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自网络 2009-11-17 14:53:28
四、发展幼儿交往技能和能力
通过语言和别人交流的能力是人类独有的。但语言只是我们表达思想、情感和意见的媒介之一。音乐、运动、戏剧、美术、姿势等也是常用的交往手段。
(一)通过语言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
语言不仅是一种交往工具,也是一种思维工具。在学会说话以前,婴儿就已通过姿势或有意义的音节来与母亲或保姆交流感情了。有人研究表明,出生才几个星期的婴儿也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成人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儿童最初的3年,学到的词汇印象最深刻。当然,之后的几年,语言会持续发展。
许多人都把保育学校阶段的幼儿的语言描述为“自言自语”,甚至今天仍有人认为,幼儿不能考虑听者的观点。然而现在一些研究者研究表明,幼儿也会从听者的立场出发,试图更改他们的语言及说话方式。大多数幼儿还往往利用非言语手段等进行“会话”,指着或拉着成人与他们一起找东西,而不试着用语言来表达。保育阶段幼儿的语言仍然是模糊的,发音不清,讲话时倾向于用替代音。代词的用法也混淆不清,把主格的我与宾格的我混用。他们还乱用语言规则。
随着对人称代词、介词和副词的逐步学习,幼儿的语言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女孩,其用词越来越丰富。然而,教师需要随时检查一下,幼儿是否只是在对所听到的词语进行简单模仿,是否真正理解了像“上面”、“下面”、“后面”等词语。幼儿经常使用听起来较确切的词语,而实际不他们并没有完全领会这些词语的含义。
尽管存在语言上许多不成熟现象,但大多数4岁幼儿已经能够使用复杂的句子。到保育学校末期,幼儿已能进行广泛地交谈。
语言的发展依赖于幼儿的听和说。如果幼儿要建立自己的语言体系,形成自己特有的思维方式,丰富自己的阅历,那么,基本的途径是与有文化修养的成人进行交往。
每个幼儿进保育学校时,都有自己的语言背景。有些幼儿害怕陌生的环境,因而变得沉默寡言。影响了语言发展。所以,要为幼儿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要比在喧闹的课堂内更能自如交谈。但仍有许多幼儿从家里到保育学校时,语言表达能力很差。对这些幼儿来说,教师的帮助是十分重要的。
下面介绍一些教师与幼儿交谈的策略。
1.导向策略:用语调、问话和评价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转向特定的话题,并鼓励他们用预测、推理、想象等特殊方式进行思考。
2.鼓励策略:以评价帮助幼儿进一步深入讨论,这也是让幼儿的交谈继续的策略、集中的策略、有控制的策略。
3.信息策略:当幼儿有接受能力时,向其提供信息或观点。
4.维持策略:常用微笑或点头等非语言评价来鼓励幼儿继续谈话。
5.总结策略:因为要离开,教师需要用总结性的话语来表示对幼儿谈话的满意,让他们明白,教师离开后还可有时间继续交谈。
不少教师认为,上述策略对幼儿是有帮助的。但必须知道,并不是所有的谈话都要以教师为中心。
要帮助幼儿发展和其用语言表达概念和思想的能力,教师该起什么作用呢?课堂气氛是促进语言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哪儿气氛轻松活跃、强调与成人一起探索,而不是专由“无所不知”的成人传授思想,哪儿的谈话就更自由。总之,要提高幼儿的语言技能,教师可采取的措施是很多的。下面择要列举几点。
