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幼教 > 幼儿园资源 > 教学论文 > 社会培养论文 > 正文

儿童合作能力培养的目标与策略

来源:来自网络 2009-11-05 16:51:07

说两句

  导读: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教师可以在幼儿园中根据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结合儿童的心理特点,采用多种活动方式,培养儿童的合作能力。

  合作(cooperation)是一种重要的亲社会行为。自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阿兹林和林斯里用实验方法研究儿童的合作行为以来,国内外心理学家利用实验和自然观察等方法在这个领域已经作了大量研究,并且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1〕资料显示,国内对儿童合作行为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学前阶段(庞丽娟,2002,2003),其中,既有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儿童合作能力发展趋势的,也有从教育学角度尝试儿童合作能力培养和教育训练的。本文根据大量的心理学与教育学研究文献以及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试图确定合理的培养目标,寻找有效促进儿童合作能力发展的教育策略。

  一、儿童合作能力的培养目标

  俞国良、辛自强等人将合作界定为不同个体为了共同目标而进行协同,促使某种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结果得以实现的行为和意向。〔2〕方晓义、周宗奎等人(1992,1996)认为合作是为了共同的利益而愿意和别人结合在一起,共同达到目标的行为、态度或情感。陈琴、庞丽娟(2001)认为合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自愿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间的配合和协调实现共同目标,最终使个人利益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3〕可见,共同目标和个体间的相互配合与协调是合作的两大基本构成要素。

  庞丽娟等人(2006)通过对北京城区435名儿童的研究发现,儿童各类积极行为(帮助、分享、合作、谦让)与消极行为(推打、骂人、抢夺、招惹)的发展都存在着较高的一致性,同类行为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存在和发展。也就是说,某一积极行为的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促进其他积极行为的发展。〔4〕已有研究发现,个体社会行为的发生发展主要受观点采择、移情、自我控制和社会交往技能等影响。因此,儿童合作能力的培养目标可以归纳为培养儿童的共同目标认知,增强儿童的移情能力,提高儿童的冲突应对能力。

  1.培养儿童的共同目标认知

  作为一种亲社会行为,合作能力的发展是儿童社会化水平的重要指标。阿瑟等人的研究表明,共同目标认知是合作认知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强调个人利益的目标下,儿童意识到个人利益的获得必须通过与他人的竞争才能实现,进而倾向于彼此竞争;而当面对共同目标时,儿童认识到合作才是最佳选择,进而倾向于彼此合作。还有一些研究者指出,对合作伙伴的需要的认知有助于儿童增进彼此间的理解,从而表现出适合他人需要的合作行为。

  2.增强儿童的移情能力

  移情是指观察者让自己站在行为者的立场,并分享行为者的情绪反应。霍夫曼研究证明,移情与亲社会行为有密切关系,通过移情训练,可以增加主体的亲社会行为。有学者认为,移情能促进和保持儿童积极的社会定向反应,能在亲社会行为形成过程中起到认知提示作用。张其龙(1990)自编了6个单元24个活动的移情训练课程,对幼儿园中班10名儿童进行了为期8周的移情训练。与对照组相比,接受训练的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包括分享、援助、安慰等,攻击性行为明显减少。这说明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会因个体移情能力的提高而增加。〔5〕

  3.提高儿童的冲突应对能力

  学前儿童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教师可以引导儿童掌握一些合作的方法、策略和技能。比如,怎样向别人提出合作意向;如果出现分歧和争议,怎样处理。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游戏、戏剧表演等方式,将儿童在生活中遇到的冲突事件编成情境故事或戏剧,引导儿童进行讨论,从中了解正确的冲突解决方法。

  二、儿童合作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

  1.良好环境创设

  瑞德(2005)认为儿童看护机构的设计元素对儿童行为会有重要影响。天花板的高度或墙体颜色的不同变化与学前儿童合作行为的水平有关。因此,学前教育机构的管理者和设计者应该重视创设能激发学前儿童合作行为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2.角色扮演游戏

