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自网络 2009-11-20 09:50:37
活动课程的长处和不足是什么呢?
学科课程的长处就是它不足,学科课程的不足正好是它的长处,所以说没有哪种课程模式是最好的或是不好的,它们各有长短,那么什么叫课程改革呢?
课程改革取长补短,就是改进那么不足的地方,吸收它的长处,所以改革不在于采用哪种课程模式,不能说“怎么老用学科课程,怎么还不改革”,这样说是错误的,也不能说“某某班用的是活动课程,真先进”,不能这么下断义。改革不改革看实质,不在形式,也就是说是否真正理解了哪些是优势,吸取了;哪些是不足而避免了,那就是改革,无论采用哪种课程模式,都叫改革。但是改了半天,换汤不换药不叫改革,所以说今后课程发展趋势是多元课程,全国不会有统编教材,全省也不应该有统编教材,教材可以出几套,经过教育部等机构认定之后可以推荐,凡是推荐的教材园长都可以选择决定用哪种教材。教育部本来要出一个标准,现在决定不出了,要出一个教育指南,只规定教育教学上大致的方向,应该有什么内容,应该有哪些目标,至于幼儿园用什么样的课程、内容和方法,有好多套方案。课程也是一样,每位园长可以根据观念、幼儿园的条件、教师的特点选择最适合的课程。这是今后多元课程的发展方向。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可以相结合,不同内容可以选择不同的课程,有的采用学科课程,有的采用主题课程,有的采用活动课程,都是可以互相结合的。
二、未来社会的特点与需求
1.未来社会的特点:未来社会是什么样的呢?因为幼儿教育是未来教育,幼儿园的孩子是三到六岁,那什么时候走向社会,就会是下个世纪至少二十年代了。就是说幼儿园不培养今天的社会公民,而是培养未来社会的公民,所以幼儿园教育的性质是未来教育,必须思考未来社会的和需求,按照社会的特点与需求来培养孩子,而不应该按照今天社会的需求培养孩子,应该放远眼光。文化大革命的时候谁能想到知识那么重要,下乡期间,有的人还在努力学习。文化大革命后七八年,第一次大学招考,在幼教界里,朱慕菊是北师大那一届的毕业生,现在是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副司长。庞丽娟也是那届毕业生,现在是北师大博士生导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秘书长。那一届的很多学生都是幼教办的精英。所以培养孩子也不能想到今天的需要,而要想到未来的需要,未来需要什么,我们就培养什么。所以要说未来社会的第一个特点就是科学化。未来社会是科学高度发展的社会,科学要进入每一天的生活,进入每一个家庭。现在有些人已经不适应今天的社会了,将来还有更多的东西出现,每天生活可能都离不开。未来社会是科学的社会,不是只需要几个科学家,而是要一代人更具有比较高的科学素质。科学素质指的是有知识、有技能,但不仅仅是这些,还包括兴趣、能力,还有非智力因素的东西,所以要求每一个人都有高的科学素质。第二个特点是国际化。随着旅游的发展、交通的发达、互相合作的增多、通讯手段的发展,世界相对越来越小。现在我们把地球叫做“地球村”,把世界的距离缩小了,大家很容易互相联系,互相沟通,将来的社会是个多元文化的社会,各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会越来越多,就要求我们的孩子首先要认同多元文化,没有种族歧视,根据国际化的要求考虑我们的教育需要什么。第三个特点是多变化。未来社会的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知识不断更新,将来的知识都是终生学习,幼教界变化也很快,新观念、新思想、新成果出来就要不地更新、不断学习。大家都看这一篇报道,中国和日本的孩子参加夏令营,中国的孩子累了,可以把背包拿下来给教师背,日本的孩子发高烧也要坚持走下去。这就说孩子的生存能力,一个是体质不一样,一个是意志不一样。我去日本参观一个儿童活动中心,是十几层的高楼,儿童活动室都在六、七、八楼,那个楼里有电梯,但是这部电梯只许大人坐,不许孩子坐,孩子要去活动室必须走楼梯。那要是在中国,肯定让孩子先坐,甚至坐在里面还要抱着孩子。这样的情况能有好的体质吗?