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09-10-31 20:28:52
小孩子总是觉得别人的东西是好的,连别人的饭菜都比自己的香。所以,他们爱拿别人的东西,孩子的这种行为算不算偷呢?
问:我的孩子今年5岁,前几天,我从幼儿园接他回家,到家后发现孩子的小书包里装着一只玩具熊,是他背着老师偷偷从幼儿园里拿回来的。问他为什么要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他回答说喜欢小熊,想让小熊和自己一起回家。第二天,我把小熊交给老师,并向老师说明了情况。没想到,下午接孩子回来后,孩子哭个不停,说老师说他是个小偷,小朋友们也叫他小偷。看着孩子那难过的样子,我心里也不好受,您说,孩子的这种行为能算偷吗?
答:首先,我要对幼儿园老师的作法表示遗憾。她不分清红皂白就给孩子扣上一项“小偷”的帽子,这种作法所带来的伤害比孩子本身拿玩具回家要严重的多。这种践踏人格的指责,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对他今后性格的发展产生极坏的影响。
作为家长或老师,当你第一次发现孩子拿别人的东西时,一定要弄清楚原因后再下结论。有的孩子有时会把误认为是自己的东西拿回家,比如一块有图案的手绢,玩具或书等。如果是这样,父母应该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让他看,让孩子明白他拿的不是自己的而是别人的。然后告诉他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应向别人道歉还给别人。
如果孩子是由于喜欢,好奇心等原因拿了别人的东西,像前面提到的小朋友把幼儿园的小熊拿回家,仅仅是因为喜欢它,想让他和自己、一起玩,这时,父母和老师应该告诉孩子这样做是不对的,不能随便拿集体和别人的东西,想要别人的东西一定要经别人允许才可以。但绝对不能使用“偷”这个字眼。因为孩子的这种行为,是由于无知,根本就不懂得“偷”的概念而造成的,这和“偷盗”完全是两回事。
我想,前面提到的那位幼儿园老师,如果能先对孩子主动把小熊送回来进行表扬,而后指出孩子不经允许把小熊拿回家的错误,恐怕孩子会容易接受些,收到的效果也会好得多。
有时,由于孩子的自我控制力不强,懂得拿别人的东西不对,也不光彩,但看到别人的东西好玩,又控制不住自己。这种情况下,老师和家长就要着重培养孩子的自制力,警惕孩子发展成为“偷”。
有的时候,看起来孩子不大,可实际上却是“偷窃”老手,这种情况也是有的。
儿童的偷窃行为,也是一种条件反射。儿童开始偷窃,主要是在外界诱因的驱使下,通过自身的心理活动而形成的。儿童幼稚无知,缺乏道德认识,社会上一些坏人就乘机而入,专用“物质”引诱他们,这个“物质”诱饵,则成了儿童产生偷窃行为的刺激物。条件反射就是内外刺激,通过人的神经系统的活动发生的有规律性的反应。儿童偷东西的过程也就是条件反射形成的过程。在“物质诱饵”的刺激下,迎合了儿童内心的低级要求,经儿童自身的高级神经活动,支配儿童发生偷窃行为。天长日久,条件反射如得不到抑制,则可能受到“强化”。这种行为一旦养成习惯,就会自动化了,心理学上称为“动力定型”。若改变坏的“动力定型”,比开始塑造好的品德及行为习惯,要困难得多。
家长和老师针对不同儿童的偷窃行为,要认真做好调查研究,根据形成的原因。抓住客观规律,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当孩子第一次犯错误时,一定要做好教育工作,把坏的思想的萌芽铲除干净,消灭在最初阶段。
为了防备孩子发生偷窃行为,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有时虽然问题出在孩子身上,根子却在家长这里。家长如果平时不注意,买菜时占小便宜,多“拿”几根葱,或把单位的公物“顺手牵羊”带回家,都会从反面起到“身教”的不良影响。
对于那些犯了错误,有偷窃行为的孩子,家长要关心和爱护他们,不能采用打骂等粗暴手段,这只能使事情向更坏的方向发展。
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利用各种形式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也可举一些偷窃而走上犯罪道路的反面例子,使孩子加深对偷窃行为后果的认识。家长对孩子正当的物质需求,应尽可能给予满足,以防止孩子从家长处得不到时,而产生偷窃念头。
家长还应该经常检查一下孩子的衣袋,书包里是否有来历不明的小东西,发现后要及问清楚,进行教育。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