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李彬、张孔瀚 2010-01-05 10:24:51
中国的语言有意思,把老家叫故乡,把客居地叫他乡,于是乎,常有思乡之人“错把他乡当故乡”。人们又把曾经就读过的学校称做母校,有时候开玩笑地叫做“妈校”。“妈校”也好,母校也罢,至少说明对它的情感和它在我们每个人心目中的地位和母亲一样重要。当我们长大成人,当我们鬓发如霜,当我们回忆过往生活的时候,有关母校的回忆,就像是用长焦镜头把过往的一切拉到了眼前,母校曾经是那么的清晰,是那么的美好……让我们举起记忆的相机,拿起手中的笔,倾诉关于《母校的记忆》。
手里有张实验二小1960届六一班的“现代版”小学毕业照,这是张古老又现代的照片。说它古老,是因为它历经了近半个世纪——摄于1960年7月;说它现代,是因为用数码技术加上了色彩和当时没有到场的两位同学。这张毕业照伴随着我们走过了不寻常的岁月,给了我们鼓励,也给了我们力量;这张毕业照带给我们的是无限的思念,思念儿时的伙伴,思念实验二小留给我们的一切一切。
49年后,这份情缘又使我们相聚在一起。从2002年开始,我们班赵炜、徐乐同两位同学通过兵团战友,通过同学间的传递,还有的是通过报纸寻找学友;当得知母校百年校庆的消息后又在《北京晚报》上登了寻人广告,还通过公安局网站查找。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聚起了28位同学。大家建起了班里的公共邮箱,并作了纪念册,向母校的百年华诞献礼。当年没有赶上拍毕业照同学的照片,也被汪永新同学移植到毕业照片中,黑白照片也被制成了彩照。看着照片上慈祥可敬师长的容颜和同学们稚嫩的面孔,仿佛穿过时光隧道,又回到了半个世纪以前。
我们是1954年入学,实验二小那时还叫师大二附小,校门处在手帕胡同中段,坐南朝北。进入校门右侧是传达室,左侧是接待室。顺着西侧路前行是幼儿园,沿东侧路就是小学部了。
路旁的北楼西墙上是一群少先队员簇拥着毛主席的巨幅油画,影壁上写着“时刻准备着”五个红色大字。北楼是一座木制二层老楼,和它相对的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盖的南楼,两楼之间是操场,操场北侧有两栋老式平房,西侧是礼堂,东侧是小工厂。这两座平房之间有一夹道,夹道南端是一座钟楼,四根木制立柱上悬挂一口铜制大钟。负责敲钟的是田大爷,白须白发,穿一黑色缅裆裤,裤脚打着黑色绑腿,脚蹬黑色千层底布鞋。每当需要打钟时,他总是步履坚定地从传达室走向钟楼,用悠扬的钟声指挥着全校的运转。
操场西南角是一个大沙坑,这是男生经常玩耍的地方,撞拐、骑马打仗……南楼是东西向的楼,楼的西头向北突出一块,我们一年级教室就在突出部分的一楼。南楼一楼中间有间自然科教室,这教室黑板是上下推拉的,后墙上有放映口,可以为同学放电影。学校唯一的电视机也是放在这间教室里。教室后面比前面高一个台阶,共放六张实验桌,老师和同学们经常在这里做实验。
南楼建好以后,又在操场东侧建了东楼,东楼的地下室是学生食堂。地下室的外墙足足有一米多厚,门是用四五厘米厚的钢板制成。
我们在二小学习的六年里,教育界尚未明确提出“素质教育”,但我们在二小所受的教育还是全面和完整的,真正称得上是素质教育。
当年在自然教室里,我们第一次看到了黄色的铜矿石和红褐色的铁矿石,还有嵌着树叶和小虫的煤矿石。上自然课时,丁林老师为我们演示了雷电发生的全过程。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实验二小的校办工厂在一排平房中。西面是木工教室,东面是机工教室。上劳动课时,我们把已加工好的电工材料用砂纸打光。在机工教室有牛头刨、钻床、C620车床,还有苏联送的C1617微型车床等。在劳动课上我们还学会了剥云母,学会了使用锯、刨。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