1.倾听幼儿的谈话
在保育学校里,众多的幼儿围着1-2个教师,都想让教师注意自己,这是与家庭的主要区别之一。因而,在与成人的关系上,保育学校幼儿更经常地处于听者地位,而不是发言者地位。3-4岁的幼儿,如果总是感觉到自己没有说话的机会,只能认真地听教师讲,那是让他们灰心丧气的。在纪律问题较多的课堂里,教师很难抽出时间倾听个别幼儿的谈话。尤其是当幼儿口齿不清、讲话内容又模糊时更是如此。然而,成人在一定时间去听幼儿谈话,必要时要求幼儿讲清楚些,将是十分有益的。倾听幼儿谈话十分重要,这不仅是在他们开始可能会花一分钟甚至更多的时间来回答老师的提问,尤其是要回答的问题较复杂时,所需时间更长。但是,由于教育任务的压力,常常使教师不愿等待,结果是,要么替幼儿回答,要么自己作进一步陈述,使幼儿越来越糊涂。在这种情况下,幼儿要么完全退缩,要么就简单地信口开河。显然,不论哪种反应都无助于幼儿语言的发展。
2.给幼儿提供谈话的材料
如果要求幼儿用语言说出正在发生什么,已发生了什么或将会怎样发生,那么,应该确保为幼儿提供谈话材料。但是,只给幼儿提供有趣的材料就期盼自然有益于发展语言和智力,即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也难以达到。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事物明显的特征,并通过谨慎的提问,帮助幼儿深入讨论和理解。这种方式,不仅能增加幼儿有关的知识,还能丰富幼儿有关的词汇。
要充分利用图片这个极好的材料。图片能激发幼儿谈话和想象。让幼儿通过观察图片,表达对图片内容的理解。学着编故事,并讲给别人听。
参观校外一些有趣的地方,也能为幼儿提供有价值的谈话内容。在为外出准备期间,如果让3、4岁的幼儿先讨论,内容一定比参观期间或之后贫乏得多。向别人描述自己所看到的东西,能极好地帮助幼儿清晰而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讲出先后看到的事物,将事物按次序排列,对幼儿来说是一个挑战。排序是发展语言的一项极重要的方式。因为它在逻辑学和因果律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组织的讨论是发展幼儿语言的另一有效措施。例如,教师也竭力地让幼儿理解“浮”“沉”等概念,曾看到过石头沉到河底而软木浮在水面的幼儿,容易掌握“浮”、“沉”这些词语的含义。
3.鼓励交谈和对话
幼儿和成人一样,如果谈话的内容符合自己的兴趣,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关,那么,他们谈话的积极性也会高。研究发现,幼儿在家中谈话特别多的一个原因是环境熟悉,有更多的话题。当谈到有关小弟的出生,蚂蚁搬家、买新玩具等方面时,幼儿往往轻松而愉快。
教师不能总以长者自居,而要和幼儿共同分享他们的经历,有趣的事。要多鼓励、不要轻易批评、禁止幼儿的谈话。当然,教师要妥善引导、帮助提供话题、启发思路、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提供理想的谈话机会。不仅要让幼儿的谈话无拘无束,还要让他们体会到,与人交谈是非常快乐的。
4.为幼儿提供发展听力的机会
会听别人交谈,掌握与别人交谈的方法对幼儿来说十分重要。幼儿必须听出各种不同的声音和单词等,还要懂得安静倾听的重要性。成功的方法是,教师每天安排出一段时间,和幼儿一起静静地听各种声音。柯蒂斯教授意识到一点,还是一次带幼儿到乡下去,听到一个小男孩对她说:“老师,你听,多安静啊!”
