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2009-12-06 21:33:44
对目标和过程的质疑
1.对目标的质疑
纵观整个活动过程,目标1中的“知道不能贪心”并没有得到落实,教师只是在第一个环节“观看图书内容、理解故事情节”时提问:“多多有一个什么样的习惯?这样好吗?为什么?”而在其后的活动中便再也没有与幼儿进行相关的探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并没有引导幼儿真正理解什么是贪心以及怎样做到不贪心。建议教师在组织幼儿完整阅读之后,引导幼儿讨论“多多是个贪心的孩子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贪心带来了什么后果?如果你有聚宝盆,你会怎样做”,使幼儿懂得即使对某样东西喜欢,也要适可而止。
2.对过程的质疑
在原方案中,教师分步引导幼儿阅读图书,不断抛出问题引发幼儿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总是充当总指挥和总导演的角色,并没有给幼儿完整的自主阅读的机会,这让人感觉“收”有余而“放”不足。而完整的阅读过程能帮助中班幼儿学习按顺序翻阅,仔细观察画面细节,理解故事人物、情节,并逐渐学会将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对应,从而逐渐养成阅读的兴趣与习惯,习得初步的独立阅读技能,为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打下基础。
猜想也应有度
在教学活动中,启发、引导幼儿进行积极、多向的猜想无疑是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幼儿的奇思妙想中,教育教学也变得缤纷绚丽。但是猜想也应有度,教师在设计方案时应考虑活动的目标、内容、重难点,特别是幼儿的已有知识经验与生活经历,在此基础上启发幼儿想象,而不能让幼儿纯粹为想象而想象,更不能让幼儿漫无目的和毫无根据地胡乱想象。如原方案环节1的猜想是在幼儿初看图画书至“多多要东西,只嫌少,不嫌多”时设置的,这时故事只简单描绘了多多的习惯、表情等,以此让幼儿“猜想故事情节”指向不明,对中班幼儿来说难度较大,对“理解故事情节”的意义也不大。过度的猜想会干扰幼儿对故事核心内容的阅读,影响幼儿对故事的整体感知与理解。因此,不妨删除环节1处的猜想,或者在该活动前单独设计一个“故事接龙”“故事想象”的活动,以免对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造成干扰。
帮助幼儿理解故事
云南昆明市五华区教职工幼儿园 吴小红
1.创设宽松的氛围,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在原方案中,教师将目标定位于“理解故事内容,知道不能贪心”,这不太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应该说许多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有类似多多“喜欢要很多东西”的情况,他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会或多或少地联想到自己。如果以“知道不能贪心”作为活动目标,就很可能给幼儿造成心理压力。
2.渲染故事幽默的风格,帮助幼儿辨别是非
故事《聚宝盆》不管是在语言、情节还是人物塑造上,都洋溢着诙谐、幽默的风格,极富戏剧性。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把这种诙谐、幽默的风格传递给幼儿。如“给他一个,他嫌太少;给他两个,他说不够;给他三个,他还想要更多。”“一颗变两颗,两颗变三颗,几百颗,几千颗,越变越多。”让幼儿在诙谐与幽默中理解故事寓意。
避免自相矛盾
江苏常熟市莫城中心小学幼儿园 俞兰
“理解图书内容,知道不能贪心”是原方案的活动目标之一,然而教师在引导幼儿观看图书内容、理解故事情节之后,让其想象“如果你有个聚宝盆,你想放人什么东西”,并“启发幼儿画出自己最想变的东西”。显然这存在着逻辑上的混乱——既然已经“知道不能贪心”了,为什么还要诱发幼儿的“贪心”呢?为了避免这一问题,教师可以换个设计思路:在幼儿“感受聚宝盆的神奇作用”后,引导幼儿想象“如果你有个聚宝盆,你想放入什么东西,会发生什么事”。在此基础上揭示故事的结局,以此激发幼儿对故事寓意的思考。
制定适宜的目标
笔者认为这一方案的活动目标应紧扣语言教育领域,以免在设计时贪多求全,将每个环节都填满,而忽略每个环节的价值是什么,它的作用能否切实得以体现,等等。教师需要重点考虑幼儿是否真正理解故事内容,领会故事的深刻含义,用大量时间进行绘画的意义何在,这对他们理解故事内容有何帮助,等等。
感受作品语言的奇妙
河南林州市实验幼儿园 刘兰瑞
《聚宝盆》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教师除了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寓意外,还应有意识地让幼儿感受语言的奇妙,比如“给他一张(个),他嫌太少;给他两张(个),他说不够;给他三张(个),他还要更多……”“一颗(只)变两颗(只),两颗(只)变三颗(只),几百颗(只),几千颗(只),越变越多……”这些重复性的语言既能使幼儿感受故事的幽默风格,理解故事的意义,又能增强幼儿对语言文字的兴趣。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