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幼教 > 幼儿园资源 > 教学论文 > 综合性论文 > 正文

中国幼儿师范教育的世纪回顾与前瞻

来源:来自网络 2009-11-16 16:04:43

说两句

  导读:随着科学技术信息化步伐的加快和幼儿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社会对幼儿教师素质将提出新的要求。近年来,幼儿师范教育在内容和专业设置上大都作了新的调整。

  自1903年湖北幼稚园创设附设保姆讲习所以来,我国幼儿师范教育已走过百年的历程。站在新世纪之初,考察我国幼儿师范教育百年来各个时期的特征,分析幼儿师范教育与幼儿教育发展的互动关系,对于我们今天所从事的幼儿师范教育事业意义深远。

  一、引进外国教习和教会幼稚师范主导时期(清末一20世纪20年代初)

  从严格意义上说,是工厂制度孕育了现代意义的幼儿教育制度。但中国蒙养院制度的产生不是“内发”的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是清政府“新政”中效法西方进行教育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超前输入的“舶来晶”意味。这样,20世纪初出现在中国的公共幼儿教育走的是一条区别于西方国家的“自上而下”“自洋而中”的发展道路,从而在许多方面还准备不足。其中,师资就是当时极为困难的问题之一。

  (一)引进外国教习,开办第一批民族幼教机构

  1903年9月,由张之洞擘画、端方督办的中国第一所由国人自办的幼儿教育机构湖北幼稚园在武昌阅马场成立。首先遇到的就是师资问题,于是,聘请了户野美知慧等三名日本保姆前来经办。户野美知慧毕业于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后留校任教,来华后被聘为湖北幼稚园园长,主持园务工作,拟订《湖北幼稚园开办章程》。

  随着1904年《癸卯学制》颁布,蒙养院制度的确定,国人自办的幼儿教育机构陆续增加。但在最初几年,由于女禁未开,保姆人才缺乏,引进日本教习培训师资或由其自接充任蒙养院保姆成为当时解决幼教师资问题的重要形式。1905年,天津严氏女塾附设保姆讲习所,聘请日本保姆大野铃子任教,培养学员二十余人。同一年,湖南蒙养院创办,亦聘请日本教习春山雪子、左藤操子为保姆。除此之外,清末办理的其他知名幼教机构,如京师第一蒙养院(1904年)、上海务本女塾附设幼稚舍(1904年)、福州幼稚园(1907年)等或引进日本教习或派员去日本学成回任,从而促进了当时中国第一批幼教机构的发展。

  (二)幼教机构带动师资培养,幼儿师范教育萌芽

  《癸卯学制》中《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指出:“按各国皆有幼稚园,其义即此章所设之蒙养院,为保育三岁以上至七岁,幼儿之所设,令女师范生为保姆以教之。中国此时情形,如设女学,断不相宜。”即此时封建制度下的中国与西洋各国不同,女子没有入学受教育权,设立女子师范更不相宜。于是,由育婴堂的乳媪和敬节堂的节妇稍加训练后充任保姆。显然,这样的师资与现代意义的幼儿教育制度要求相去甚远,是绝对不合格的。

  但在《癸卯学制》出台前成立的湖北幼稚园在其《湖北幼稚园开办章程》中认定“保育科为幼稚之先事”“幼稚园添设保育科”。该园主持人湖北巡抚端方为发布“榜示”:“照得幼稚园为蒙学堂之本,保育科又为幼稚园之本,故办蒙学堂、幼稚园必须先办女子速成保育科……榜示一出,即招得青年妇女六七十人之多,由业已聘任的日本保姆任教培训。由于当时尚未开放女禁,迫于各方压力,开办当年即被明令“即行裁撤”。湖北幼稚园保育科存在时间前后仅半年,但却标志着中国幼儿师范教育的萌芽。1907年,清政府颁发了《女子小学堂章程》、《女子师范学堂章程》,中国教育的女禁终被打破。女子师范学堂除小学堂教习外,也附带培养蒙养院保姆。这就改变了《癸卯学制》从蒙养院中培养师资的设想,而要求有专门的机构培训幼教师资。

  (三)西方教会幼稚师范的主导地位

  大约在19世纪80年代,西方教会就开始在中国沿海兴办幼儿教育机构,同时也在中国创办了最早的幼教师资培训机构。1892年,美国监理会传教士海淑德女士在上海创办了幼师训练班,招收学生20人。1898年,美国卫理公会传教土金振声女土在苏州慕家花园创设英华女塾,兼办幼教师资培训班。与之相似的还有厦门怀人女中(1898年)、苏州景海女学(1902年)、北京协和女书院(1905年)等。

