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幼教 > 幼儿园资源 > 教学论文 > 综合性论文 > 正文

素质教育下的师生关系

来源:来自网络 2009-08-24 21:27:34

说两句

  导读:教与学,师与生的关系,始终是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它不仅是基本的教育观念问题,也是时时刻刻表现在教育行动中的实际问题。

  教与学,师与生的关系,始终是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它不仅是基本的教育观念问题,也是时时刻刻表现在教育行动中的实际问题。

  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基本是强调教师的教。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更多研究的是教师怎样教,较少研究学生怎样学。在师生关系上,在素质教育的倡导下,许多人冲破了传统的单一的观念和工作模式,在探讨新的思路和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起主导作用,同时要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的观念逐渐受到人们的认可,然而对现实中师生关系的认识与对待,有不少人还坚持认为师生关系就是从属关系,教育应当以应试教育为主。很大一部分的教育工作者,并未真正认识到“应试教育”的种种危害,或虽已认识却漠然处之。我们从教育功能观的角度去审视和剖析一下“应试教育”的弊端,就可以发现“应试教育”有以下表现:

  1、以社会对人才的选拔淘汰取代了教育自身的育人功能。

  2、以追求升学率为惟一目标的急功近利行为,磨灭了教育为人与社会发展服务的长期效能。

  3、使面向一切人的现代大众教育,退化到了面向少数人的落后的小群体教育。

  4、无视人的主体价值,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容器、应试的机器,甚至是学校用以张扬自己成绩的工具。

  5、强化了“学而优则仕”之类的封建腐朽教育观念,造就了大批轻视和远离劳动生活的无所事事者。

  6、在师生之间产生了无形的“尊卑”界限,拉开了相互间的距离,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想象力。

  新的时代要求新的教育观念。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应试教育”的种种危害,重新树立全新的教育功能观。

  为此,我认为素质教育下的师生关系应着重解决以下问题:

  一、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问题

  教师与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其主体作用体现在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与指导,即帮助学生实现认识过程的转化,从不知到知,并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人,即学生是教学过程中学习任务的承担者,是认识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要通过学生来加以实施和落实。

  在幼儿教育中,素质教育要求体现幼儿是学习的主体,要使他们在学习中充分显示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和独立性。心理实验证明,适宜的新刺激能激发幼儿更强的求知欲和引起他们积极的思维。作为教师,应提供适宜的活动内容,积极创造“最近发展区”,激发幼儿学习的动力,让幼儿努力去探索新知识。只有这样,儿童在活动中的重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及各种潜能才能得到更充分的表现和发展,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例如:在活动中,由于幼儿年龄特点所决定,幼儿的想象能力很丰富,其动作的有效性也较高,同时还需要得到教师的启发、引导,给予适当的点拨、指导。如在教美术《到处旅行的蜗牛》一课时,我事先准备了有关蜗牛的光碟让幼儿看录像,观察、欣赏蜗牛,然后再让幼儿想象画出蜗牛到处旅行的作品。幼儿的作品中有的小蜗牛坐在树叶上在大海里飘行;有的小蜗牛长了翅膀在空中飞;还有的小蜗牛爬在飞机上在空中飞。。。。。。我让几位想象力丰富的幼儿讲解其内容。教师:“小朋友,你的蜗牛要到什么地方去旅行?”幼儿:“我的蜗牛想到北京去旅行。”教师:“那蜗牛要到北京去,它会怎样去呢?”幼儿:“小蜗牛说它想让大鲸鱼带它去北京,所以我就画了很多大鲸鱼让小蜗牛爬在它身上。”等。经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和想象丰富的幼儿讲解自己的作品,不但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促进和启发了一些思维、想象有所局限的幼儿,让他们画出自己心中所想象的作品。幼儿们的这些想象是超现实的,是成人所不能想象和达到的。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幼儿的主体地位从而得到充分的体现。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能摆正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将不能发挥传授知识、指导学习的作用,学生将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与学将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学实践表明,只有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过程

  现代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项活动方式,而是强调教学是一种多边活动,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是对传统教学的重大突破。传统教学,关注教师如何教,是一种由教师到学生的单向交流模式。现代教学观念认为,多向交流能很大程度地发挥相互作用的潜能。因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项互动,形成了一个信息交流的立体网络,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例如:我在收拾材料柜时,发现每种纸(包括彩纸、油光纸、牛皮纸、白纸等)的数量都不多了,于是决定让幼儿下午用这些纸折小船玩儿。我告诉幼儿,谁先吃完点心,谁就可以先去取一张纸折小船。结果是,鲜艳漂亮的纸被先来的幼儿拿完了,后来的幼儿只好拿剩下的难看的牛皮纸。小船折好了,幼儿要求到水池那边去放小船玩儿,我同意了。各种各样的小船放到了水里,这时幼儿惊奇地发现,漂亮的小船一一沉下水里去了,唯有最难看的牛皮纸的小船还浮在水面上。老师不失时机地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幼儿开始研究各种纸的质地以及不同质地的纸的耐水性强弱的原因。新的、不是教师预先计划的课程就这样在游戏中自然生成了。这堂课不仅培养了幼儿折纸船儿的技能,还开发了幼儿探索未知的能力。

