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站原创 2009-11-30 22:06:21
所以对于幼儿提出的有关性的问题,教师不能太惊奇,而应该用自然的态度给予一定的解释。
案例实录:
区域活动时,小朋友们边建构边交流,心情非常愉快。王志伟小朋友突然抬起头,好奇地问:“老师,‘节约’是什么?是不是男人和女人约会?”接近学期尾声,我也发现小朋友们似乎成熟了许多,对男女性别特别敏感,常常发现或是男女生勾肩搭背,或是偷偷地亲一下脸,特别是王志伟小朋友,也许是家长不太管的原故,也许是言情电视看得太多的原故吧,他总是抱住几个漂亮的小女孩时不时地亲一下,所以他竟会把“节约”当成是男人和女人约会。这是一个很好的随即教育机会,活动结束后,我就让孩子们一起讨论这个问题。
首先,我在黑板上大大地写了两个字“节约”,我问:“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两个字宝宝吗?”大家齐声说:“知道,是节约。”我又问:“节约是什么意思呢?”这下象打开了话匣子,有的说:“节约用水,就是用水省一些。”有的说:“节约用电,就是要随手关灯、关电器。”又有的说:“节约用纸,就是不要浪费白白的纸,也就保护大树了,因为纸是用大树做的。”我又问:“那又为什么要节约用水、用电、用纸呢?”这时马昕宇脸上非常严肃地说:“昨天,我在电视里看见,有一个地方没有草地、大树,不下雨,好久没有水了,大家快要干死了,他们就派了五个人去寻找水,结果四个人干死饿死了四个人,回来了一个人,而且也没有找到水,幸亏科学家来到那里考察后,用一架大机器钻开地面,才在很深很深的地下找到一点水,后来他们每天用水非常节约,一个小孩不小心打翻了半碗水,大家都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顿。”这个故事一讲马上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周棱说:“刚才,沈一成就用手指摁住水龙头,浪费了很多水。”周之惠说:“赵玲今天画画用了六张纸,每张纸上都画了几笔。”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的,小朋友把平时看到的不节约的行为都一一例举,说着说着,小朋友们还意识到时间也应该节约,节约(珍惜)时间会学到更多本领。
可是当孩子们分散活动时,王志伟又轻轻地跟我说:“老师,妈妈就是跟爸爸说---你再这样下去,你就去‘节约’吧。”我听了马上意识到刚才理解错了,王志伟妈妈指的是“节育”而不是“节约”(可能他妈妈普通话不太准)。这该怎样给孩子解释呢?我随手拿起一本《袋鼠妈妈的故事》书,跟孩子说:“你看袋鼠妈妈的袋子里装了几只小袋鼠呀?”“一只。”“对呀,多生了宝宝妈妈的袋子就装不下了,你妈妈生了哥哥和你,要好好照顾你们,他们也感觉很累了,所以妈妈认为生孩子也要节约,不能再生了,你懂了吗?”王志伟歪着小脑袋想了一会儿,点点头说:“老师,我懂了。”虽然看上去,有些似懂非懂,但是我相信有了一个大概的轮廓这个难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慢慢会清楚的。
评析与反思:
1、创设环境,激发思维。幼儿思维的活跃程度有赖于所处的环境状态,孩子在轻松状态下思维的空间会很大,向老师提出各种问题也显得很自然。以上案例就说明了这一点,王志伟小朋友平时比较内向,而他提出的问题也许困扰了他一段时间,当教师在与幼儿一起愉快建构时,他的心理处于放松状态,所以提出问题显得很自然,而幼儿在讨论问题时思维是非常活跃的,他们会联想到平时所获得的信息、观察到的情景和所看到的电视新闻。因此教师要注意创设宽松、自然的活动环境,同时也要敏锐地观察孩子的注意点和感兴趣的话题。良好教育环境的设计应发挥多层面的教育功能,具体要求为
①提供一个保
证幼儿身心安全的物质环境,使之在合适的空间和时间内进行活动;
②给幼儿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心理环境;
2、抓住机会,及时引导。《纲要》指出,“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对幼儿的发展非常有效。”当发现幼儿对“节约”一词理解错误时,我并不是随意地给个答案而是采用围绕主题自由讨论的方式,引导幼儿各自发表意见,又因为这个主题是幼儿关注的,所以幼儿会畅所欲言,毫无拘束,在这样的交流方式中幼儿语言表达非常流畅。
3、生生互动,充实资源。幼儿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困难,但是有时候他们并不希望老师直接介入活动,给予他们帮助,他们会在自己的思考和同伴的共同探讨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就“节约”一词的含义,接近大班末期,小朋友都有不同程度的理解,所以组织生生互动式的学习比较有效。幼儿一方面在畅谈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大量吸收同伴的信息,建构相应的知识。尤其是马昕宇讲的故事、以及幼儿平时的行为对大家的教育非常有效,因为事实胜于雄辩,“节约”一词的理解在各种场景中显现了意义。
4、细心倾听,避免出错。虽然大班幼儿语言表达比较清晰了,但是毕竟会有一些知识因不了解而表达错误,把“节育”说成“节约”就是因为语音相似所以才会误导我的理解,因此教师在倾听时一定要细心,不然说了半天还是不能为孩子解惑。而在解释比较远离幼儿生活的概念时,教师要注意把抽象的概念化解为形象生动的语言,便于幼儿初步了解。
5、性别知识,适当教育。到了大班末期,幼儿性别意识特别强烈,他们会时不时地亲近异性,上厕所时观察异性的生殖器官,游戏时或男女分得很开,或一个小男孩追随一群小女孩等,他们开始在朦胧中对异性感兴趣。人的性心理的发展和性别角色的形成有一定的规律,一般若任其自然发展,往往是正常的;如果强加于孩子一些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则会形成畸形的结果。孩子在和周围的人接触过程中,让他们逐渐理解一个男孩应当如何,一个女孩应当如何,男孩和男孩、女孩和女孩、男孩和女孩在相互接触中应当如何的一系列规范教育,这就是社会对男女不同性别角色期望和角色行为方面的性别差异。所以对于幼儿提出的有关性的问题,教师不能太惊奇,而应该用自然的态度给予一定的解释。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