发展幼儿的听力,教师可采用多种方法。如通过听歌谣、故事等。
5.帮助幼儿理解
语言和思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教师的一个主要作用即是,帮助幼儿理解他们在做什么或说什么。在讨论中,幼儿往往显示出他们恰当地使用词汇,但是,仔细地观察他们的行为后会发现,他们对概念和思想并没有充分理解。不一定要幼儿完全理解各种信息,起码要理解其要点。
(二)通过音乐、运动和舞蹈发展交往能力
在言语表达系统建立以前很长时间内,幼儿是通过非语言的方式,如动作、表情等来表达其感情和需要的,甚至很小的婴儿也能与成人“谈话”。
进入保育学校时,幼儿已经学会了用近似成人使用的语言表达需要。但即使这样,他们的很多表达还是非言语的。在这个年龄,表达情感时往往更倾向于用行动而不是靠语言。
音乐对于沟通种族差异和各种文化物质是理想的中介。尽管学前儿童难以学会民歌和各种乡村舞蹈,但他们听各种不同的声音和感受音乐的节奏是可能的。印度、巴基斯坦的古典舞蹈、日本的歌舞音乐、爱尔兰的基格舞和非洲音乐都能给儿童传递一些他们表现文化特性的情感。
幼儿爱随音乐舞蹈。音乐能使幼儿活动增多、交往加密。教师必须鼓励幼儿多活动,使幼儿在交往中交谈,在交往中发展交往能力。
不仅应该让幼儿听音乐,而且应该鼓励他们创造自己的音乐,因为他们喜欢探索声音和节奏。在声音和节奏方面的丰富经验为幼儿提供了锻炼听觉的机会,这对其他领域的学习也具有积极的价值。
和音乐密切相关的是表演游戏。通过社会性戏剧表演游戏,幼儿懂得了在我们的社会中人人都有不同的社会角色,习得了一些不依赖成人的能力。
(三)通过艺术发展交流能力
利用艺术形式,幼儿可以表达新的思想和感情。对那些语言表达能力差,忍受情感困苦的儿童来说,这是将他们的经历告诉别人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可以利用下面四种方式来鼓励幼儿交流。
1.素描:用铅笔、粉笔、粗大蜡笔等。
2.油画、水彩画、用刷子、手指、脚趾。
3.塑造:用粘土、面团、橡皮泥、烂泥。
4.拼贴:各种材料,包括树叶、贝壳、石头、纸盒、布片、果实、木块、珠子、折纸、浆糊等。
(四)发展幼儿交往能力的活动
可供选择的有关运动的词:伸展、弯腰、转、走、跳、滚、跃、扭、蠕动、倒下、匍匐、缩、伸直、游泳等。活动:活动幼儿慢慢地绕着屋子转,动作接近上述词语表述的。
1.谈论一幅画
材料:有人物的日常生活情景画。玩法:问幼儿在图片上发生了什么?如果回答合理,再和他们讨论:“接着还会发生什么?”“图片上的人会想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等。这类活动将帮助幼儿回忆、预测和详细描述可能发生的变化。
2.变易的字
材料:无。玩法:在室内地板上写出一些“动词”,并念给幼儿听。然后,让幼儿在房间时慢慢地到处移动,当身体移到某个词上时,就要马上做出这个词所表示动作。幼儿怎样理解的,就怎样表达,不求准确。每次可用3-4个词。轮流请2-3个幼儿来做。建议使用的词:拉长、弯曲、转、走、蹦、滚、跳跃、跳绳、快速扭动、蠕动、降落、游、爬行、卷曲、伸直等等。这项活动能够帮助幼儿增长词汇量,并鼓励幼儿区分不同类型的运动。
3.听音命名
材料:录音机及录有幼儿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如真空吸尘器、钢琴和鼓笛等乐曲、电话铃、洗衣机等发出的声音、水笼头漏水声、关门声等)的录音带。在两种声音中间要有停顿时间。玩法:让幼儿通过命名来区分声音。如果反应正确、可接着问一个合适的问题,讨论一下他们关于该事物知道些什么
4.透明的画
材料:颜料、纸、透明胶片、刷子、擀面杖。玩法:让幼儿往纸上挤各种颜料,然后把透明胶片盖在颜料上,再用擀面杖在透明胶上滚动来展开颜料。这样,透过胶片,幼儿能看到颜料混合到一起的样子。
5.自发的舞蹈
材料:各种录音磁带。玩法:鼓励幼儿随着音乐自由表达,他们愿意怎么动就怎么动。如,表达暴风雨、战争、和风的音乐的动作。这类活动不仅能使幼儿集中注意,提高听的能力,而且能使幼儿意识到,我们能用非语言的方式表达情感和思想。
五、发展幼儿的运动和感知能力
随着越来越多的家庭住到高楼上,电视节目和计算机游戏占据了幼儿的大量时间,严重影响了幼儿自由活动能力的发展。但是,许多家长认为,孩子长大了,活动能力自然发展了。这是可笑了,几乎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一点。有规律、有系统、高质量的锻炼对幼儿身体的生长发育是十分重要的
那么,应发展幼儿的哪些运动知觉能力呢?
