不到这孩子居然有这么多长处,我以前怎么没有注意到呢。我想,原因之一就是人们的思维习惯倾向于用比较单一的标准来衡量周围的一切,这就好比我们只从一个窗口向外看,能够看到的当然就很有限。“多元智力”理论为我们打开了许多这样的窗口,我们能够看到的自然就要全面得多了。
我从“多元智力”理论中引申出来的另外一个教学原则叫做“扬长补短”。咱们做老师的一定都有这样的经验,同一个班上的孩子们,有的动手能力特别强,有的喜欢唱歌跳舞,有的则能说会道。好的老师往往会利用孩子们的长处来因材施教,发挥他们的特长,这样做很好。不过我觉得,发挥孩子的特长仅仅完成了培养全面发展的孩子的一半工作,另外的一半工作应当是在最大程度上帮助孩子发展他并不擅长的那些方面。换句话说,就是不能“扬长避短”,而要“扬长补短”。我们知道,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特有的兴趣、爱好、经历和潜能。这些都是造成他与众不同的原因,也是老师在教学中的参照点。对于孩子的长处,我们当然要尽量地创造条件来帮助他不断地发扬。对于孩子不足的地方呢,我们就要利用他的长处,并通过适当的教学手段来加以引导和补充。泰迪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泰迪的视觉空间能力比较强,对积木有极高的兴趣,但是他不善交往,也不喜欢讲话。老师利用了他的长处,通过创设适当的教学环境来补充他并非特长的一些方面,使他的发展更为全面和协调。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智力的多元性从一个角度为我们解释了孩子认知方式的多样性,向我们揭示了他们发展需要的多重性,从而为我们奠定了“多媒体教学”的理论基础。所谓“媒体”,广义来讲无非就是信息传递的途径。“多媒体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帮助有不同认知特点的孩子成功地获取相同的知识经验。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吧,教孩子们学习空间位置的概念(上下、左右、前后)以及这些概念之间的相对性,老师可以根据班上孩子的认知特点,为他们提供图片演示、实物操作、幻灯、录像、音乐歌舞、体操动作、语言描述、分类比较、动手游戏等许多学习机会。具有不同认知特点的孩子就可以通过不同的学习活动来建构相应的知识经验。这样一来,无论孩子的特长是什么,他都可以在学习上取得成功,与同伴同步前进。其实,我们以前谈到过的综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就反映了这个原则。
这些是我从应用“多元智力”理论指导教学中得出的几点经验,写出来与你分享。其实我知道,我们每一个老师都会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需要,从不同的理论中汲取有价值的东西。至于汲取什么,如何评价它,如何将它付诸实践,则又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过程了。对我来说,这正是“多元智力”理论的有益之处──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去理解和接受与自己不同的人,也能够促使我们更多地去包容和帮助有不同需要的人。而这个世界不正是由于她的多样性而显得更加美丽么?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