  中华民国成立后,由于政局动荡,纷争不断,政府无暇顾及幼儿教育,因而使西方教会幼教事业在民国早期获得飞速发展,出现了一批独立的幼师学校。1912年,第一所独立的幼师——怀德幼稚师范学校由英国长老会在厦门创设,1916年,杭州弘道女学增设幼稚师范科,同年,苏州景海女学也增设师范科,且以管教严、环境好而出名。同时,一些教会大学也开始培养幼教师资,如燕京、金陵、复旦、齐鲁、沪江、华西、岭南等大学。教会所办幼教师资培训机构也招收教外学生,不仅为教会幼稚园培养师资,也供中国官立、私立幼稚园使用,从而使当时中国幼教机构教师几乎都出其门下。故而有学者指出:在20世纪头20年,教会幼稚师范教育控制了整个幼教界。造成中国学前教育外国化的倾向。

  二、冲破教会控制和中国化幼儿师范教育的开拓时期(20世纪20年代末—40年代)

  (一)幼儿师范教育冲破教会控制

  20世纪20年代末至40年代,国人自办幼稚师范教育表现出良好的势头。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各地幼稚园在不断发展,急需幼稚园教师;另一方面教会幼稚师范在中国的主导地位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弊端引起了幼教界的警觉,甚至有人提出“停止各教会开办的幼稚师范”的口号。而近20年来的幼教实践也为科学的中国幼稚师范教育的办理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同时从师范教育政策上看,1927年国民政府成立后,师范教育逐渐恢复了独立设置的体系。1928年5月,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在南京召开,陶行知、陈鹤琴在会上分别提出了《各省开办试验幼稚师范案》和《各省师范学校急需设幼稚科案》。1933年,教育部颁发《师范学校规程》,明确规定“师范学校得附设特别师范科和幼稚师范科”。幼儿师范教育工作由此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922年,江苏省立第一女子师范设立幼稚师范科,成为我国最早的自办幼稚师范教育机构。1927年,陈嘉庚创办厦门集美幼稚师范学校。1928年夏,南京市教育局与中央大学又合办幼师训练班,这年,上海又有私立幼稚师范成立。1929年,安庆省立女中、福建省立女中相继设立幼稚师范科。1930年,北平幼稚师范学校成立。1931年,四川成都创立一所私立幼稚师范,1932年,察哈尔教育厅成立幼稚教育讲习班。1940年,陈鹤琴在江西创建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1943年,改为国立幼稚师范学校,同时,增设幼稚师范专科。通过20年间的发展,改变了外国教会主导幼稚师范教育的局面而且进行了深入可贵的中国化幼稚师范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二)幼儿师范教育的实验探索和理论贡献

  中国化幼稚师范教育的探索中,有突出贡献的是“南陈北张”所办理的北平幼稚师范学校和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1930年,熊希龄成立北平幼稚师范学校后,聘请张雪门主持校务。张雪门决定“自成立一种实验教法”,将幼稚师范办成“实验幼稚新教育之工具”。在办学方向上,结合国情,不仿美国,不法日本,教育内容避免洋化。办学既重理论,又重实践,特别注重实习和社会实践。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于1940年10月成立。它是中国第一所公立单设的幼稚师范学校,该校的创办是陈鹤琴多年来培养中国化幼教师资的宿愿。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依据“活教育”理论原则,在幼师课程、教材等方面进行了独到的、中国化实验探索。理论方面,逐渐形成了一系列有特色的符合中国实际的幼稚师范教育理论。

  张雪门认为,要想发展中国的幼教,提高幼稚园教育质量,办好幼稚师范是根本。他指出:“如果我们研究幼教仅限于幼稚园的教育,抛弃了师范教育,这无异于清溪流者不清水源,整枝叶者不整树本,决不是彻底的办法。”陶行知认为,在中国普及幼稚教育,幼师的培养“至少需要150万人。这是一个最难的问题。为此,一方面要“各省开办实验幼稚师范”,另一方面则必须探得一条以幼稚园自身的教、学、做来培训师资的新路。这在中国当时是解决燃眉之急的,“穷国”培养教师的“穷办法”。它虽不能代替师范学校,但无疑是对幼师教育制度进行改造的一条新路。陈鹤琴指出师范教育抄袭外国经验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主张用“活教育”对师范教育的教学过程进行根本的改造,把学生读书与工作统一起来,使教学与实习打成一片,重在能力培养,强调“师范生必须成为生活的主人”,应以主人翁的身份独立去创造生活,而不是读死书,死渎书,依赖老师,依赖家长。

