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0-10-19 18:39:57
导读:很多家长都抱怨自己的孩子太淘气、注意力不集中。如何集中宝宝的注意力,看看一位家长的经验分享吧。
许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抱怨,说自己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很难专注地做一件事。我也是这样的家长,大贝现在上一年级,注意力很不集中。注意力不集中导致的直接后果是考试马虎,不该错的题做错了。有段时间我几乎认为大贝得了多动症,还查过大量的资料,但是一对照又否定了这个想法,大贝只是比较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反思大贝之所以这样,我觉得和我以前的教养方式和我的教养心态有直接关系。所以现在我有意识地培养小贝的注意能力,并且有了一定的成效。现在小贝的性格表现比大贝要柔和得多,给人的感觉比较稳。专注力也比较长。
结合对大贝和小贝的培养方式的不同,有以下培养宝宝注意力的经验:
一、对宝宝进行无意识注意力的培养。
无意识注意力就是宝宝无意识地注意某件事,比如当宝宝听到某种不同的声音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扭过脸去找这种声音。无意识注意力是宝宝摄取知识的源泉,家长应该在宝宝无意识注意某件事的时候,给予宝宝精彩的讲解,引起宝宝对于这些新事物的兴趣,让宝宝喜欢上无意识地注意新鲜事物。有的家长在宝宝注意新鲜事物时,表现得很漠然,久而久之宝宝也就失去了善于捕捉新事物的兴趣,不去探索和发现新事物,这是非常可怕的。所以家长要善于跟随宝宝的眼神,捕捉宝宝眼中每一个新鲜事物,告诉他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从而培养了宝宝的无意识注意力。
告诉你的宝宝:那朵鲜艳的红花叫“玫瑰”、那个像鸟一样在天上飞的叫“风筝”、那辆叫起来声音很大的汽车叫“公共汽车”、那只刚刚从身边跑过去的小动物是“小狗”、刚才远处噼噼啪啪的声音是“鞭炮”......宝宝在妈妈的引导下认识了自己注意到的每件事物,他真高兴。
二、培养宝宝的广度注意力。
我曾看过一个对话节目中,节目中说电影演员蒋雯丽在同一时间能做七件事。我一直认为蒋雯丽是一个非常聪明的演员,只有一个聪明的人才能在同一个时间做七件事吧。
这其实就说的是广度注意力。训练宝宝在同一时间注意几个目标,有利于锻炼宝宝合理分配注意力,促进大脑的发展。
大贝在这方面有比较突出的表现,我常常表扬他:眼尖,眼里有事。我觉得这也得益于小时候对他的训练。我们家比较喜欢看篮球比赛。在看比赛的时候,我会让他找某一个队员或某一个号码,大贝就会飞快地在飞奔的10个人当中寻找。
三、培养宝宝的专注力。
专注力就是注意力的稳定性。让宝宝学会用较长时间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中。
我觉得宝宝是否有良好的专注力主要原因在家长,从大贝的教养经验来看我觉得家长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要注意:
1、过分干涉。
宝宝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他自己喜欢玩的玩具、喜欢的动画片。家长应该尊重宝宝的活动,不要过分干涉。记得大贝小时候,我经常是依自己的情况,把自己想教的内容强加给他,所以经常中止他的活动。现在想起来,这样做于扰了孩子的注意力,对于稳定性的培养是极不利的。所以在小贝身上,我十分注意不要随便打扰他的活动,如果发现有较长时间小贝安静地一个人在玩,我只偷偷地看他在干什么,如果没有安全隐患,我一般不会去打扰他,而是让他一个人玩到他自己把注意力转移了。
2、过度唠叨。
家长爱唠叨,没有一个安静的环境,也会妨碍宝宝的注意力。所以有时在和小贝哇哇地说话的时候,听不见小贝的声音了,我知道他又是对某件东西有了兴趣了,我会立刻停止聒噪,让他一个人安静地玩去吧。
3、期望值过高。
在大贝的身上,我倾注的愿望比较多,也许是受一些早教书的影响,甚至希望能把大贝培养成天才,因为对他的期望过高,所以当他做事遇到“不顺”的时候,我就会告诉他这么做不对,应该那么做;并且表现得很着急,大贝很受我的情绪影响,估计做什么事都踏实不下来。
如何对宝宝进行专注力的培养:
除了家长不要随意打扰宝宝的活动之外,家长还可以做一些游戏来培养宝宝的注意力。
1、钓鱼玩具。
2、找相同。把一张图片给宝宝,让他从几种图片中找出相同的图片。
3、走迷宫。图要简单,让宝宝能够走到目的地。
4、让宝宝按照妈妈的要求拿几种玩具或物品。
5、让宝宝看一些他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比如智慧树),也有利于提高他的注意力。
四、培养宝宝注意力转移。
如果一个人能够根据环境的改变很快地将注意力转移,那么他才能很快地适应环境,做出成绩。所以从小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培养宝宝能够自主地转移注意力。
有规律的生活能够培养宝宝自主地转移注意力。我不知道这种说法是否科学,但是从我对小贝的观察,每当吃饭的时候,不管他在玩什么,是否玩得尽性,只要我说:宝贝,吃饭了。他会立刻放下手里的玩具,去摆板凳。我觉得家长只有在足够尊重宝宝的时候,才能让自己的宝宝比较听话。因为平时及少用命令的口气要求小贝怎么样,所以小贝也表现得比较合作,一般情况下,他会很乖地配合我把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别的方面的。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