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09-11-24 00:12:54
文化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的核心是指人们的价值判断。学校文化,研究工作者一般认为,它包括三方面内容: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或再加上第四个层面——行为文化。学校文化以具有学校特色的精神形式、制度形式和物质形态为外部表现,并影响和制约学校群体成员活动方式、思维方式、精神面貌与文化素养。它是一所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学校发展的动力。几年来,我校不断加强学校的文化建设,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以人为本,严谨治学,和谐发展”的精神家园。
一、提升品位,用文化涵养学校气质
一所有底气的成功的学校应该有其特有的气质,正如一个成熟的文化人一样。气质能在一个人的言谈举止间不经意的展示其迷人的风采,学校气质同样能让接触学校了解学校的人感受其独特的魅力。在创建学校文化的过程中,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学校品位、个性的差异在于气质的差异。校舍可以模仿,设备可以添置,校风可以照抄,口号可以照搬,模仿越快越容易失去个性,只有气质无法复制。它不是外在的装饰或附着物,它是内在的、如血液流淌于学校的机体。气质所展示的是一种神韵的魅力,学校的精神风貌、底气、风格、品格等。
育翔小学有着50余年的办学历史,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下,正在腾飞发展。近几年来,我们对学校历史重新审视、与时俱进,站在时代的高度上,完成了国家教育部“小学人文精神启蒙教育的研究”专设课题。我们努力用学校文化教育、引导、熏陶、规范师生的思想和言行,学校文化的灵魂就是学校精神,“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创造适合每个学生成长的教育”的办学理念,做“诚实、善学、健美、和谐”的中国人的校训,注重“团体心理辅导,彰显人文关怀”的办学特色,着力打造育翔人的团队精神,形成具有育翔特色的“品格”,因为品格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和关键,也是教职员工们的思想与行动力。
我们将行动理念“格言化”。即把我们富有创意的思考形成比较经典的语言,使教师的行动有很强烈的语言导向。如育翔人的五种精神“尽心尽力的奉献精神;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勇挑重担的拚博精神;顾全大局的协作精神;为校分忧的主人翁精神。”
在干部管理中,学校注重营造高效、团结、和谐、讲政治、快节奏,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工作氛围,要求干部做到:在政治上有理想,做明白人;思想上有情操,做纯洁人;工作上有朝气,做勤奋人;学习上有钻劲,做求知人;团结上有涵养,做知心人。目前,学校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工作上力求创新,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得到了全体教师的认可。
课堂教学提倡“五带进”即把信任的目光带进课堂,把尊重的话语带进课堂,把和蔼的微笑带进课堂,把善意的激励带进课堂,把适度的竞争带进课堂等。学校的办学理念很多,如果都是泛泛的说,就会造成教师行动的茫然,因此,格言化后的理念能够更易操作,更便于我们的解读和执行,使教育理念的贯彻和执行更加有实效。
将制度保障“格式化”。格式是一种规格的体现,规格是要求和标准。我们要将学校的制度格式化,说的是任何一项教育行动都应该有其要求和条件,更要有监控行动的质量标准等,当然制度格式化的过程应该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凸显学校自己的特点和张力。
学校对照课程改革的要求,自下而上,自上而下重新审视原有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进行修订、完善,建立教师互助系统,以团队的成长促教师个人的发展。进入新课程以来,我校先后修订了《育翔小学教科研常规工作管理意见》、《先进年级组评选工作意见》、《导师带教工作职责》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学校还从行政管理、教科研、德育、后勤等方面实施了三级(个人、年级组、学校)“月评价”制度,并编辑成册。各项制度和措施的出台,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将平台搭建“格局化”。格局就是形成态势,形成一种常态的工作结构和活动的组织安排。这种常态结构不是临时性的动议,而是有目标,有计划的。进入课改以来,为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我们建立了“教师成长足迹”夹,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增强教师自我反思、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成长足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简历;第二部分为成长记录,包括:学习(教师参加培训情况)、实践(教师参加教科研活动)、反思(教师总结情况);第三部分为工作绩效,包括论文获奖情况和个人奖励情况。全体教师通过点滴经验的记载,回顾课改以来走过的路,以自身发展为目的,展示每个“育翔人”的风采,学校定期进行展示和交流。同时,我们一直坚持开展学校“鸿翔杯”赛课活动。有计划的推荐教师参加各种培训,我校目前已有四名教师取得全国二级心理咨询证书,(还有两名教师正在准备参加考试。)每学期的读书活动,促进了教师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提升。每周一的升旗时间都要进行“育翔风采录”表彰活动,被表彰的教师激动万分,信心十足,促进了师生的团队精神,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将差异资源“格调化”。格调突出的是一种风格,教师个体所特有的风格。教师的发展差异是课程改革的最佳资源,抓住差异,形成特色,彰显格调是我们努力追求的教师发展目标。在操作过程中,我们关注了从两个不同的侧面来实现教师的差异发展。
