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资源 2009-10-28 23:03:52
四、反思:
上述事件告诉我们:作为教师,要及时发现有价值的教育因素,并通过积极互动的方式让幼儿学会学习是多么的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1、尊重幼儿、耐心倾听是实施教育的前提
新《纲要》指出:“教师要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和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表达。”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幼儿的兴趣与集体的制度相冲突。这时,我们首先要把幼儿当作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就像陈鹤琴先生所说:“儿童是一个有生长力和生命力的自动的小孩,儿童不是‘小人’。我们应尊重儿童的人格,分析孩子的心态,以朋友的身份倾听孩子的想法,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度”。同时,教师可在尊重幼儿的前提下向幼儿提出适当、合理的要求,引领幼儿自己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如案例中若教师发现问题采取批评解决的话,就会抑制活动中产生的教育因素,使明明失去了一次尝试、探究的机会,同时也抹杀了明明美好的心意。反之,则使明明既增长了新的知识,又保护了他爱思考、爱探究的心理。作为教师,要做到尊重幼儿,耐心倾听幼儿的想法是十分必要的。
2、调整教师行为,满足幼儿需要是实施教育的先导
在游戏中,教师不应该包办代替准备好一切材料,教师应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让幼儿自己决定游戏中的一切。游戏中的材料应以幼儿的需要和兴趣点为出发点。在这一活动中教师看到了孩子有自己倒胶水的需求,就改变了以前由老师倒胶水的一贯做法,为了方便孩子自己倒,就把胶水碗改成了瓶子。由此可见,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支持和鼓励幼儿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有益于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同时也满足了幼儿的需要。
3、抓住教育契机,生成教育内容是实施教育的关键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教师要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适时引导,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一种教育艺术——捕捉教育契机,并能依据即时即景果断调整自己的教育策略,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在胶水这一事件中,教师发现幼儿渴望多点胶水的需求和自己倒胶水的行为中已经具有了可以生成的教育价值——认识胶水会干的特性,于是我及时抓住了这一契机,并将其扩展,实现幼儿预期的发展。从这例子中说明教师应具有随时开发和生成的意识,“心中装着大目标,随时调整小目标”,不断地在幼儿的需求、兴趣点和行为基础上开发可能的教育目标和内容,生成教育,促进幼儿的发展。
4、让幼儿感受科学探究,体验发现乐趣是实施教育的重心
在《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作为教师要支持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做,尽管孩子一开始的想法在成人看来是错误的。但教师要提供尝试的机会,让幼儿在亲身观察中发现材料的细微变化。如教师明知道一次倒很多胶水会导致其蒸发,但却提供给了明明尝试错误的机会,这种尝试让明明体验到自己原有经验的局限性,并为他理解蒸发现象打下了初步的感性基础,促使其主动建构有关的知识经验。让孩子面对真实、向真实发问、与真实接触,教师要在他们有危机、有挫折时,在精神上、材料上、策略上给予适时的引导,做一个“热情而积极的鼓励者、支持者,有效而审慎的引导者。”只有让孩子们感觉到自己有新发现,是自己得到结果和找到答案的,他们才能真正体验到发现的乐趣,成功的快乐。
通过这次胶水事件,不仅促进了班内美工角更好地开展,也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幼儿教育是一项神圣的奠基工程,需要我们树立“时时处处有教育”的观念,用一颗细致观察的心和一双善于捕捉教育契机的眼睛,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机智,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尊重、理解、平等的氛围中茁壮成长。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