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自网络 2009-11-23 14:33:46
导读:幼儿的探究只停留在表面,这时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具有引导性的问题,让幼儿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把探究深入下去;也可拿来相关的、与原有材料之间能生成矛盾或问题的操作材料,引导幼儿进行探究;让幼儿回顾已有的生活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新的操作方式,还可以改变幼儿原有材料的操作方式,通过变化来引发新的问题和新的探究。
师幼互动是教学过程中受到较多关注的一种互动方式,它专指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师幼互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表现形态,存在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表现在幼儿园教育的各个领域,并对幼儿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重要影响。众多研究表明:教师与儿童之间的积极情感关系会促进儿童的自律以及人际关系能力的发展;教师对儿童的热情、敏感及有回应的互动有助于儿童形成一种安全的和积极的自我感;与教师有高质量的互动关系的儿童,其社会推理能力好于其他儿童,这些儿童在与同伴的交往中会表现出更多积极的利他行为,侵犯行为也更少;儿童在8岁时的社会性能力及同伴对他的接受性与他们在4岁时与教师互动关系的质量有密切的相关。
近年来,随着我国幼儿教师观念的更新与素质的普遍提高,教师与儿童互动的理念逐渐受到重视,教师教学行为也得到不断改善,完全由教师发起和控制互动的现象正在逐步减少。有研究表明,由幼儿开启的师幼互动在有的幼儿园已占30%左右。然而,这只是一个量的变化,从我国目前幼教实践来看,师幼互动还存在不少问题。从教师到儿童的单向交流为主,其中教师的指令性语言占很高的比例,如在上课以外的环节中普遍占了50%以上。儿童除了应答教师的提问以外,很少有机会与教师进行语言上的个别交流,更谈不上语言交流的发起和平等的对话。幼儿园教育指导《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对师幼互动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互动”。但在现实中,无论是在发起环节还是在整个互动过程中,幼儿主体作用远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落实。下面是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获得的关于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的几点体会。
一、转变教师角色意识,创设良好的师幼互动环境
《纲要》中提到的“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充分显示了对安全、愉快、宽松的外部氛围的重视。要形成这种氛围,教师角色定位是核心问题。教师必须按照要求,将自己定位为良好师幼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往机会的提供者,积极师幼互动的组织者和幼儿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教师的角色定位直接影响积极师幼互动的建构。在活动中,经常会出现幼儿的反应与教师预设的情形不一致的情况,这时施教者常会感到困惑:是尊重孩子的权利,顺应孩子的需要,及时调整、构建师幼互动活动,还是强行把他们拉回预定的轨道,我认为,教师应该在活动中真正关注幼儿,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和反应,捕捉他们在活动中发出的有价值的信息,及时调整教育行为。如果及时能够很好地把握机会和幼儿积极互动,那么活动不仅能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同时也能提高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的水平和能力。所以说,活动中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怎样来解决。教师要把握时机,延迟介入活动,引导幼儿讨论,尝试自己解决问题,通过师幼的共同努力,“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关系”达到师幼活动的协同。
二、尊重幼儿,建立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