中国的孩子在家里是独生子女,包办代替过多,虽然体、智、德、美在幼儿教育阶段“体”放在第一位,身体对幼儿阶段发展很重要,很多以后可以再学,但是身体发展只有在小龄才能发展,到大龄只是精确度,在家包办代替过多,在幼儿园对体育重视不够,使得孩子在身体发展方面有很大的问题。生存能力其中一个就是身体素质问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适应能力问题、心理素质问题,心理素质是否健康,适应能力是否强,因为每个人今后会面临很多挑战,未来社会是个快速变化的社会,所以会有很多的变化,大家要不断去适应新环境,新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角色和地位。就眼前的事情来说,现在有很多下岗的人生活都一样吗?很不一样,有的人还希望下岗,能去寻找更好的发展方向,去适应社会的需要;而有人的下岗后只能怨天尤人,就觉得没办法了,生活不了了,这就是生存能力很不一样。还有我曾看过一个报道,在四川办了一个抗挫折学校,到这所学校去会给一些很挫折的事情,然后怎么来抗这个挫折,适应这种情况,才能够心理很健康。前面所讲的天才不能成材的原因很多都是因为心态不平衡,不能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能适应新的变化,这样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所以学会生存是包括素质和心理素质两个方面。
这是第一个学会,学会生存,所以在课程设计里面,关于身体活动有很多活动,心理活动在社会性活动里有很多。
第二个学会是学会认知,即学会学习。学会学习包含几个方面,一个是学习的兴趣,是否喜欢学;一个是学习态度,是否认真学,是否积极学,主动地获取信息;还有一个是学习能力,能力就感知、观察、比较、判断、推理等等;再有一个是学习方法,怎么学,怎么去主动探索,怎么去自己寻找答案,这些都是学习的方法。北京有一句话叫“男孩比女孩聪明”,我从七九年开始搞科研以后,每个学期我都测查我自己班孩子的发展情况,所以每学期测查一次,因为有这样一句话,我就想证实一下是否男孩子比女孩聪明。就把男孩分为一组,女孩分为一组,把成绩进行了对比,结果是没有差异,男孩与女孩的总分没有差别,但是个别项目有差别。比如说男孩的创造力高,女孩的注意力、记忆力比较高,但总分没有差异。那到底什么造成了孩子的差异呢?又把孩子分为淘气的一组,听话的为一组,两组再进行对比,结果又是没有差别,总分还是没有差异,也是个别项目有差异,比如语言重复能力就是听话的孩子高,创造力还是淘气的高。后来我想到底什么影响孩子的发展呢?又把孩子重新分组,按学习方式分,一组叫探究型的孩子,把那些爱提问题的、感兴趣的事情特别集中的分到这组去;一组叫记忆型的孩子,记忆型的孩子的特点就是上课特别专心听讲,老师讲的东西都能记住,都能学会,但是很少提问,教师不讲的东西是不怎么去注意的。这两种孩子测查成绩双进行了对比,结果极显著,探究型的孩子的成绩大大高于记忆型的孩子,因为我测的不是知识,测查的是能力。观察能力、比较能力、概括推理能力、创造能力等等,探究型的孩子总分大大高于记忆型的,当然也有个别项目是低于它的,比如语言复述能力。大多数能力,尤其是判断推理、想像创造能力大大高于记忆型的孩子。这件事对我教训是很大的,使我认识到学习方式是影响孩子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说,孩子学习不仅是学知识,而且从另一个角度说,知识和技能该不该学呢?该学!但是学的落脚点不完全落在知识上,可能通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要发展其它更多的东西。知识学完是会忘的,大家可以想一想,你现在的知识有多少是六岁以前学会的但是能力是六岁以前获得的,比如语言能力、动作能力。知识是很少以前获得的而留了一辈子的,大部份是忘了。有些是被后来的知识替代了,有的知识被更新了,所以知识是很难保留有益于一辈子的,真正有益于一辈子的是兴趣、态度、能力,这些是有益于终生的,所以情感、兴趣、态度、能力比知识更重要。因此我们让孩子学的时候,只要求教会他学习,而不是说教给他东西,这是幼儿教育必须遵循的原则。