(一)发展大运动技能
这涉及到身体大肌肉的运动;走、爬、跑、跳、单足跳、快跑、跳绳等。
(二)发展平衡技能
平衡包括静态的和动态的两部分。静态平衡技能要求身体静止时保持平衡;动态平衡;动态平衡是在运动中保持身体平衡。用脚尖站立、单足立地都可以锻炼平衡。
视觉在幼儿的平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克拉蒂和马丁(martin)在1969年研究发现,6岁以下幼儿闭上眼睛后不能用一只脚站立保持平衡。通过走平衡木、用头或双手托运小沙包、旋转自己的身体等,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态平衡。
像其它运动技能一样,平衡技能的发展有一定顺序。直到入小学的年龄,儿童才达成熟水平。当完成推、推、拉、举之类的任务时,都要求儿童具有平衡技能。
(三)发展幼儿的操作能力
操作技能包括大肌肉运动(操作)技能和精细肌肉操作技能。大肌肉操作技能主要有抓握、投掷、跑、跳、踢、反弹
3-4岁儿童控制小肌肉能力的发展比较迅速。这个阶段可以培养哪些精细运动技能呢?
(1)个人技能,如穿脱衣服、特别是扣钮扣和拉拉链、刷牙、用餐具等。
(2)搭小积木,如搭建塔、路、阶梯等。
(3)运用拼板玩具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4)使用木工工具、烹调。
(5)使用铅笔、钢笔、画笔等。
(6)使用剪刀。
(7)适当地管理小动物。
(8)描画图形,如画垂直线、水平线、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9)向容器里倒水或从里将水倒出来。
(10)穿线、缝纫。
值得注意的是,保育学校不要把过多的时间花在发展幼儿的精细动作方面,否则,可能会阻碍幼儿这方面的发展。
(四)发展幼儿的感知运动能力。
感知运动能力在幼儿认知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在学前和小学阶段发展最迅速。
1.视知觉技能
它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眼睛运动的协调,即能熟练地协调使用手和眼的能力。
(2)对图形──背景的感知觉,即将图形从与之不易清楚地分辩的背景中识别出来。
(3)形状恒常性,即认识到某形状不论在任何情况下保持一定固定特性。
(4)认识空间位置差异的能力。
(5)空间关系,即认识空间中物体之间关系的能力。
2.听觉能力
听觉系统可能是所有感觉系统中最复杂的,但人们对听觉能力的发展了解甚少。有关幼儿听觉定位发展方面的研究更妙。但是,幼儿到3岁时大体上能够确定声音的方向。3-4岁幼儿已经能够执行简单的听觉辨别任务,但是,这种能力的发展要持续到12-13岁。
3.触觉和运动觉
触觉经验在幼儿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到5岁时,触觉辨别能力已发展得很好了。例如,蒙住幼儿的眼睛,用铅笔尖轻轻地碰下他的手或胳膊,他能够正确地指出触点。
感知运动技能的发展需要练习。通过提供多种机会,创造性活动和自我表现,促进感知运动技能发展。对于感觉经验和感知运动技能发展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会过分。有证据确证了这一点,即感知运动方面的练习会提高幼儿的学业成绩,增强幼儿的自信。
(五)发展感知运动技能的参考
1.拍身体
材料:一些大的塑料球。玩法:教师可以示范两手拍球的动作,并请幼儿试着做做。然后要求幼儿轮流将手从背后搭在伙伴的肩上并一起弹跳。这可以鼓励合作,并使被拍的孩子练习弹跳。
2.上和下
材料:一张或几张结实的矮桌子。玩法:先向幼儿介绍线路,并指示在桌子下面和上面都一样有空间。然后,鼓励他们画一条线或一个圈,定出爬行的线路。之后,让幼儿交替地从桌子上和桌子下按路线爬行。这个活动给幼儿提供也区别“上”和“下”的实例,而这是他们常常不能掌握的概念。
3.跨越岛屿
材料:在室外的水泥地上,用粉笔画出几个“岛屿”,其余地方当作“河流”。也可以在草地上放几块木块,代表“岛屿”。玩法:用一个简单的故事作基础,随着事情节的展开,要求幼儿从一个“岛”移动到另一个“岛”。各个“岛”之间的距离要不同。鼓励幼儿用不同方法在“岛”之间移动,距离小的可小步跨过,距离大的可跳过去。从一个“岛屿”移到另一个“岛屿”时,可以互相请求帮助,这样可以强调合作。该项活动更适合年龄较大的幼儿。