  三、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充满活力的人

  幼儿的主观能动性的建立,能使幼儿的活动能力得到增强,活动范围得到扩大。这时的他们会更自信、更活泼,在认识周围环境中、在与人们的交往中、特别是在游戏活动中,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赞可夫曾经说过:如果教师让每个学生都具有的那些不相同的智力、情感、性格特点都表现出来,就会在学生的发展上取得很大的成效。

  教师在观察了解和把握每个幼儿的独特之处及其差异之后,就可以利用他们的长处,根据他们的不同水平,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使幼儿在不受压力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地活动。例如:在同是观察“认识兔子”时,对概括能力较强的幼儿,教师可以让幼儿在横向的比较中得出不同颜色的兔子的共同特征。观察比较细致的幼儿还可以让他们发现每只兔子的不同点。根据幼儿的实际能力,适时调整活动难易程度,给他们量力而行的机会,不至于使他们感到太难而退却,太简单而失去兴趣,既注重集体,又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都得到发展和提高。又如:给幼儿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完成自己从事的活动;帮助幼儿,而不是代替幼儿做事或完成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首先必须相信幼儿能获得成功,同时满腔热情地帮助幼儿发现自己的能力,树立自信心,把自己看成是一个能取得成功的人。因为,当幼儿失去信心时,不可能学得好;当幼儿在情感上被疏远和冷落时,不会对成功抱有希望。只有体验到成功,幼儿才能真正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幼儿才能不断获得经验,不断得到发展。

  四、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的工作能力不仅取决于教师完成工作任务的水平,还取决于教师对教育事业和对学生的热爱,取决于师生关系的质量和水平。教师对学生真挚热爱,学生对教师尊重敬佩是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当一个孩子跨进学校的大门成为你的学生时,他无限信任你,你的每一句话对他来说都是神圣的真理。在他看来,你就是智慧、理智和道德的典范。。。。。。。”作为教师,我们必须珍重学生从心底发出的对教师的这种神圣感和信任感。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力量,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是教师的重要职责,也是教师做好工作的基本保证。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教师民主,那么学生就会感到心情愉快,自信心强;如果教师专横粗暴,学生的心情往往会受到压抑;如果教师放任自流,学生就会感到愤懑和怨恨。因此,教师要有民主的思想和作风,切不可独断专行、随意指挥幼儿。在组织教育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兴趣和需要,尊重幼儿,把幼儿当作有独立人格的人,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作为幼儿园教师,特别要了解幼儿的年龄特征,不能像对待成人那样对待他们,动辄批评、指责,也不能采取讽刺和轻蔑的态度,而是要和颜悦色、循循善诱,以正面教育为主,这样才能使幼儿心情舒畅。幼儿也有自己的主观愿望和需要,教师可以让幼儿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主动地参与表现,以获得成功感。只有幼儿感到心情愉快,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幼儿自出生之时起,就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当幼儿进入幼儿园后,他会把自己对父母的依恋,对父母的期望和要求自发地转移到教师的身上。因此,教师要在感情上对幼儿表现出一种亲近感,时时处处流露出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这样才能建立起情感基础。当然,在教师爱幼儿的情感当中又应包含理智的要素。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受不同的家庭氛围影响,先天的遗传素质也各不相同,因而幼儿的性格、兴趣和需要也有所不同,教师要理智地爱每一个幼儿、并把这种爱渗透到每一个教育环节中去,让每个孩子对教师产生认同和依恋。同时,教师爱幼儿,还可以缩短彼此心理上的距离。当教师微笑着面对幼儿,用和善的目光鼓励幼儿,或拥抱幼儿、抚摸幼儿时,幼儿会感受到教师的亲切,产生安全、温暖的感受。在这样一种氛围中,幼儿会更有信心接近教师,并且更乐于接受教师的教导。

  综上所述,21世纪的基础教育应把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健康个性的发展、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变化所必须的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初步形成作为最重要的任务。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根据新的基础教育理念来调整师生之间的关系,在社会和教育的整体架构中,正确而清醒地把握幼教的实践方向。教师也应以新的基础教育理念来审视和反思自己的工作,自觉地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理性地建构自己的教育观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 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热点专题

  • 幼儿园教学课件:奇特的建筑
  • 幼儿教学课件:小鱼的梦
  • 河头幼儿园“帮水宝宝搬家”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认识时间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A Apple

幼升小

jn体育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择校

幼升小指导

学区房

幼升小真题

重点小学

上海小学

广州小学

深圳小学

成都小学

武汉小学

南京小学

北京一类幼儿园

海淀区幼儿园

西城区幼儿园

东城区幼儿园

朝阳区幼儿园

其他区幼儿园

幼儿园资讯

教师园地

幼儿园说课稿

幼儿园教案

教学论文

幼儿园课件

幼儿园教师心得

幼儿园评语

少儿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园必读

潜能开发

艺术培养

家庭教育

儿童乐园

科普知识

图书推荐

睡前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唐诗宋词

孕育指南

时尚妈咪

健康宝贝

美食厨房

趣味数学

健康饮食

专家答疑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