第三个学会是学会做事。学会做事就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是不是有知识的人一定有成就,高学历的人一定是高成就的呢?不一定!当然一点知识没有不可能有成就,在有同样知识的情况下,绝对不是同样的成就,所以有没有成就是他会不会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也就是一种做事及办事的能力。像北京电视台曾做了一个实验,把孩子蒙上眼睛开车送到郊区,一个他们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然后让他们下车自己回家。孩子们就在那儿转来转去,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也不知道往哪儿走,然后发现有一个商店,就进去了问回北京怎么走。这“问别人”说是一种学习,知道有问题去问别人。问完了以后找到车站,发现马路两边都有公共汽车,那到底坐哪边呢?又东看看、西看看,后来又问从这趟车下来的人从哪儿来。这又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终于回到了家,这就是说自己去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在幼儿园教育里,学了一个有关什么东西的知识,能不能用呢?我做过一个磁铁的活动,这个活动做完了以后给他们留下任务,让他们自己去完成、去探索。下课不是学习的结束,而是继续学习的开始。这就表现出来学习的能力很不一样了,有的孩子可能一个东西也做不出来,照着上课教的东西弄一个,但有的孩子能力就很强,自己去创造。有一孩子第二天就给我带来一个机器人,用鸡蛋壳做了一个脑袋,用铁丝和橡皮泥做的腿,下面弄了一个铁片,头上用橡皮泥捏了一顶帽子,把机器人搁在小盒子里,用磁铁吸机器人就会走。但是由于头重脚轻,一走就倒。后来他把橡皮泥帽子拿掉,这下不倒了。这其中又是一种学习,第三天又拿来一个机器人,在蛋壳外面糊上纸,过了几天拿来一个纸盒,一盒子全是磁铁玩具,送给全班小朋友一人一个。这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这次在全教会上,江泽民也提出今后教育里创造力是核心,未来社会计算机可以代替人很多劳动,唯一有一件事不能代替,那就是发明创造。所以学会做事里,一个是运用适应的能力,一个是解决问题的,还有一个是创造力。
第四个学会是学会共同生活。未来社会是个多元文化的社会,社会里互相交流和合作越来越多,还有未来社会的高科技发展,发展以后有很多事情是需要合作才能完成。古人要是不得志便隐居;鲁宾逊漂流到一个孤岛上靠所带的几颗种子便能生存。而现在需要学会互相理解、互相沟通、共同生活,尤其现在中国社会小龄化,能互相理解、沟通,共同生活,能够学会合作、分享。现在中国家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没有同伴,六口人围着一个孩子,所以,这样的结果孩子觉得很多东西是应该的,大家应该为他服务,他就不会和人交流、合作、分享。幼儿园最有利的条件是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共同生活的机会,幼儿园有伙伴、有老师,幼儿园的天地要比家里大,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幼儿园的这个优势,幼儿园的教育功能不能被家庭替代,家庭很难提供共同生活的经验。所以在幼儿园里培养孩子共同生活的能力,让他从小懂得和人合作、交往、沟通,能够自尊并尊重他人。
三、幼儿园目标与活动课程
1.背景
