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自网络 2009-08-23 23:49:52
导读:婴儿期的心理卫生,对孩子一生的心理健康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能否得到充足的母爱,决定婴儿日后会否形成自信、开朗、活泼的性格。
婴儿是指一周岁内的小儿。很多人都认为,婴儿是最好照顾的,尤其是前六个月只要让他吃好睡好就行了。然而研究发现,婴儿不只有生理需求,还有心理需求,他们会要求和父母作心灵上的相互交流与沟通。当他们哭叫的时候希望有人回答,笑的时候希望有人对着他们笑,他们希望母亲和家人给予爱抚、触摸和搂抱。
美国心理学家施皮茨经过调查发现,如果育婴室不用保育员,仅采用机械化喂奶,使婴儿不与人接触,结果婴儿的生理与心理的发育都受到影响。后来增加了保育员,规定了每天抱起婴儿的时间和次数,从而使婴儿解决了皮肤饥饿的困扰,睡眠、吃奶都较以前有很大的进步,患病率大大下降。因此,母亲和家人不要忽略孩子的心理需求,应给予婴儿必要的爱抚、触摸和搂抱。
在现今,有些条件很好的家庭,在孩子未满月就找来小保姆照料孩子,而母亲则什么都不管,连晚间睡觉也是让孩子跟着小保姆,认为自已有钱就可以免受抚育之累,但是,专家告诉你,什么都可以找人待劳,惟独母爱是用钱买不到的。婴儿期的心理卫生,对孩子一生的心理健康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能否得到充足的母爱,决定婴儿日后会否形成自信、开朗、活泼的性格。
还有的父母对哭闹的婴儿不肯给予抚慰,怕将孩子惯坏了,总是羡慕那些不哭不闹的孩子,有些年轻母亲受一些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孩子要养成按时吃奶的习惯,不到时间不管孩子怎样哭闹,也坚持不给孩子喂奶。但医生认为,啼哭本是婴儿的天性,是婴儿的语言,不哭不闹的沉默婴儿多是母子间缺乏爱抚的产物。父母对孩子的哭闹熟视无睹、冷淡、拒绝,会造成婴儿心理闭锁。
因此,为了满足婴儿的心理需求,母亲应做到:
1、及时哺乳,哺乳时要将婴儿抱起,并且要一边哺乳一边同婴儿温柔地说话,使婴儿将饱腹感、被抱感、抚慰感同妈妈结合在一起。
2、一岁半以前的孩子的基本心理需要是安全感,因此母亲应该尽可能地满足孩子对依恋的需要,至少在婴儿出生3个月内,婴儿一啼哭,母亲或保育员就应该马上搂抱他,给他温暖和安全感。这时大可不必担心会不会因为过分的溺爱而把孩子惯坏了。
3、按照婴儿的月龄,准备色彩鲜艳的玩具、图画,促进其感观的发展。此外,动听的乐曲、歌曲,成人委婉生动的话语,均对婴儿心理发育有良好的影响。
总之,满足婴儿的心理需求,培养婴儿健康的心理,需要父母的精心呵护,需要一定的规律和秩序,只要父母能坚持,孩子一定会以良好的状态作为回报。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