  可见,此时期形成的幼稚师范教育思想是从中国师范教育的实际出发,在总结实践经验和借鉴外国先进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独到见解。它与同一时期幼稚师范教育先驱者们勇于开拓的精神和科学态度共同构成了当前我国师范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三、幼儿师范教育体系的形成和改革发展时期(新中国成立以来—现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加强了对教育的控制和投入,首重师资的培养和培训。幼师教育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

  建国之初,教育部颁发了《师范学校暂行规程》和《幼儿师范学校教学计划》,规范了幼儿师范学校的办理,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保证。在高师领域,1952年院系调整后,五大行政区所组建的师范院校中,均开设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从而在建国初期我国形成了幼JLU币范教育体系。1956年6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培养小学教员和幼儿园教养员的指示》,使举办短期培训班的职前教育成为重要的甚至是主要的形式。“文革”期间,各幼师、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纷纷停止招生工作,幼教人才培养进入了冰河期。

  幼儿师范教育工作随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出现了新的转机。1978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积极办好幼儿师范学校”。到1979年,全国便设立了幼师22所。1986年,教育部颁发《中等师范学校规程(试行草案)》,同年,还配套颁行了《幼儿师范学校教学计划(试行)》。1995年,国家教委颁发了《三年制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教学方案(试行)》,对幼儿师范的管理和教学不断作出新的规范和要求。这一时期,还出现了职业高中办幼师班的方式,拓宽了培养幼教师资的渠道,成为不断增长的民办幼儿园师资的主要来源。高师的学前教育;专业也不断发展。1987年,高师的学前教育专业在全国已有22个。90年代至本世纪期初,还涌现出一批5年制的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南京师大、北京师大等高校还获得了幼儿教育硕土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培养幼教专业人才进入了一个更高的阶段。

  四、中国幼儿师范教育发展展望

  (一)以定向性为主的幼儿师范教育体制将保持相当长时间

  这是幼儿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和幼儿教师特点决定的。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幼儿教育将有一个较大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幼儿教师。另一方面,幼儿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有其特殊性。幼儿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还应具备较全面的育儿知识和音乐、舞蹈、美术、幼儿活动组织等多方面的专业技能。因此,以定向性幼儿师范教育为主导的办学模式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将仍然是幼儿师范教育的必由之路。

  (二)多元化的幼儿师范教育体系将持续存在

  到上个世纪末,我国已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的幼儿师范教育体系。该体系由职前培养和职后教育,前者包括中等幼儿师范、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层次构成。从师范教育发展趋势看,业已由三级师范过渡到二级师范。但对于幼儿师范教育来讲,多元化、多层次格局将持续存在,其重要原因是幼儿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师资不可强求一律,搞一刀切。要想让所有的幼儿教师岗位由大学毕业生来承担是不现实的。

  (三)幼儿师范教育的内容和专业将发生变化和分化

  随着科学技术信息化步伐的加快和幼儿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社会对幼儿教师素质将提出新的要求。近年来,幼儿师范教育在内容和专业设置上大都作了新的调整。

  一是重视理论和实际的联系,通过加强幼儿园、小学低年级的实践以培养师范生实际工作能力和研究能力。这样,学生的专业实践培养将取得与专业理论培养同等的地位;

  二是适应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开设以及多样化教学的需要,师范教育也将由千人一面的综合能力培养模式转向综合能力加特长,即综合化和专业化并重的培养模式。

  总之,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前景广阔,为幼儿师范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田景正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 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热点专题

  • 幼儿园教学课件:奇特的建筑
  • 幼儿教学课件:小鱼的梦
  • 河头幼儿园“帮水宝宝搬家”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认识时间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A Apple

幼升小

jn体育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择校

幼升小指导

学区房

幼升小真题

重点小学

上海小学

广州小学

深圳小学

成都小学

武汉小学

南京小学

北京一类幼儿园

海淀区幼儿园

西城区幼儿园

东城区幼儿园

朝阳区幼儿园

其他区幼儿园

幼儿园资讯

教师园地

幼儿园说课稿

幼儿园教案

教学论文

幼儿园课件

幼儿园教师心得

幼儿园评语

少儿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园必读

潜能开发

艺术培养

家庭教育

儿童乐园

科普知识

图书推荐

睡前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唐诗宋词

孕育指南

时尚妈咪

健康宝贝

美食厨房

趣味数学

健康饮食

专家答疑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