这是《幼儿园工作规程》实验的一个成果,当时《幼儿园工作规程》在全国定了十个试点园,其中北京市五幼是试点园之一。指导小组在一个园做实验,然后第二年就把实验推广到十一所幼儿园,共三十九个班、一千多个孩子参加,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做的。这个科研从1979年开始搞,79-84年搞的是幼儿园尝试教育实验,当时研究的是单科教学;84-88年搞的是幼儿园综合教育;88-91年搞的是幼儿园活动结构,在搞综合教育的基础上我们又发现研究的教育内容、形式、方法多了,面对幼儿园生活研究的少,幼儿园活动结构研究重点是三个:时间、空间、师生关系。从91年开始搞幼儿园目标与活动课程的实验,到96年结题。由于出版以后全国有上百万的孩子使用,用完以后这几年听取大家的意见做了修正,又把一些新的教育观念和思想吸收进去,所以今年刚出版这套书。幼儿园使用指导讲的是整个指导思想,涉及原则、环境布置等。3-4、4-5、5-6岁教育课程里,每一本里都是幼儿的年龄特点,然后幼儿年龄教育目标、月教育目标等。还有配套的幼儿用书和配套的操作材料。96年后搞的教具的研究,我们主张解放老师,给教师提供很具体的计划,让教师不用花很多时间去写计划,把时间花在观察了解幼儿上去。
2.课程
①建立目标体系:设计课程首先环节就是确定目标,把目标变为六个层次,总目标就是《规程》里说的体、智、德、美四个方面,把它分为领域目标,领域目标是身体发展、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三个领域,所谓五个领域是把认知发展分为语言、科学和艺术。这样就五个领域。我们是想和“四个学会”相对应,身体发展、认知发展里包括学会学习、学会做事,社会性发展是学会共同生活。然后确定孩子的目标,这三个目标分解为学期目标、月目标、最后一个是活动目标,这样形成了目标体系,总目标和年龄目标的特点:是事先确定的,依据是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实验的验证来确定的,是研究小组制定的。身体发展、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三个目标的特点是观察在前,目标在后,它是事后确定的,依据年龄目标,这是本班教师确定的,它是不断调整的、动态的目标。因为各班情况不一样,一定在先观察来做一些调整,我们不能要求每个教师从零开始,所以减轻教师的负担,让教师有一个依据。
②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创设教育环境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物质环境,幼儿园物质环境,幼儿是和环境相互作用下发展的,他是在活动中学习的,所以幼儿的学习离不开环境和材料。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环境材料,促进幼儿的发展。创设环境要依据几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目标性原则。也就是说我们提供的环境和目标相适应,要围绕目标布置环境。首先不同的年龄环境是不同的,因为不同年龄的目标不一样,环境就不能一样,现在好些幼儿园的环境大同小异,好像很雷同,大、中、小班都差不多。大、中、小班年龄不同、特点不同、目标不同,环境就不同。小班刚从家庭走向幼儿园集体生活,所以小班的环境应该是接近家庭,比较温馨、宽松、自由,应该使用大型的玩具,同类的玩具数量比较多,种类不一定很多,同样的“娃娃家”可设两个甚至三个。大班面临着升入小学,环境应该接近小学,为入小学做好准备,但并不一定要求小学化。应该增加智力活动,幼小衔接的内容。像规则意识、任务意识的东西就要加强,这些规则不是教师定的,而是教师和孩子共同制定的。所以小、中、大班不同的年龄应该有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间应该有不同环境。比如国庆节前,可能要进行爱祖国的教育,可能要设计一个出现国旗、地图、各地风景的照片、各地特产的展览等。第二个原则是活动性。活动性应该吸引孩子参加活动,像原来我们设计一个计算区,谁也不来玩,怎么办呢?可以改变形式,增加一些孩子感兴趣的材料,像棋类的东西,另一种方法就是撤掉,把材料放在其它活动区里。活动性里还有一个意思,就是材料应该是可变的、可活动的,我们主张给孩子提供的东西不要提供现成的东西,多给孩子提供废品、可变的材料、半成品,让孩子自己动手去制作。比如说一棵树,教师可以用牛皮纸做成立体的树干、树枝,然后让每个孩子画树叶,一面都涂成绿色,另外一面涂成黄的或红的,然后把树叶都挂上。