教师要尊重幼儿,信任、热爱幼儿,在和幼儿平等对话与交流中以智慧、情感启迪幼儿。对话是师生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的心灵沟通,是师生共同寻求真理,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的过程。如:中班在表演“走路”的活动过程中,让幼儿按意愿选择歌词中的角色,随音乐模仿表演。表演两遍后,就有幼儿提出不想扮演歌词中的角色:“老师,我不想演歌里唱得小动物了!”我就耐心地询问他们:“好呀!那你想演什么呀?”“我想演小鱼!”“我想演大狮子!”……“那它们都是怎么走路呀?”教师和幼儿通过对话讨论这些动物是怎么走路的,然后给幼儿一个小难题:“你们说的都很好,可是老师没准备这些动物的头饰,怎么和大家一起表演呢?”幼儿交流讨论后说可以自己画。这样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我鼓励他们边画边交流,为他们在众人面前表演做准备,动脑又动手,即激活了思路,又触发了创新活动,让幼儿愉快创编出歌词。
三、重视师幼之间积极、充分的情感交流
教师与儿童之间积极的情感关系会促进儿童的自律以及人际关系能力的发展:教师对儿童的热情、敏感及有回应的互动有助于儿童形成一种安全和积极的自我感。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氛围是促进师生积极互动的必要条件,在积极的情感氛围内,无论是教师还是幼儿都更容易产生被支持感,互动动机更强,效果也更好。和幼儿的有效互动需要和幼儿有心灵上的共鸣,需要教师的言语,行为被幼儿真正地理解、接受、呼应甚至欣赏。
四、教师要深入、有效的参与师幼互动
只有真正和孩子们玩在一起,才能体验到从未有过的发自内心的快乐,而这种积极、愉快的情绪又进一步激发儿童积极的情绪,从而更有效、积极的互动。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留意观察每个幼儿的兴趣、操作情况、自主性及交往能力,选择恰当的机会参与幼儿的活动,与幼儿共同探索、发现、解决问题,做幼儿的支持者和引导者。
在小班的“儿童医院”中,毛毛和欢欢在玩游戏,他们的任务是给全班的小朋友注射预防感冒的疫苗,在全班幼儿差不多都被注射过后,毛毛把目光转向了教师,对老师说:“老师,请你来医院注射疫苗!”虽然我正忙着与一幼儿讨论画的颜色,但还是微笑的注视着她:“什么疫苗呀?”“就是注射了冬天天冷不感冒的疫苗。”“真的吗?我可是最不喜欢感冒的啦!我要注射!”我说着把手伸给毛毛,问:“疼不疼呀?我很怕疼!”“不疼,一会儿就好!”说着就开始忙活起来。在这个游戏案例中,教师与幼儿真正融入到游戏中,共同参与游戏,遵守游戏的规则,分担游戏角色,共享游戏中的快乐,做到平等的、自然融洽的互动。
五、让教师成为促进师幼互动的支点
在与幼儿的交往中,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都会对幼儿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那么教师应如何有效的促进师幼互动呢?
(一)当教师发现幼儿对“工作”失去兴趣、已不能专心于活动中时,就应当进行师幼互动
当幼儿对活动失去兴趣时,教师可以走到幼儿活动中去,询问幼儿已经做了哪些工作,还要进行哪些工作。在询问过程中,要对幼儿已取得的工作成果给予肯定,鼓励他们继续活动。教师可陪幼儿共同探究、引导和激发他们重新对工作产生兴趣。如果幼儿确实不愿进行原来的工作,教师应当允许他们选择其他活动,或参与到其他幼儿的探究活动中去。
(二)当幼儿的“工作”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当进行师幼互动
如果教师能够很快发现幼儿的困难所在,那么教师可通过提问的方式或言语点拨的方式提醒困惑中的幼儿进行分析,也可以通过实践操作或指导幼儿操作的方式来帮助和引导幼儿继续进行探究。有的时候,对于幼儿遇到的困难,教师可能一时难以解决,这时教师应当通过提供工具或思考路径的方式来帮助幼儿,如给幼儿指点可能用来解决问题的工具、书籍以及具备相关知识的人才等等,让幼儿自己决定下一步的工作。
(三)当幼儿的探究只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入进行时,也需要进行师幼互动
幼儿的探究只停留在表面,这时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具有引导性的问题,让幼儿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把探究深入下去;也可拿来相关的、与原有材料之间能生成矛盾或问题的操作材料,引导幼儿进行探究;让幼儿回顾已有的生活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新的操作方式,还可以改变幼儿原有材料的操作方式,通过变化来引发新的问题和新的探究。
总之,教师要深入学习《纲要》,不断进行专业化学习,在反思中提高,才能更有效地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湖北武汉市石化幼儿园 周彬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