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09-11-21 22:00:46
1987年刚入风电行业的时候,武钢还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小伙子,充满干劲,笑容可掬,走路风风火火,说话掷地有声。1989年,武钢成为新疆达板城风力发电厂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厂长,一干就是6年。22年后,已经是新疆金风科技(以下简称金风)董事长武钢在回忆往事的时候仍然很激动。
“几十米的高空作业,带着恐高的晕眩,那种一览无遗的感觉真的非常刺激。我经常自豪地告诉别人,这份工作是力量和智慧的完美结合。”
6年的厂长生涯让武钢认清了一个道理,对风电场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最新的科技,而是最耐用的设备。那时候国内大部分风机都是靠进口,成本高昂,而且最让人头疼的是,一旦出了问题后果不堪设想。达坂城风电场在此方面曾有过惨痛教训。51台由荷兰政府贷款的早期机组,因运转过程中损坏,生厂商又已支零破碎,无人接手维修,长达10年不能运营。
接下来,用了22年的时间,在新疆博格达峰清奇峻秀的背景下,武钢亲手把一个亏损的风电场带领成为了国内最大的风电设备制造商之一,目前金风拥有国内该市场的18%的份额,连续9年销售额增长率超过100%,并且终结了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企业没有核心技术的历史。
并购并非成功的全部
“当我们真正了解了Vensys的全部技术方案之后,高兴的心情无法表达,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武钢说起2008年的那起在业内轰动一时的海外收购时滔滔不绝。
2008年,金风斥资4120万欧元收购德国风机设计公司Vensys,由此掌握了风电设备制造业的核心技术——直驱永磁风机的全部“秘密”。通过这起跨国收购,金风成为中国首个掌握直驱永磁技术的公司,结束了源源不断向国外公司交专利费的命运。
今年金风计划与Vensys共同在德国新建一家风力发电机组制造厂,总投资约为500万欧元,并计划另外投资人民币6.1亿元用于研发容量为2-5兆瓦的新型发电机组。而就在三个月前,金风公司还刚刚收购了美国明尼苏达州UILK项目,总投资1050万美元,并且开始加大在美国市场的投资力度,包括销售风机设备和建设风场。
和中国所有整机厂一样,2008年之前的金风科技走的也是从国外买技术许可证的道路,“每生产一台风机都要向国外设计公司交一笔费用。”武钢说,这样的产业发展路径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中国没有一家企业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研发能力。
“我们需要自己的核心技术,但没有必要一切都从头做起。”武钢说,收购Vensys是金风走向自主研发的战略性布局。为了不让被收购后的Vensys成为一个空壳,他有意只买了对方70%的股份,原来的德方团队仍然拥有30%的股权,人才悉数被留了下来。
不过,金风对于Vensys的收购并不容易,而其一度险象环生。由于该公司拥有世界风电尖端技术研发能力,是全球开发永磁直驱技术的领先者,因此被GE等多家国际巨头觊觎已久。“我们能够最后胜出的原因是,中国日趋成熟的风电市场已经成了全球的投资热点。”武钢说,“通过并购Vensys,金风不但获得了其成熟的技术团队和核心技术,而且利用Vensys品牌打入了欧洲市场。除此之外,我们还将继续分享来自印度、阿根廷与欧洲等国客户的技术使用费用。”在他看来,金风这12年来最大的改变并不仅是销售额上的突飞猛进,而是从一家单纯的风机制造商转型为一家业务包括技术转让、卖风电场以及提供服务的复合型企业。
在金风的海外版图中,欧洲无疑是最重要的市场。早在2007年以前,德国金风就已经在欧洲安营扎寨,展开市场调研和前期的研发准备。
不过,并购并非成功的全部。在德国技术基础上的二次研发同样关键。由于Vensys的技术方案基于的是德国的装备制造水平,远非中国所能比,因此德国技术如何在中国落地成为金风面临的重大课题。
“掺沙子”,这是让金风科技得意的小手段。把中国工程师派到德国,把德国工程师请到国内,提供一切机会让研发人员凑在一起工作与交流,把老外满脑子的技术“吸”出来。这招的效果立竿见影,金风科技的整体研发能力迅速提高,一系列技术本土化问题得到了解决。金风的整机研发正在加速,它们将是中国第一批企业自主设计、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风力发电机组。
去海外招兵买马
作为国内最早的风电制造企业,1998年金风成立时的注册资本仅为300万人民币。当时公司主要是通过购买国外先进风电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组织专业化协作生产,以此实现大型风电机组的国产化生产。11年后,在国内中小板上市的金风总市值约387.80亿元,最新的半年报显示,其实现营业收入38.07亿元,同比增长216.15%,净利润5.6亿元,增长246.71%。
海外并购与投资建厂只是金风科技国际化战略中的重要一步。武钢说,“我们正在大规模招募外籍员工与具有海外背景的人才,并且拟于近期赴H股上市。”不出意外的话,这家新能源公司将成为国内中小板上市公司中“A+H”模式的第一家。
“目前国际业务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招兵买马,负责国际业务的澳大利亚与马来西亚同事是6月份来的,搞研发的同事8月份刚刚从新加坡招来。”金风负责国际业务的有关人士说,公司正在德国、美国与澳大利亚等地招募当地员工。
在金风的业务部门中,具有海外背景的员工数量已经过半,这些来自于维斯塔斯、通用电气、西门子等世界顶尖风能公司的国际化人才将成为金风走向国际市场的先锋队。
武钢说,金风未来将以欧洲、北美、澳大利亚为三大目标区域市场,以古巴、南非等国为应需布点市场,以中国为中心的泛周边地区为渗透市场,形成市场国际化的基本布局。
做大后做减法
“企业之间的竞争,在别人没做的时候,你靠模式。当别人都做的时候,你要有一定的相持力,这个很重要,这是一个企业的硬功夫。总想走捷径,企业肯定要失败。创新是必要的,但基本的那些东西是永远都不能缺的,你必须扎扎实实。”武钢这样说。
在他看来,企业的活力来源于做大后要做减法,不断创造出新的创业平台,并减少对事对人的控制与干预,仅做战略指导,用人不疑,鼓励员工到市场环境中打拼,形成天然的激励。
三年前,武钢送10多个新疆小伙子到北京开始风电服务创业。1年后,服务公司就买了半层楼,去年营业额达8000多万元,今年争取近两亿。随后,项目开发公司、风电物流与电控公司相继成立。
目前,金风正忙着在澳大利亚收购一家风电场,目前已经进入了关键环节。在东欧和非洲,一些潜在项目也在谈判之中。一方面,金风直接向外出口风机;另一方面,它也在利用自身的资金、技术优势,通过投资控股海外风电场,来带动风机的出口,这就是其“开发销售”模式。在这一模式中,于2007年成立的金风全资子公司北京天润新能源有限公司扮演了关键角色。该公司不但在国内投资风场,还将触角伸到了海外,成为金风国际化道路上的重要投资平台。
“将金风机组运用到美国项目中,以获得在美国的运营业绩,这样正常运营几年后,金风的机组就能获得当地银行的认可,届时再将机组大批量销售到美国,价格便有了保证。”金风负责海外业务的有关人士说。“金风的一贯模式就是两头在外,即核心部分自给,其他零部件依赖外部厂商提供,正是依赖这一模式,金风近几年完成了快速增长,今后,这一模式将在海外延续。”
不过,在充分储备了国际人才、技术、市场与资本的国际化道路之后,金风的国际化之路仍然充满挑战。“和国际巨头们相比,我们的研发能力还不在一个层次上,这是必须承认的事实。不过,这一切正在被改变。”武钢这样说。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