开始绿的一面都朝外,秋天到了,让孩子每天翻过一片树叶,天天翻,这棵树就渐渐地变红了,渐渐地变黄了,这就给孩子一个秋天的变化的一个经验,使孩子懂得了“渐渐的”含义。第三个原则是安全性,其实安全性大家都知道,但注意不够,并不是说危险的东西不能用,比如像蒙台梭利教具里就为孩子提供刀子、玻璃的瓶子,专门培养孩子专注、认真、小心、规则,让孩子知道怎么使用这些东西,怎么自我保护,但不是无指导性,随意给孩子提供这样的东西。还有有的玩具比较便宜,材料好多都是有毒的,这是绝对不允许的。第四个原则是参与性。这也是新教育观念的体现,要让孩子成为环境的主人,环境是为孩子设计的,不是为园长或者参观的客人设计的,环境的设计不仅是为了美化,更多的是为了教育,为了促进孩子的发展。所以我们要求儿童参与环境的创设,而且要求参与程度达到50%。有的幼儿园,完全用儿童作品来布置环境,还有很多是教师为他们提供一个背景,剩下的都让孩子自己去做。比如说“春天”,教师就画几棵树,一条河,然后孩子做的桃花粘上,做柳条挂上,做蝌蚪粘上等,所以教师只要提供一个空间,一个背景,一个活动场所。还有活动区里的也应该让孩子参与搜集和准备,尤其像自然角的东西。还有规则也让可以孩子参与制订。第二个方面是精神环境,精神环境就是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师生关系。《规程》出来以后把环境提得很重要,而尤其是精神环境。精神环境主要指的是师生关系、活动气氛。首先第一点要做到尊重幼儿的人格,不能体罚和变相体罚孩子,不能讽刺挖苦孩子,不能随意给孩子起外号,应该爱每一个孩子。教师什么样的行为对孩子发展有利,什么样的行为对孩子发展不利,这不光是师德问题,应该想到对孩子的发展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不是说别人的监督下能够真正做好的,是要教师自己去调整的。这套教材里头有一个是专门评价教师行为的,但是强调这个评价是自我评价,而不是他人评价。自己控制自己的行为,是教师自己调整的。我们提出两个口号,让每个孩子相信“我是好孩子”,让每个孩子相信“老师喜欢我”,这是很难做到的。我们做过一个实验,设计好了问卷,我们到幼儿园门口,到晚上离园的时候,在门口把问卷给每一位家长,让他们回家问自己的孩子“你在班上是好孩子吗?”“老师喜欢你吗?”“你们班谁是好孩子?”“老师最喜欢谁?”填好后交给我们。我们对实验班和非实验班都进行了比较,实验班大、中、小合起来,说自己是好孩子的达到百分之八十六点多,还有的孩子说自己不是好孩子,尤其是大龄孩子。小龄孩子大部分都说自己是好孩子,说老师喜欢他的达到百分之九十七点多,这说明教师确实是时时刻刻都很注意。
③尊重幼儿的需要。由李鹏签字的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里,就提出儿童是有自己的权利的。而中国孩子的权利是无人重视的,比如说孩子有游戏的权利的,我看我们的儿童权利是可以剥夺的,“今天你这个没学好别玩了!”等等这些事情经常出现,没有把它看成什么问题,作为《儿童权利公约》里儿童生存的权利、游戏的权利、参与的权利等等都是提出来的,而且各国首脑都签字的。但我们宣传的不够也重视的不够,在尊重幼儿的需要我们过去也不太重视。在八十年代末,有一个瑞士的教育家到我们幼儿园来参观,参观完了就和我们座谈,座谈时提出说“你们小班的教师讲故事为什么站着?”当时我们感到很奇怪,站着讲故事怎么了,我觉得不以为然,这有什么问题,可他说不平等。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不平等”。后来一次我们和台湾的朋友一起交换讨论,他就提出来培养教师的时候做过一次活动,把教师带到电影院门口,在电影散场的时候让教师蹲下来,蹲在人群里感受一下是什么感觉,就是孩子在成人的包围之中的感觉。我们要了解孩子,理解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问题,孩子的视野跟成人是不同的,想问题的方式跟成人也是不同的,我们要了解和理解孩子,走进童心世界,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需要。
