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资源 2009-11-09 22:31:22
告诉孩子可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适时适宜的引导,效果反而会更好。
孩子好模仿,对周围的事物有太多的新奇感,什么都想试一试。我家的阿姨每天都会把电茶壶里烧开的水冲到暖瓶里,久而久之,这种家务被儿子看得“熟能生巧”。有一天,儿子也学着阿姨的样子提起了滚烫的茶壶。幸亏我在一旁及时发现,才免去了一场意外。
由此我想到,近几天班里的孩子每天在餐前准备时就围着保育员阿姨转来转去。摸摸小碗、摸摸菜勺,跟他们讲:汤锅里的菜汤刚才还在“咕嘟咕嘟”的冒着泡泡,很烫很烫不能碰到,要离得远远的。可孩子们并不领情,一次次请他们做到自己的小椅子上去,可转眼又走过来了。会不会也是因为“熟能生巧”的缘故,孩子们也想学学阿姨的样子来分分菜呢?
之后,我经常和小朋友讲讲那些事情有危险,小孩子不能做。同时也请他们恰当的来帮帮忙。餐前准备时,请他们分分小碗、放放小勺子、摆摆小毛巾。参与了大人的劳动,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类似的“险情”,发生的却变少了,几乎没有。这可是意料之外,一举多得。
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与其禁止,不如疏导。这不能做、那不能碰,对孩子来讲是一种禁锢。让他们变得无所适从,不知该干些什么,反而更易引发安全上的问题。告诉孩子可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适时适宜的引导,效果反而会更好。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