一是,关注在不同群体中的教师个体。我们将教师间存在的这种“差异”作为重要的教研资源,加以有效引导,实现“差异”引领的针对性和动态性。在安排教研组时,学校尽量做到“三结合”,即,中老年教师与青年教师相结合,实现中老年教师对青年教师教学经验的引领;骨干教师与一般教师相结合,实现骨干教师对一般教师教学理念上的引领;年段教师与“流动”教师相结合,实现年级把关教师对“流动”教师的年级特点引领。
二是,关注在整个团队中的教师个体。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智慧强项,交替引领。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如果只由骨干教师长期引领,其他教师就会习惯于跟随的状态,那么整个教育教学工作就难以有更新的突破,其他教师难以超越“尖子教师”的水平和认识,使得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受到限制和制约。因此,只有实现交替引领,才有可能获得学校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将心理辅导“格物化”。格物是“推究”的意思,因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正在开拓的新领域,还要进一步的摸索、探究、总结、完善。我校目前正在探索一条“德育、教学双重介入式主题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心理援助,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感受丰富的心理体验,享受成功的快乐。
将行动理念“格言化”;将制度保障“格式化”;将平台搭建“格局化”;将差异资源“格调化”;将心理辅导“格物化”。客观真实地反映了育翔人自主发展、不断创新的风范,展现了具有育翔特色的学校文化。
二、优化环境,营造和谐育人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尚文雅。”实践中,我们感受到,优美、和谐的育人环境是校园内良好精神氛围和物质环境的和谐统一,它反映着学校的办学风格、学校特色和校园精神。因此,在新校址的建设中,我们力求将学校建为:探索求知的学园、生动活泼的乐园、温馨和谐的家园、绚丽多姿的花园。
两年前,我校在西城区委、区教委和有关部门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完成了与原双秀小学的合并任务,新改建的教学楼于2004年9月3日正式落成启用。在新校舍的改建过程中,我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校园环境建设,为把我校建成一所精品校,依照学校“五年发展规划方案”中教育环境的目标与要求,把学校的当前建设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把各种育人因素与教学使用中的需求以及长久的环境效益,进行整体规划,确保设计方案具有前瞻性、实效性。
在校园环境建设方面,我校领导积极争取上级领导支持,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根据《北京市中小学校园环境管理实施意见》,努力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力争使我校整体办学条件、环境建设居于全区较高水平。
来到育翔小学,首先迎接您的是我们自己设计的匠心独具的大门,在两扇主体大门之间,镶嵌着36只金色和平鸽,它们昂着头、张着翅膀围成了“育翔”的字母缩写“y”、“x”形。在“和平鸽”的周围,雕刻着100朵金色小花。36只和平鸽(原规划为36个教学班)代表着1443名学生,100朵小花代表着100名教师,它预示着育翔小学的每一位学生将在老师的精心呵护下,像和平鸽一样,搏击长空,振翅高飞!
走进学校教学楼的大厅,银灰色的墙体上嵌着“育翔人的五种精神”,它像一面镜子,激励着我校全体师生在每一天学习工作中,努力奋进,不断前行。
漫步教学楼内,最引人注目的是各班教室门口的班级文化墙。深兰色的底衬上展示着学生的作品,42个班主任充满爱意的寄予镶嵌在镜框中,它的设置,为学生施展才艺搭设了平台。
学校建有学生喜爱的科普展窗。展窗分为海底世界和标本知识两部分。仰望天花板,映入眼帘的是朗朗星空。同学们课余时间到这里走一走、看一看,既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又陶冶了情操,激发了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我校在教室紧、学生多、资金缺的情况下,进行了专用教室建设。目前,我校设有“红领巾演播室”,“心心屿”心理小屋,多媒体教室,三个计算机教室。此外,还分别设有音乐、电子琴、美术、科学、劳技、形体等专用教室,42个教学班及专用教室中,均配有较为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
为达到校园环境净化、美化、绿化的要求,区教委和学校共同筹措资金,完成了操场铺设人造草坪4314平方米,天井、通道铺设人造草坪1386平米的建设项目,校园内绿化面积达1178平方米,为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提供优美的环境保障。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