④我们要安排合理的时间,营造轻松的活动气氛。活动时间是影响孩子一日活动的精神状态,是紧张,还是轻松。我们参加一个调研,是国际评价机构REA一项国际评价组织的一个调查,这项调查有一张问卷是问孩子一日活动,我们抽样的有散居儿童、集体教养机构儿童,结果填这张表时就发现很大的问题。我们到幼儿园里去填表,几点到几点来园,几点到几点吃饭,几点到几点活动……从早到晚24小时的活动根本就填不下。然后又到家庭去调查,发现在家的孩子都填不满,几项活动就完了,这个对比给我们很深的印象,结果发现所有家庭孩子都是这样填不满,而且幼儿园集体教育机构都是填不下,这反映我们孩子老在环节中过渡,大家想一想什么时候最容易出现问题,那就是等待时最容易出现问题。真正的玩起来或上课时很少出现问题,所以环节过多是造成孩子紧张的一个原因。所以我们要调整幼儿的活动时间,我们就把活动时间调整为四段时,生活活动也尽可能是自然过渡,一段是集体教育,是半个小时,每个半天都一样,上下午都有,半小时左右;二段是自选游戏,就是室内的活动区自选游戏,五十分钟左右,这两段时间可前可后,各幼儿园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三段是体育锻炼,我们没有体育课,但是每天上、下午都有体育锻炼,这个体育锻炼15-30分钟,包括做操、基本动作训练和游戏。体育锻炼是集体的、有目的、有计划进行,但形式不一定是排队做操;四段是户外自由游戏、体育器械、饲养、种植、观察,都是自由的、自选的,提供充分的材料让孩子去活动,只能把意图隐藏在材料里。所以把时间分为四大段,然后每一个环节自然过渡,自然过渡就是用一些信号让孩子去自由活动,比如说上厕所不要单设一个环节,能否含在活动中间,有先有后自然去做,这样减少环节,自然过渡,尽可能地减少等待,这样使一日活动更宽松一些。
3.指导幼儿主体活动
幼儿与成人是不同的,所以他的学习方式也和成人不同,幼儿掌握概念是不同的年龄层次掌握的水平是不同的。幼儿阶段掌握的是一个具体事物概念,和日常生活概念,不是抽象的科学概念,同样是水,幼儿阶段的概念是拿不起来的,东西放进去是透明的,能看见底的,一倒就会流的,冷了就会结冰,热了就会开的这样一种东西就是水。用不着掌握什么概念。到小学阶段就会知道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就是水,零度结冰,一百度沸腾。到中学是两个氢,一个氧是水,小学就不能教这个,在不同状态下水有不同形式,所以不同年龄掌握概念水平的层次是不同的,幼儿阶段是掌握日常生活概念、具体事物概念,不是抽象的科学概念,不能强求孩子掌握那些科学概念,所以我们让孩子直接参与,充分体验,积累经验。如果让幼儿主动地去学习,需要教师调动起孩子跃跃欲试的学习热情,下面讲一些可以调动起孩子积极性的学习方法:
⑴激疑与猜想:即激发疑问,猜想结果和答案,就是让孩子有疑问,想知道,然后先猜想可能会怎么样,可能有什么结果,从这里开始学习。比如说要给孩子讲空气,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怎么才能让他有兴趣呢?那我先发给孩子一个充气玩具,那肯定爱玩,怎么想办法让它鼓起来,那谁都知道一吹就起来了,孩子们都在玩吹起玩具,那怎么才能让它憋下去,把气放出去就憋下去了。那怎么会鼓起来,又憋下去的呢?里面到底有什么呢?这就可以引起他们的兴趣。还可以拿个透明的杯子,在拿一条手帕塞进去,然后拿一缸水把杯子倒扣在水里,但一定不要碰到缸底,碰到缸底小朋友就会说堵住了。整个杯子都进到水里,就问小朋友手帕湿了没有,让小朋友猜,说湿的举手,说不湿的举手。这时再直着拿出来,手帕是干的,一点都没湿,这样孩子的经验和结果就有矛盾了,就会有疑问,为什么手帕没湿,是什么东西在里堵着水就进不去了呢?这样反复试几次,然后再斜一下,就会看见泡泡、水泡、气泡、空气,有意地引导孩子去猜手帕湿了吗?猜完以后把手帕拿出来,湿了。这时让大家想想为什么第一次不湿,第二次会湿呢?第一次是什么东西堵着,水就进不去了;第二次为什么就不堵了呢,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就这样引导他们去想到气泡和空气的问题,这就是激疑和猜想。还有其它的活动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比如说社会性活动离的哭、笑、生气。可以画几个脸谱,哭的、笑、生气的,或者脸谱是活动的,让孩子自己去摆脸谱,摆好后说它在干嘛呢?孩子就说“它在笑。”那它为什么会笑,让小朋友猜想,实际上是小朋友的一种情感体验,知道理解的情感,然后怎么会哭,什么情况下会生气,怎么做别人会生气,怎么做别人会不生气,让孩子互相学会共同生活。象这种活动也是让孩子去猜想,联系他原来的生活经验,然后来理解别人的情感。