4.神秘的客人
材料:一条围巾。玩法:教师拿出围巾,并让幼儿讨论别人用围巾蒙住你的眼睛时是什么感觉。游戏开始,蒙住一个幼儿的眼睛,让他通过触摸来猜测站在他面前的人是谁。蒙眼幼儿在蒙上围巾前可以仔细地看看小组中每一个幼儿有什么特点。再选一个幼儿作“神秘的客人”,让蒙眼幼儿猜猜他是谁。如果猜不出,“神秘的客人”可以说句话,发出点声音等,让蒙眼幼儿猜。此活动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意识,并让他们懂得,通过触摸可以获得不少知识;同时也鼓励他们发展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对视觉有障碍的人的同情。
5.镜子
材料:一面大镜子。玩法:拿出镜子,让幼儿讨论:照镜子时能从中看到什么。然后,选一个幼儿作教师的搭档,帮教师做演示,当幼儿理解后正式开始。游戏的方法是:将幼儿分成2人1组,互相隔开一定距离,每一组中的一个幼儿当照镜人,另一个做镜中的“影像”,后者必须重复照镜人的每一个动作,但双方不能有接触和交流。互换角色。此活动可以促进幼儿控制肌肉的能力,并使他更注意对方、提高注意力。
6.感觉袋
材料:一只袜子、若干件家庭、教师用品。玩法:在袜子中放入某样东西,然后让幼儿摸摸袜子,猜猜里面装的是什么。成人可以用词语提供线索。幼儿轮流去猜,藏放物品、提供线索。此活动能促进幼儿触觉辨别和语言技能的发展。
7.少了什么
材料: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盘子。玩法:允许幼儿花一段时间看看、摸摸盘中物品。然后让他转过身去,悄悄取走某种物品,看幼儿能否发现里面少了什么,这个活动能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8.交通灯
材料:红、绿、黄三种颜色的圆形各一个。玩法:成人举起某种颜色的圆形,让幼儿做合适的动作。规则是:看到红圆停步,看到绿圆前进,看到黄圆时后退。这个活动可提高幼儿视觉辨别能力,并能促进其注意力发展。
六.发展幼儿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前期是认知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多数学前儿童在7岁前已达到皮亚杰所说的“具体运算水平”,即是说,幼儿可以来分析和解决一些问题。
按照皮亚杰的观点,幼儿的思维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幼儿思维源于感知。幼儿相信自己的所见所闻,并且在一个时刻只能将注意集中在一个物体上,集中在一个物体的一个特征上。感知能使幼儿获得关于事物的物理知识,它是幼儿逻辑思维赖以发展的必要前提。
2.幼儿的思维是可逆的。他们只能注意转移前或转移后的状态,对转换过程本身则不能理解。
3.幼儿尚未达到思维守恒。当物体在空间中位置发生变化时,幼儿不能认识到物体的量没有变。
4.幼儿思维是自我中心的。幼儿以自己的感知认识世界,很难想象从别人的角度看物体的样子。但这点和第3点同样遭到质疑。
柯蒂斯认为,在考虑前运算阶段幼儿的思维特征进应注意两点:
1.幼儿不能进行逻辑思维并不意味着他们必然是差劣的思考者。相反,他们一直忙于探索、提问、比较、命名、形成内在的印象,这正是其逻辑思维赖以发展的基础。
2.幼儿思维具有广泛的个别差异,把握幼儿各方面的发展至关重要,这对发展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好奇心和认知兴趣都是幼儿探索外部世界的行为动机,但好奇心一般指向外部事物本身,而认知兴趣则更多地指向探索带来的概念的冲突上。创设认知环境,让幼儿接触更多新鲜,复杂的事物,可以引起幼儿探求的兴趣。而这种好奇心和认知兴趣是幼儿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此外,幼儿还需要一些分析,解决问题的技能。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