  角色扮演最初由心理学家莫雷诺创立,在心理治疗中应用广泛。斯托布(1971)曾用游戏扮演的方法对儿童进行训练,发现这种活动对发展儿童的道德行为有良好效果。默里(1977)、埃尔德(1982)、陈红(1990)、李福芹(1994)等人的研究都证实了这一点。〔6〕经过角色扮演训练,儿童的助人行为、分享行为和合作行为有所增加。有些研究还发现了角色扮演训练的长期效应。

  通常角色扮演活动包括以下环节:提出问题,调动积极性,挑选扮演者,布置场景,培训观察者,扮演,讨论和评价,再扮演,再讨论和再评价,概括。角色扮演能让儿童了解自己扮演的角色,增强对他人情绪的敏感性,提高观点采择能力和移情能力。长期的角色扮演经验还可以改变个体的心理结构,促成个体的人格变化。在角色扮演游戏中,教师可以人为设置困难或障碍,引导儿童体会到合作的必要性。

  3.移情训练

  移情训练是增强儿童移情能力的有效方法。让儿童学会观察、体验、理解别人的情绪和情感,继而产生共鸣,这可以促进儿童之间的情感交流,激发共享和合作行为。

  移情训练分为两个步骤:第一,表情识别,旨在提高儿童的情绪识别能力。让儿童根据不同的表情脸谱进行情绪识别,有助于儿童对他人情绪的知觉和理解;第二,情感交换。通过讲故事或者模拟情境扮演的方式,为儿童提供移情线索,可以帮助儿童分享故事主人公的内心情感体验。

  费舍贝赤等人设计了一套移情训练程序,让儿童参加一系列活动,引导儿童考虑他人的想法和情感,并想象自己在相似情景下会有何感受。训练组一周训练3次,每次大约15分钟,共进行10周。教师和儿童的同伴在训练开始、训练中间和训练结束时评估儿童的亲社会水平。结果表明,参加移情训练的儿童确实增加了亲社会反应。〔7〕

  4.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教师可以在幼儿园中根据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结合儿童的心理特点,采用多种活动方式,培养儿童的合作能力。

  5.强化成功体验

  教师要及时肯定和鼓励儿童在生活中表现出的合作行为。在儿童游戏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观察和引导,适当强化儿童的合作行为。这种强化不仅表现为对儿童合作结果的肯定,如“你们搭的房子真漂亮”,而且表现为对儿童合作过程的表扬,如“你们两个人在一起做得真不错”。

  幼儿园是儿童的重要社交场所。教师为儿童创设良好的合作交往环境,利用角色扮演游戏、移情训练、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强化成功体验等方式激发儿童的合作行为,培养儿童的合作能力,有利于儿童在实践中逐渐学会合作,喜欢合作,进而提高社会化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庞维国,程学超.9~16岁儿童的合作倾向与合作意图的发展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1):31.

  〔2〕俞国良.社会性发展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367.

  〔3〕陈琴.论儿童合作的发展与影响因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3):43.

  〔4〕庞丽娟,陈琴.幼儿社会行为各维度的内部及相互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3).

  〔5〕〔6〕〔7〕李丹.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

  来源:《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7.5

  上海师范大学 崔丽莹 邱枫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 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热点专题

  • 幼儿园教学课件:奇特的建筑
  • 幼儿教学课件:小鱼的梦
  • 河头幼儿园“帮水宝宝搬家”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认识时间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A Apple

幼升小

jn体育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择校

幼升小指导

学区房

幼升小真题

重点小学

上海小学

广州小学

深圳小学

成都小学

武汉小学

南京小学

北京一类幼儿园

海淀区幼儿园

西城区幼儿园

东城区幼儿园

朝阳区幼儿园

其他区幼儿园

幼儿园资讯

教师园地

幼儿园说课稿

幼儿园教案

教学论文

幼儿园课件

幼儿园教师心得

幼儿园评语

少儿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园必读

潜能开发

艺术培养

家庭教育

儿童乐园

科普知识

图书推荐

睡前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唐诗宋词

孕育指南

时尚妈咪

健康宝贝

美食厨房

趣味数学

健康饮食

专家答疑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