⑵操作与尝试:操作就是动手,让每个孩子都活动起来,然后尝试会怎么样。“冻冰花”是很多的操作和尝的活动,每个孩子头一天冻块冰,第二天拿进来,按一按、摸一摸这块冰感觉怎么样,然后把冰放在水里会怎么样,按下去就浮起来,让孩子们操作,然后透过冰看一看,看见了什么,冰是透明的,然后教师故意不小心把冰掉在地上,冰是很脆的,一掉到地上就会碎了。冰是浮在水上的,可以告诉小朋友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冰窟窿里,可以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时间一长小朋友的碗里就会有水了,碗里的水是从哪儿来的呢?孩子就会说是冰化的水,要让冰快点化怎么办?小朋友就猜想了,有的说“放在炉子上烤”,有的说“放太阳底下晒,这样就会化得快。”老师就说:“那咱们来试一试”。这就叫尝试活动,让小朋友暖气罩打开,把冰放在上面烤,另一组去用水冲,一组把冰放在热水里,再一组把冰放凉水里等等,看看冰会怎么样。这里的已经不象课堂了,大家都下去活动了,当然这种情况老师要有常规,只要我在走来走去,大家也可以来回走,只要我往前一站,小朋友也知道该回来了。我看差不多了,就问“你的冰怎么样了?”小朋友有的说“我的冰没了”,“我的冰还有一大块”“我的冰还有一小块”,这就是通过尝试发现了越热冰化的越快。那么怎么能把冰化得慢一点呢?又提出好多办法,有的说放在冰箱里,有的说放在阴凉的地方,有的说卖冰棍的用棉被包起来就不化了等等。同样试一试,到底会怎么样,拿出三块冰,一块放在盘子里,一块放在暖瓶里,一块包在棉花里。等中午吃饭时再拿出来看一下,放在盘子里的冰没了,就成水,放在棉花里的冰把棉花弄湿了,冰小了,放在暖瓶里的冰打开一看,还有一大块。又让小朋友猜想为什么暖瓶里的没化呢?小朋友说外面的热气进不去,里面的冷气出不来。还有像数学活动的测量统计都是操作和尝试的活动,测量就是让孩子用不同的方法去量,量桌子的长、宽,屋子长、宽,孩子可以迈着步子量,也可以用绳子量。然后量一棵树有多粗,一个人搂,两个人搂看看有多粗,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有多长,三个人拉起手来量等等,这样一些活动都是操作与尝试的活动。
⑶交流与讨论:有的孩子从来不发言,原因有很多,有的胆子小,有的性格内向,有的怕错,有的不会回答,有的没兴趣,有的注意力不集中,这些孩子都可能不发言,不回答,但是教师老把机会给那些“明星儿童”,“角落儿童”就没有机会说话了。因为我认为这是我们过去的教学模式一问一答的方式,一问一答的提问方式一节课中有多少孩子能说话呢?我做过统计,我带试验班时,每节课我都录音,要用两个半小时才能整理完,整理完后,要统计分析,看看这个活动提了多少问题,哪个问题有几个孩子回答,哪个问题没人回答,为什么?哪个孩子回答几次,哪个孩子没回答为什么?哪个问题回答跟我教的一模一样,哪个问题回答是各种各样,为什么?通过这样的统计分析来了解孩子到底为什么会这样,然后为改进教育过程,我到底应该怎么做,到底哪些问题是应该提的,哪些问题是不应该提的,通过这样的统计结果就发现:发言最多的是60-70人次,平均一分钟有两个人在回答,但是也不平均,刚才说了明星儿童老回答,角落儿童老不回答,那就有的孩子就没机会说话了。所以一问一答的方式限制了孩子说话的机会,所以我们就提倡交流和讨论的方法,就是在教育的重点、难点和疑点上提出总是让孩子七嘴八舌地议论,同时说话,互相启发。重点指的是今天主要要让孩子掌握和发展的方向,难点指的是孩子不容易达到的目标,疑点指的是孩子容易出错、有疑问的地方。这时老师提了问题,说“先和小朋友商量商量,说一说,讨论讨论”,这时就不象课堂了,象茶馆似的,孩子们你跟我说,我和你讲,在这种情况下本来胆小的孩子不敢站起来说,他敢坐在那儿说,原来对自己说话没把握的孩子一听别人说,他觉得我说对了,一会可能就敢举手回答了,刚才没注意、没想的孩子,听别人一说也许就想了,所以这样孩子说话的机会就多。