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璐 2010-11-25 14:58:43
--访周建新老师
周建新老师,一位中文系毕业,最终踏上“心算”研究的道路,一走就是二十年,乍听或许有些匪夷所思,在接触了周老师本人之后却又觉得这是如此理所当然。
周老师前些年曾写过一篇名为《被心算折磨的十六年》的文章,文章以略带调侃的笔调戏数了他与心算的种种经历。88年从湖北枣阳师范毕业,他被分配到乡下教书。周老师明白想走出乡村必须靠自己,而且是且要拼着命地与命运抗争。爱读书的他,把大半的工资用在了买书上。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快速计算法”。其实周老师在学校的成绩各科都很优秀,但是要强的他并不满足于此,他希望他能拥有一项别人无法匹敌的技能。而这一次的发现,令他有“发现新大陆的感觉”-他与他的心算便就此结缘。
然而梦想的实现不是一时地激情能完成的,它需要埋头苦读、苦学与苦练。但刻苦地自学效果却不理想,92年湖北枝城的一次自费求学令周老师大开眼界,却也倍受打击---自己苦练了几年的心算水平,还不及八九岁的孩子。这令他意识到闭塞小乡村的局限性,由此开始了他不畏艰苦地四处求学之旅。
为了求学,他曾卖掉自己唯一的电器--电风扇,他带着所有的积蓄,奔向浙江。幸运地是,他终于见到了珠心算国家队教练王卫达老师。王老师对自己的绝招并不保密,也正因这样的坦诚相待令周老师感觉到自身的差距,觉察到有一些东西真的是难以超越。这次仅一周的求学之旅,令周老师深感挫败,但自身不服输的个性又令他想当第一的念头不断加深。
为了研究出一种更快的心算方法,周建新老师阅读了大量不同门类的书籍,如思维、教育学、心理学、超级英语、快速作文、速读、速记等,在博取众家长的基础上,寻找出共性以为己用。由于周老师研究的不只是算法,最终要应用于教学,以至于他自身要在教授与被教授的身份中转换,甚至要让自己的感觉降至四五岁的孩子一般。随着试验在乡内幼儿园、小学直至省队的成功,周老师不仅闻名乡里,还被调派至镇中学任教。
心算像是一条无形的路,引着周建新老师一路从乡村走到城镇。2002年春的一次求学经历,最终把他带入了喧嚣的都市。这次求学并不顺利,经过多番周折才找到了速算专家宇文永权老师。但由于此项技术曾在国家档案局保密过,作为公司的核心技术不能外传。为此周老师就到宇文老师的公司打工,在多次努力下才了解到了这套精妙的方法。
初入城市的周建新老师,完全不知疲累地奔走于各个心算公司,看看学学。一年下来,基本上将北京所有的速算公司走了个遍,对于任何一种算法,只要一眼便知怎么回事。眼界的开阔,令一直存在于周老师心中做中国最好心算的念头越发地强烈了。
04年下半年开始,曾与大型的教育机构合作,也曾自主创业。几年来,虽然心算成果斐然,但仍要为生计发愁。他所教授的心算中几个月的内容就抵过别人至少一年的内容,如何保证生源,怎么才能不断地招到学生呢?除此之外,更令他伤心的是,他费尽千辛万苦练就的超级心算,并没有大的用武之地,因为他已经认识到,国家需要的不是“计算器”,国家需要的是具有发展后劲的创新型人才。
05年周老师开始研究幼小衔接思维训练,他亲自在一线任教并反复改进。为了研究数学知识的系统衔接关系,周老师除了带学前的孩子,还带有一至四年级奥数,从05年至今,周老师每年都带有十多个班,最高时带十九个班,两百多学生。多年的实战经验,总结出一套科学的教学方法,效果突出。他研究的教材和专利算具已被北京多家知名机构采用。
周建新老师现已成为学而思的幼教名师,他来学而思就是看重了这里不惜人力与物力的投入,一心为了教育。他说:“我来之前就说过,我不要做领导,我只想踏踏实实地做教研”,“学前教育关系到孩子的一生,只有用心做事,才可能做到最好”。
周老师认为,教学不应该只给孩子一碗水,而是应该给孩子指出一条河。他深信学习不是听会的,而是动手实践会的。他认为触摸式的教学才能令孩子记得深刻,知识与能力是环环相扣的。对于学前教育来说,不仅要注重情景再现,还要不停地重复再重复---不要指望一次教育就一劳永逸。
谈到如何让孩子爱上数学,周老师总是眉笑颜开地滔滔不绝。他说他有一套方法,听起来像玩笑却作用强大,那就是“瞎蒙大法”。在问及孩子不敢张口回答问题,不愿意做数学题的时候,周老师这样说“孩子为什么不敢,是因为怕错。我的课堂随便‘错’,只要敢说就不丢人”。只有让孩子敢于思考,才可能将学习变为一种兴趣,实现乐于思考。孩子在周老师的课堂不会因错误而受到批评,只要答对问题总能获得掌声。
的确,只要走进过周老师课堂的人都会有如下的感觉,这里是喧闹的,有笑声、有掌声,有此起彼伏孩子的抢答声。一声声稚嫩的童音后往往跟着周老师坚定地各种方式的夸奖!周老师说,我就是要让孩子感觉我是欣赏他的!
一张纸,只要是在周老师手中,它就能化腐朽为神奇。一张纸,足以让周老师教会学前的孩子十次折纸理论、等分图形有一万种方法,孩子完全可以沉浸在享受数学的氛围中。有些孩子第一次踏进门时还心怀恐惧,当几次课后,就完全爱上了数学,家长对此也深感惊讶。周老师深谙,学数学不是要让孩子变成计算器,而是让孩子学会一种思维方法。
孩子的学习是有关键期的,把握住对孩子的一生都会有益。周老师的教研以超出了单纯地数学范畴。他涉猎广泛,总是能从其他的理论中汲取所长,为数学所用。周老师的教研成果有一项是测查体系,通过测试就能知道孩子的问题究竟在哪儿,差哪补哪,差多少补多少,确保每个孩子都学得很优秀。这个“数学医生”不仅能查出数学学习的问题,还能查出孩子其他方式的不足。这些周老师都会非常直接地告诉家长,因为他相信这样的方式才是对孩子的成长最为有益的。在周老师的课堂,家长不是陪读,而是要最大限度的参与进来。他说,我喜欢与家长一同思考,一同解决数学问题,一同为了孩子而努力。
(学而思.e度教育网编辑 : 王璐)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