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09-09-09 14:56:22
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年满6周岁的适龄儿童,其父母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并完成义务教育。而在判定6周岁的时间节点上,大部分地区采用的是以9月1日为准。
换句话说,在9月1日之前出生的宝宝比在9月1日之后出生的宝宝要大一周岁,早一年上学。这就是俗称的“9月1日烦恼”。
一日之差,一年之隔。这种公平但缺乏科学的界定方式,凸显了教育资源不足的短板。
赶在9月1日前生产?
当8月30日的曙光照进一医院产科的病室时,躺在病床上静养了3天的刘静(化名)深深地松了一口气。
8月26日,当她到医院检查身体时,被院方告知有了宫缩反映,必须住院保胎,否则将可能早产。
早产,这个词对于很多初产妇而言,都难以接受。于是,刘静按照医生的建议,住进了医院。
“这3天的保胎,简直是度日如年。而现在终于平安度过了。”8月30日一早,刘静就激动得睡不着觉。此前,有朋友劝慰道,“顺天由命,实在保不住那就只有早产了,可喜的消息是,只要你在9月1号之前生,以后小孩就可以早一年入学。”
这个道理,刘静早有所耳闻。甚至在8月31日晚上10点,还有人开玩笑说,“考虑好没有哦?还有2个小时了,翻过去就要晚一年读书哦。”
听者有意。刘静也在犹豫不定,“反正都过了37周,现在剖下来也算正常。”她开始给家人商量,却遭到了家人的反对:“胎儿多在肚子里待一天,以后出来就更老辣,不要太在意早一年读书了。”最终,刘静不得不打消赶在9月1日之前破腹产子的计划。
与刘静一样,不少准妈妈们们在应对“9月1日烦恼”时都举棋不定。
8月27日晚上11点,几经考虑的准妈妈苏梅(化名)被推进了手术室,她的预产期是9月7日,“本来还没有发作,可以再熬几天的,但一想到马上就要到9月1号了,所以选了个时间,决定剖腹产。”
而从事教育培训工作的陈波认为,凡事都要顺其自然,不要为了早点读书就提前剖腹,“管它是9月1号之前还是之后,只要母亲平安,宝宝健康才是最好的。”9月3日,陈波的妻子产下7.2斤重的儿子时,陈波悬着的心才落了地,他高兴得手舞足蹈,急忙给亲戚朋友打电话,还去花店专门给妻子买了一束花,“太伟大了,太不容易了。”
准妈妈口中的“9月1日烦恼”,其实就是指我国《义务教育法》中的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从表面看不出什么,但是就是“周岁”和“9月1日”的特殊关系造成了“9月1日烦恼”和学龄的特殊关系:9月1日之前出生是周岁,9月1日之后出生就要算虚岁了。换句话说,在学龄问题上,8月31日出生的要比9月1日以后出生的大“一周岁”,早一年读书。
“这个以9月1号为节点的规定是政府行为,也是全国很多地方通用的一种方法。”城区某学校校长解释称。
“我的娃娃是2003年9月中旬出生的,就差10来天就满了6岁,但是去学校报名时明确说要明年才能读书,今年不得行。”学生家长刘先生9月3日对记者说起自己的遭遇,满是不解,“就差10多天,我就不信娃娃的发育就不适合读书。”
金沙江小学校长卢世良每年秋季开学时都会遇到类似的情形。每每这时,他就会拿出政府的相关规定,给家长做好解释工作。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