我现在也看到很多幼儿园也采用讨论的方法,但是大多数老师没有完全领会,为什么要讨论,在孩子们讨论时老师有两件事要做,一是听,听是为了解幼儿的现状,到底孩子明白不明白,有多少明白,有多少不明白,有多少老师没有想到的孩子想到了,这就“听”。目的是组织提问顺序,听完后,了解了现状,就可以决定先问谁,后问谁。组织提问的顺序有三种:不行的,不明白的,特别聪明的。三种孩子先问谁,我的方法是首先提问糊涂的,因为这些糊涂的孩子一般是上课不回答问题的,能力差的,这些孩子首先给他机会说话,否则他就没机会说话了,就成了“角落儿童”。要引起大家讨论的兴趣,让他站起来先说一个答案错了,说完了,明白的孩子是坐不住的,就要说,他说的是正确的。同时两个答案存在,那么别的孩子就要思考,这样大家都会举手引起讨论,甚至争论,所以要先提问那些错误,糊涂的孩子,然后提问明白的孩子,来找到正确的答案,最后提问那些特别聪明的,给大家一个启示,一个示范,让大家以后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第二件事要“说”,跟不说话的孩子说,老师要看看有哪些孩子不说,这些孩子当中,有的是不会他不说,有的也许是会他不愿跟人说,这种情况有两种处理,一种是不理他,就让他错着,为什么呢?因为等会就先问他,这样大家才能讨论,如果没一个错的就不能引起讨论,但是要看看这个孩子的性格,如果这孩子很内向、很胆小,那就不能这么做。第二种情况是问他,他根本就没想,一点都不会,这种孩子是做事能力最差的孩子,也是我们要说的重点。这些孩子从来不发言,什么也不会怎么办?我往往采取教给他的办法,我悄悄地把答案告诉他,不让别人知道,然后请他回答问题,只要回答了,我就当着全班的面表扬他:“瞧他多勇敢呀,多聪明,说得多好呀,大家快给他鼓掌”。这孩子心里就会美滋滋的,这让孩子觉得心里有一种成功感,我这样做就是帮助他获得一种成功。我把成功看得很重,我认为一个人的成功是一个人的智慧和自信的催化剂,一个人如果屡屡失败,永远没有成功,那么这个人将失去自信。越成功越自信,越会努力地去想、去学。所以这样帮他获得成功,有一种成功的体验,他会有一种愉快的感受。只要他有几次敢说以后,将来就会对提问和回答感兴趣,可能会慢慢思考了了,也开始举手了,慢慢地也会说话了,也爱说话了。这样的工作一个孩子一个孩子地去做,那么不说话的孩子就会一个一个都说话了。所以我们要帮助孩子获得成功,帮助每一个孩子,不能只帮助“明星幼儿”,更要帮助那些能力差的孩子成功。我经常说家长和教师里有些话是不许说的,叫禁语,比如说“笨”就应该在家长和教师嘴里出现。对任何孩子不说“笨”,只说“行、能、好”,因为孩子对自我能力的评价很低,他对自我的评价来自周围人对他评价,成人老说他“笨”,他就自认为笨,他本来能做的事情也就不去做了,本来努力一下就能办成的事情也不去办了,所以千万不要对孩子说“笨”,尽量让每个孩子觉得自己是行的,自己是能的。
④发现与创造:就是不把答案直接告诉幼儿,而是创设环境,提供材料,带领幼儿去寻找答案。过去是把东西告诉孩子,让孩子记住了再说出来,现在是通过创造环境,提供材料,组织活动让孩子自己去把答案找出来。这是一种反过来的学习方式。因为目标变了,不是把知识放在重点,我经常看到有的幼儿园不断地宣传自己,说会背多少多少首诗,会认多少多少生字,我认为不是最关键的、最必要的东西,非让孩子在幼儿阶段进行机械训练,把很重要的东西倒丢掉了。幼儿阶段什么最重要的就教什么,不重要的东西让孩子以后再学,速度会快得多,所以说幼儿阶段最必要的东西必须在幼儿阶段学,有些东西能学,但有没有必要学是一个问题。让孩子尽量去学会学习,让孩子去发现、去创造。
⑤参与与体验:幼儿的情感来自于体验,社会性活动一般都采用这种办法。
总结:教育是一门科学,有规律可循,有儿童特点,但也是一门艺术,它不可以照搬照抄,它是可以创造的。所以教师要像研究艺术一样,利用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来组织最好的教育活动,因此教育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要认真地研究,了解孩子,便会成为优秀的教师。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